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化石。化石是保存在地層裏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和遺物,因此,它是我們了解古代地球上生物及其活動的第一手材料,是證明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在科學研究上有著重要價值。我國古代典籍中記載了許多關於化石的發現和記述,對化石的成因和意義也有許多精到的記述。

化石中發現較早、記載和研究較多的是魚類化石。最早的記錄應是成書於戰國(前475~221)的《山海經》中的《海外西經》,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龍魚陵居其北,狀如狸,一曰,即有神聖乘此以行九野。一曰魚,在夭野北,其為魚也如鯉。”

這是鯉科魚化石的最早記載。其後《太平禦覽》引《郡國誌》記:

“湘水邊有木魚山,本名石立山,高八十丈,闊十裏,石色黑而重疊,每發一重,則有自然魚形,女人多刻畫為戲,長數寸,燒之魚膏腥。”

《太平禦覽》又引南朝宋盛弘之(?~469)《荊州記》和《太平寰宇記》也有類似記載。與盛弘之前後的沈懷遠《南越誌》裏記得更準確:

“衡陽湘鄉縣有石魚山,下多玄石。石色黑,而理若雲母,發開一重,輒有魚形,鱗鰭首尾宛然如畫,長數寸,魚形備足,燒之作骨腥,因以名。”

由此可見,我國在公元四、五世紀就已經對魚化石產地的地理位置、化石埋存的層位、化石保存的狀況和形態以及人們對化石的檢驗與利用,作了比較科學的客觀的描述。

北魏酈道元(465或472~527)在《水經·漣水注》中,以水道為綱,對湘鄉縣的魚化石作了和《南越誌》相似的記載。以後的唐·李吉甫(758~814)的《元和郡縣誌》、唐·段成武(?~863)的《酉陽雜俎》也都有相似記載。

宋·杜綰經過實地考察,在《雲林石譜》裏,對魚化石的記載更加詳細:

“潭州湘鄉縣山之顛,有石臥生土中,凡穴地數尺,見青石,即揭去,謂之蓋魚石,自青石之下,色微青或灰白者,重重揭取,兩邊石麵有魚形,類鰍鯽,鱗鬣悉如墨描,穴深二三丈,複見青石,謂之載魚石,石之下,即著沙土,就中選擇數尾相隨遊泳,或石紋斑處全然如藻荇,但百十片中,無一、二可觀,大抵石中魚形,反側無序者頗多,間有兩麵如龍形,作蜿蜒勢,鱗鬣爪甲悉備,尤為奇異,土人多作偽,以生漆點綴成形,但刮取燒之,有魚腥氣,可以辨。”

這裏就魚化石實際保存狀況和由化石可以看到的生活及生境情況,根據實地考察作了細致的描述。同書還記載了另一魚化石產地:

“隴西地名魚龍,掘地取石,破而得之,亦多魚形,與湘西所產不異,豈非古之陂澤,魚生其中。因山頹塞,歲久土凝為石,而致然歟?”

對魚化石形成原因作了科學的分析。

此外,清·沈心房在《怪石錄》記山東萊陽也有魚化石,並作玩賞工藝品用:

“魚石產萊陽大山,色如敗醬,有遊魚久,鱗鬣宛然,間有荇藻影者,琢磨方正,以嵌屏風書幾,堪亞大理點蒼山石。”

徐崑在《遁齋偶筆》中也記有:

“魚石出萊陽,石皆成片,原不及寸,紫黑色,石中隱隱有魚,長數寸,如鯽如鯰,如白條一,頭尾畢具,類多見骨,酷似枯魚,可生動之致。亦間有荇藻葉,掩映逼真。”

從這些記載看,不僅魚化石的種類繁多,而且有綠色水生植物的化石共存,簡直構成了一個生態係統。

無脊椎動物化石,發現較晚。有腕足動物、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

最早記錄的是腕足動物石燕,產地都在湖南零陵縣。東晉羅含的《湘中記》載:

“零陵有石燕,形似燕,得雷雨則群飛。”

顧愷之(392~407)的《啟蒙記》、南朝宋甄烈和庚仲雍的《湘州記》也有相似描述。唐·蘇敬撰《新修本草》記述說:

“永州(今零陵縣東北)出石燕,形似蚶而小。”“俗因雷雨,則自石穴中出,隨風飛墜者妄也。”

說明對石燕的腕足類特征有所認識。至於羅含所說的石燕群飛現象,許多人曾加以辨別:如酈道元在《水經·湘水注》中說:“湘水東南流經石燕山東,其山有石蚶如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少,若母子焉。及其風雷相薄,則石燕群飛,頑如真燕矣。羅君章雲,今燕不必複飛也。”宋代寇宗奭也說:“石燕今人用者,如蜆蛤之狀,色如土,堅重則石也。”“既無羽翼,焉能自石穴中飛去。何故隻墮沙灘上,此說近妄。”宋代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說:“廣西象山江濱石中有之,凡石中有嵌生如海蚶者極多。非真石燕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