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神農本草經》之後,這一時期較重要的本草著作還有《吳普本草》、《名醫別錄》和《本草經集注》等。《吳普本草》是著名醫學家華佗的學生吳普撰寫的藥物著作也是繼《神農本草經》之後一部流傳較廣的本草著作。大約在宋代亡佚,主要內容散見於《本草經集注》、《證類本草》等著作中,農書如《齊民要術》也見引用。類書如《太平禦覽》也多有摘錄。從現在能看到的材料,主要是記述藥物性質,但也有些描述涉及到藥用植物的別名、產地、形態和生態等。

《名醫別錄》約成書於漢末,是《神農本草經》成書後,一些醫學名家在《神農本草經》一書基礎上補記藥物功用、新添藥物種類而成。它反映了人們對藥物認識的增進。《名醫別錄》對藥物的記述包括正名、別名、性味、有毒、無毒、主治、產地、采收時節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本書還開始有一些藥用植物的形態描述。如記石脾:有“黑如大豆,有赤紋,色微黃而輕薄”;記木甘草:“大葉如蛇狀,四四相值,拆枝種之便生”等記述。對植物葉的著生方式和營養繁殖情況作了初步的描述。《名醫別錄》對植物藥的鑒別亦有些簡單的記載。如鉤吻,書中寫道:“折之青煙出者名固活”;石龍:“九節多味者良”。本書一般都指明藥物的出產地,如“蕙實,生魯山”;“千歲,生太山”等。記載的藥用動植物的別名也比《本草經》多。如貝母,《本草經》隻記有一個別名,而《別錄》則記有五個別名;沙參,《本草經》隻記一個別名,《別錄》有六個別名。這些在古代生物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名醫別錄》之後的重要本草著作是南朝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陶弘景編撰這部著作是有感於當時流傳的本草書錯誤較多,內容不全麵,體例也不夠完善。他著手整理了《神農本草經》中的365種藥物,又從《名醫別錄》中采用了的365種藥物添上,編成這部三卷收載藥物730種的著作。

這部著作,總結了魏晉以來本草學的發展成就,補充了許多新的內容。對藥物的產地、藥用部分的形態、鑒別方法、性味、采摘時間和方法等都有更詳細和確切的記述和觀察。從現存的資料看,該書對藥用植物的形態鑒別很重視,尤其是對果實的鑒別。如書中寫道:“術有兩種,白術葉大有毛而作椏,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術(蒼術)葉細無椏,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又如桑寄生,陶弘景指出:它“生樹枝間,寄根在皮節之內。葉圓青赤厚澤。易折,傍自生枝節,冬夏生,四月花白,五月實赤,大如小豆。今處處皆有之,以出彭城為勝”。這裏對桑寄生的形態、花期、習性、性味,都作了描述。雖然,他對各種動、植物的描述也存在有許多不確切之處,但在本草係統中,《神農本草經集注》是比較注重藥用動、植物形態,並用之於生藥鑒別的。這在植物學知識的積累和傳播方麵都很有價值。

《本草經集注》突破了《神農本草經》上、中、下三品分類法,參考了《爾雅》的動植物分類模式,先將藥物分成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八類,然後在每類中再分為上、中、下三品。這種分類一直為唐、宋的大型本草著作沿用。

《本草經集注》大約在宋初就已散失,現在僅存有敦煌石室藏本的序錄殘本。由於我國曆代本草具有擴編、補遺、整理等編寫特點,所以《本草經集注》的大部分內容,還是被後世本草著作如宋代的《證類本草》等所吸收和保存下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