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思路要時時創新(4)(3 / 3)

LG巧克力手機用一篇“活在chocolate裏的愛情”,征服了無數醉心於愛情的“巧克力一代”。因為“巧克力一代”以女性為主,對於一個新產品,她們更相信自己體驗的感受和內心深處的感覺,而LG巧克力手機剛好迎合了她們的購買偏好,以情感激發他們對巧克力手機的好感,這比單純鼓吹產品功能強大的枯燥說辭,效果顯然要好得多。

LG巧克力手機就是用若即若離的愛情作為它“攻心”的工具,努力讓自己站在“巧克力一代”的立場說話,用她們喜聞樂見的語言、行為、偏好、溝通方式、代言人,爭取到了“巧克力一代”的目標消費人群對自己的品牌認同。

可見,無論我們是麵對曆史上真刀實槍的兵戰,還是摸爬滾打於變幻莫測的現代商戰中,要想立足於瞬息萬變的當今社會,成為一個勝利者,最關鍵的是從心理上戰勝對手。隻有從心靈打開一個突破口,才能讓對方心甘情願地認同自己的權威,欽佩自己的智慧,承認自己的成功,這些才是真正的勝利,而得到這個勝利的手段,就是從心靈打開缺口。

不妨走一下旁邊的路

有時候,不妨做一隻立於雞群的鶴,走一下路邊的“路”,跨過“從眾”的矮牆,就能成就一個卓越的人生。

一個村裏的很多青年都從山上背石頭賣給建築商人,而一個青年卻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擺攤為他們免費提供開水,條件是從他們背的石頭裏挑出比較特別的一塊。背石頭的人都認為這樣的交換對他們沒有什麼損失,於是欣然接受。而這個年輕人把他搜集到的奇形怪狀的石頭賣給花鳥商人作盆景,一塊石頭所賣的價錢是一筐石頭的數十倍。

後來,村裏的青年都改種果樹,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鴨梨招來了八方客商,村民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山外,然後遠銷各地。就在其他人為鴨梨帶來的小康日子歡呼雀躍時,這個曾賣過石頭的青年賣掉果樹,開始種柳樹,因為他發現,來這兒的客商不愁挑不到好梨子,隻愁買不到盛梨子的筐。

憑借著和周圍人不同的選擇道路,這個青年成為村莊裏第一個騎摩托的人,第一個買汽車的人,第一個擁有無數財富的人。

魯迅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在現實生活中,眾人走的路的旁邊也是路,而且是到達終點的捷徑。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靈活的思維和機智的頭腦是搶得先機的必要條件。必須有與眾不同的想法,才能有與眾不同的收獲。而做到與眾不同最重要的一個方法是看看它的反麵:同質化。如果某一公司的產品和其他公司的同類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就意味著要降低價格,同時對於國外的競爭者或者巨型的競爭者也會喪失優勢。

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也會出現同質化:大家一起討論問題,當自己的觀點與其他人不同時,即使自己是對的,也會感覺不妥,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隨大流”;參加活動,為了和大家保持一致,自己甚至會選擇“委曲求全”;周圍的許多朋友都在談戀愛,我們會認為自己如果不找個異性朋友談談,就顯得沒有魅力。

在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傾向於相信多數,以多數人的行為和意見作為是正確的標準,如果自己與大眾的取向不同,就會懷疑自己的判斷。當我們個人的感覺與大多數人不一致時,為了使自己不被別人認為“標新立異”,常常會放棄自己的看法而接受大多數人的看法。從心理學角度講,這種思想和行為叫做“從眾心理”,即是個人對群體的思想言行等無法做出正確判斷而跟從或在群體的壓力下轉變原來的態度,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思想認識和言行舉止。

“從眾”的另一麵就是做事無主見。所謂的“人雲亦雲”就是典型的表現。對於一件事情,如果大家都認為是對的,即使不一定真的正確,自己也跟著認為正確;解決一個問題,大家都采用這種做法,即使這種做法得不到好的效果,自己也跟著這麼做。就在這種盲目的跟隨中,慢慢地喪失了自己的判斷能力,慢慢地埋沒了自己的創造性。

如果那個青年也在屈從於這種“從眾心理”,那麼他最好的命運也隻是成為一個優秀的背石工或者成功的果農,而不會取得較大的成就。可見,在大家都在走已經被前人踩出的路時,不妨走走路的旁邊,說不準別有洞天,發現一條新路。

“從眾心理”是人類社會存在的一種群體心理,是一種客觀存在,又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必然的作用。這種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於我們學習他人的經驗,擴大視野,克服自我的固執己見和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維方式。但同時也有著不容忽視的消極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壓抑了我們的個性,束縛了我們原本活躍的思維,甚至會扼殺我們的創造力。大家都記得2003年的SARS危機,謠言和恐慌在國人從眾心理的驅使下蔓延,肆虐全國,引發了一場比病魔更可怕的群體心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