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域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生物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一方麵水生環境是生物的原始故鄉,又是動物發展的良好場所;另一方麵人類社會早期就從事漁獵生活,水生動物很早就成為人類主要的食物來源,並且在人類進化史上起著決定性作用。漁獵導致火的利用和工具的發明,使體力和智力第一次得到充分的發展,使人類步入以生產力改造自然的偉大時代。

我國陸上水域廣布,海疆遼闊,水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我國古代人民在石器時代就已開始漁獵生活。從考古資料看,許多石器時代文化堆積中都發現有魚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文化層中,就出土有長約1米的青魚骨和很多鯉魚骨。在從事漁獵的同時,人們就開始了對水生動物(主要是魚類)的觀察、識別,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至少到了秦漢,已經有了有關養魚的專門著作(如《陶朱公養魚經》等)。許多著作如《山海經》、《詩經》、《爾雅》及其疏注,以及眾多的地方誌中都有關於水生動物的記載。這是隨著生產手段的更新和社會生產的發展,對生產對象水生動物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深入了解的必然結果,東漢楊孚的《南裔異物誌》和三國吳·沈瑩的《臨海水土異物誌》對我國南方以至沿海的水生動物進一步作了記述。宋元對海洋動物有了更多的開發利用。

明清時期,對水生動物的研究利用達到了高峰。與植物相比,盡管對動物特別是水生動物的研究著作較少,但還是可以看到前後相因、各具特色的水產專著係列:魚類方麵有明·黃省曾的《種魚經》,楊慎撰、胡世安補的《異魚圖讚補》,顧起元的《魚品》,清·陳鑒的《江南魚鮮品》,著者未詳的《漁書》和《官井洋討魚秘訣》,朱儼的《魚譜》;兼及其他水生動物的綜合性著作有明·屠本畯的《閩中海錯疏》(1596)和《海味索引》,李調元的《然犀誌》(1779),郝懿行的《記海錯》(1801),郭柏蒼的《海錯百一錄》(1886)、《閩產錄異》和範端昂的《粵中見聞》等。繼宋付肱《蟹譜》、高似孫《蟹略》之後,清代有褚人獲的《續蟹誌》和孫之的《晴川蟹錄》。這些著作中以記魚最多,反映了魚類在水生動物中所占地位;記福建水產最多,反映了當時福建在沿海開發以及商業貿易中的地位。

這些著作中比較突出的是《閩中海錯疏》。作者屠本畯字田叔,自稱憨先生,四明即浙江鄞縣(今寧波)人。以蔭曆任太常典薄、辰州知府,明萬曆年間任福建鹽運司同知。他生平喜歡讀書,自稱“吾於書,饑以當食,渴以當飲,欠伸以當枕落,秋窮以當鼓吹”。簡直以書為第二生命了。這本書是在他入閩以後寫的。寫書的原因,首先是他自認為:“生長明州,蓋波臣之國,而海客與居,海物惟錯,類能談之。”就是說他熟悉海物,有實際知識和愛好。其次是因為他認為:“鱗介之品,山海錯雜,先王是以任土作貢,貿遷有無,乃立冬官以衡,掌巡川澤之禁令而平其守,辨其物。“唐司農府隸於冬官,山澤之禁,亦所當領。”也就是說由於人民生活的需要和自身工作(鹽務)有關,將著此書看成是自己的份內事。還有一個直接導因,就是應他的同鄉長輩當時在京任太常少卿的餘寅的要求,利用工作餘暇業餘寫成的。在此之前,他寫過《海味索隱》一書,曾經參考過黃衷寫的《海語》。但是他是有取舍的,例如對鯊,《海語》隻記了2種,他增為12種;《海語》寫有海鯊可以化為虎,他卻舍去了。說明他寫作的態度是十分認真的。屠本畯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他還寫有《閩中荔枝譜》和《野菜箋》等書。

《閩中海錯疏》成書於萬曆丙申年(1596)。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上、中兩卷皆為鱗部,分別列有鯉、鯽、魴、鯊、吹鯊()、鱉、、石首、、海、比目、過臘(卷上)和烏鰂、馬鮫、、帶魚、魚、水母、魚、彈塗(跳魚)、魚、丁斑、銀魚、魚、海燕、白魚、鏡魚、黃三、火魚、白刀、鯖鯷、楓葉、抱石、魚、蠱鮐、魚、蝦、鯪鯉(穿山甲)、蝦蟆、水雞(卷中)等類,每類下再分條記述,計107種。卷下為介部,分列龜、鱉、蟹蚶、蛤蜊、房、殼菜、蜯、海月、泥筍、龜腳、石決明、蟶、鱟、螺、龍虱等類,計90種。其中以海產經濟魚類為主,兼有部分淡水種類。這裏麵包括有四大海產珍品的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和烏賊,還有對蝦。所記魚類有80多種,分屬鯉形目、鱸形目、鯡形目、鯔形目等20多目,鯉科、鯛科等40個科。所記兩棲類10種,分屬蟾蜍科、雨蛙科、蛙科。還有軟體動物貝類、節肢動物蝦蟹類,以及少數爬行動物龜、鱉和哺乳動物,種類繁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