丹尼爾·羅維洛開始僅是密歇根州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他從小生活非常貧困。有一次,他發現一艘損壞的26英尺長的輪船被當作廢品扔在岸邊,就把它運回家。那個冬天,丹尼爾專心做一件事情,就是在修理這條船。第二年夏天,他把修好的船租出去,一年能白白賺到50美元。
修船租船,這第一次小小的經營雖然微乎其微,但卻昭示了他怎樣去取得成功的道路。
在此後的時間裏,他做的全部是買船、修船、賣船、租船這些船圈子裏的活兒,雖然賺錢並不多,但卻使自己的生活得以改善。
當然,丹尼爾也在尋找機會,渴望能夠快速致富。突然有一年,由於石油的消費量和生產的日益增長,油船開始成為有利可圖的工具。但是,丹尼爾·羅維洛沒有資金來購船,他不甘心機遇就這樣從自己身邊溜走,開始千方百計地籌措資金。他跑了幾家銀行,希望能夠得到一筆貸款,卻全碰了釘子,然而丹尼爾·羅維洛不灰心,他仔細地總結了經驗並創造性地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又跑到大通銀行去“碰運氣”。經理上下打量他一番。問他有沒有什麼作為擔保和抵押的。
丹尼爾·羅維洛痛快地說明自己確實沒有什麼一般理解的那種擔保和抵押,然而他有一條舊的油船,已出租給石油公司運輸石油,根據租約,可以按期收取石油公司的租金。如果銀行認為包租出去的船可以作為抵押,那麼他就可以獲得貸款了。
銀行經過反複研究,認為有實力雄厚的石油公司租用油船,丹尼爾的收益很有保障,這樣的話貸款風險就很小,於是銀行答應貸款給丹尼爾。丹尼爾·羅維洛用這筆貸款買了一艘舊貨船,並改造成油船。他把這艘油船又出租給石油公司之後,再以它為抵押,從銀行獲得新的貸款,利用貸款又購進舊貨船,改裝成油船,這樣地相繼幹下去,丹尼爾·羅維洛獲得了一筆又一筆的貸款,他的油船隊伍也日益壯大。日益增多的資金積累使丹尼爾·羅維洛的事業蒸蒸日上,很快成為聞名一時的成功人士。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困難都往壞處想,換一種思路,也許更容易走出挫折的泥潭。窮人討飯和丹尼爾租船的故事無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傑出的創意就是金錢
敏銳的頭腦、傑出的創意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人用小的代價換取巨大的財富。
(1)隻有動腦,才能比別人賺更多的錢
漢斯是個德國農民,由於他愛動腦筋,常常花費比別人更少的力氣,而獲得更大的收益,當地人都說他是個聰明人。到了土豆收獲的季節,農民們就進入了最繁忙的工作時期。他們不僅要把土豆從地裏收回來,而且還要把它運送到附近的城裏去賣。為了賣個好價錢,大家都要先把土豆按個頭分成大、中、小三類。這樣做,大大增加了勞動量,每人都隻有起早摸黑地幹,希望能盡快把土豆運到城裏趕早上市。漢斯一家卻與眾不同,他們根本不做分揀土豆的工作,而是直接將土豆裝進麻袋裏運走。
漢斯一家“偷懶”的結果是,他家的土豆總是最早上市,因此每次他賺的錢都比別家的多。
一個鄰居發現了漢斯一家賺的錢比自己多,但是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於是就悄悄地跟蹤漢斯,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原來,漢斯每次往城裏送土豆時,並不是開車走一般人都經過的平坦公路,而是載著裝土豆的麻袋跑一條顛簸不平的山路。二英裏路程下來,由於車子的不斷顛簸,小的土豆就落到了麻袋的最底部。而大的自然就留在了上麵。賣時仍然是大小能夠分開。由於節省了很多時間,漢斯的土豆上市最早,自然價錢就能賣得比別人更理想了。
農民漢斯這種巧妙利用自然條件進行邏輯想像的方法,看起來並不算是驚世駭俗的創舉,但卻能開啟我們的大腦。如果你能夠激發出自己這樣的邏輯想像能力,就可以在自己的成功過程中做得更好了。
(2)“點子”就是金錢
波爾格德是石油企業家的兒子。1914年9月剛從英國回到美國,便決心從事石油開采業。
1915年10月,美國俄克拉何馬州有一個石油礦井招標,參加投標的企業家很多。投標者中不乏實力雄厚、財大氣粗者,因此投標的競爭異常激烈。
波爾格德此時才成立的公司資金不足,不是那些大企業家的對手。怎麼辦呢?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之後,波爾格德想出了一個高招——空城妙計。
投標當天,波爾格德租了一身非常華貴的衣服,約了一位他所熟悉的著名銀行家,同他一道前往投標會場。到了會場,波爾格德擺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勢,顯得氣度不凡,加上身旁有著名的銀行家陪伴,致使在場的企業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那些躍躍欲試,準備在投標中一決勝負的投標者,心裏不免忐忑不安。他們很自然地想到波爾格德是石油富商的兒子,現在又有大銀行家作“參謀”當“後盾”,感到自己絕非波爾格德的對手。於是,投標會場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前來投標的企業家們竟三三兩兩地相繼離開了,留下的也不敢競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