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膠蟲紫膠是紫膠蟲的分泌物,在我國古書上稱為紫鉚、紫梗或赤膠,是由紫膠蟲的雌蟲分泌的,公元3世紀張勃在《吳錄》中記載說:“九真移風縣,有土赤色如膠,人視土知其有蟻,因墾發以木插枝其上,則蟻緣而上,生漆凝結,如螳螂螵蛸子之狀。人折漆以染絮物,其色正赤,謂之蟻漆、赤膠。”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在雲南考察時,第一次指出雲南是我國紫膠產地,同時記述了紫膠蟲的寄生植物紫梗樹的形態。在我國古代,紫膠作藥用,也作染料。

五倍子蚜五倍子是染色、製革工業的重要原料,也是重要藥物,它是五倍子蚜蟲在鹽膚木葉上所形成的蟲癭。五倍子蚜的生活史很複雜,不容易為人所知。五倍子是因為生於鹽膚木而得名。宋代人雖然已知道五倍子(蟲癭)是生在鹽膚木上,但並不蟲白蠟、紫鉚、五倍子知道裏麵有蟲。直到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才做了比較詳細的描述:“此木(即鹽膚木)生叢林處者,五、六月有小蟲如蟻,食其葉,老則遺種,結小球於葉間,……起初很小,漸漸長堅,其大如拳,或小如菱。形狀圓長不一。初時青綠,久則細黃。綴於枝葉,宛若結成。其殼堅脆。其中空處,有細蟲如蠛蠓。山人霜降前采取,蒸殺,貨之。否則蟲必穿壞。”李時珍還認識到寄主不同,其蟲毬(即蟲癭)也不一樣。但是限於時代,他沒有完全弄清五倍子蚜的生活史。

蟲白蠟、紫膠、五倍子都是我國自古以來對昆蟲資源開發利用的成果,這些產品除了供應國內,還源源不斷地輸往國外。對白蠟蟲、紫膠蟲、五倍子蚜的認識利用,是我國古代生物學的又一成就。

治蝗研究

對蝗蟲的防治,應該特別提到的是唐代宰相姚崇的功績。漢代由於神學盛行,對治蝗主張德化。唐初亦相沿,朝野形成了對捕蝗的阻力。貞觀二年(628)六月,京畿旱蝗,嚇得唐太宗下詔罪已說:“人以穀為命。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但當蝕我,無害百姓。”以為自己吞個蝗蟲就可以除災,這當然是十分可笑的。開元四年(716)山東蝗蟲大起,當時任宰相的姚崇力排幹擾,堅持人定勝天,蝗災可治的思想,領導百姓采取開溝陷殺蝗蝻和火燒成蟲等積極辦法,戰勝了蝗災。僅汴州一地就“獲蝗一十四萬石,投汴渠流者,不可勝記。”這一壯舉不僅當時取得了滅蝗的重大勝利,也為以後滅蝗打開了局麵,奠定了基礎。

宋代認識到蝗蟲生活史中有卵的階段,開始生意掘卵滅蝗,防患於未然,以爭取主動。如景元年(1034)六月開封諸路就募民掘蝗種萬餘石;淳熙九年(1182)還規定了對掘蟲子而取不盡因致次年發生者,杖一百的處罰手段。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在《答宋寀捕蝗詩》中寫有:

大凡萬事悉如此,禍當早絕防其微。

蠅頭出土不急捕,羽翼已就功難施。

隻驚群飛自天下,不究生子由山陂。

官書立法空太峻,吏愚畏罰反自欺。

詩中,既說明了防早、防小的重要性,也反映了當時捕蝗鬥爭的情況,強調不能光靠立法,還要發動群眾的積極性和采取科學的方法,很有見地。

我國是全世界製定治蝗法規的先行者。第一道治蝗法規是1075年的《熙寧詔》,第二道是1182年的《淳熙敕》,1193年還編製了最早的治蝗手冊——《捕蝗法》,以後曆代都把捕蝗列為國家要政,與農業大害的蝗蟲展開了持久的鬥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