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做人要學會忍讓(2)(3 / 3)

雖說是張良、陳平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是他倆為劉邦出謀劃策的,但作為最高決策者的劉邦若沒有容人之量,不能聽人之勸並果斷做出決定的話,曆史或許就將改寫。

“一忍得天下”雖是後人對劉邦的讚譽之辭,但在楚漢相爭中,劉邦能以弱勢得天下,確有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這個世界上,想成就大事者多矣,正如拿破侖所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一樣,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但在通向成功的途中則必須學會忍耐,忍耐寂寞,忍耐孤獨,忍耐磨難,忍耐雪雨風霜,忍耐責難誹謗……

忍小才能謀大,忍小就是要站得高,看得遠。小不忍則會亂大謀。

諸葛亮正是因為要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方才有了七擒孟獲的傳奇。

公元255年的春天,劉備剛死不久,居於南方地區的少數民族首領孟獲便與朱褒等人發動了叛亂,諸葛亮便召集了50萬大軍,兵分三路挺進南方,平定叛亂。

行前諸葛亮與馬謖達成了共識:對在南方地區各部族人中頗有聲望的孟獲隻能將他爭取過來,才會使蜀國有一個安定的大後方。因此下令不準殺害孟獲,隻可活捉。

首次交鋒,諸葛亮故意讓部隊顯得軍容不整、士氣渙散來麻痹孟獲,使之生出輕敵之心,輕鬆地就活捉了孟獲。

可是這次沒能讓孟獲心服口服,諸葛亮笑著放回了孟獲。

第二次交鋒時,孟獲派出了上次被俘後放回來的兩員戰將,結果又大敗而回。孟獲疑心二將詐敗欲殺之,可反被兩員戰將捉住送到了諸葛亮的麵前。

這一次孟獲仍不服輸,認為是被自己手下人抓住的,要求放了他重新交戰。諸葛亮不僅同意了,還盛宴款待了他一番。

第三次孟獲又以自己用人不當為由,拒不服輸,諸葛亮又放他回去了。

孟獲又接連三次被蜀軍活捉,都未心服,諸葛亮亦耐著性子一次又一次地放他回去。最後,當諸葛亮要第七次放孟獲回去的時候,孟獲終於心悅誠服地拜倒在諸葛亮的腳下,表示永不反叛,誓死效忠蜀國了。

試想,若諸葛亮沒有長遠的眼光,沒有遠大的目標,怎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孟獲的反複無常?

忍小,亦是要能忍住急躁之心;謀大,就是為了邊塞安定,為了免除日後征戰之憂,為了集中精力對付曹魏。

作為有理想、有抱負、想“謀大”的現代人,能不學會“忍”小嗎?

事在人為。能忍之時直需忍,無忍之時也需忍,方為英雄人物。

克製自己的私欲

做人,要能自我把持,嚴守己之本分,分清事有可為不可為,克製自己之私欲,方是智者之“禮”也。

《周書·蘇綽傳》中曾說:“凡人君之身者,乃百姓之表,一國之的。表不正,不可求直影;的不明,不可責射中,今君身不能自治,而望治百姓,是猶曲表而直影也;君行不能自修而欲百姓修行者,是猶無的而責射中也。”

“正人先正己”是這段話的最好注腳。我們在想要求別人廉潔、公正、無貪欲、無惡行時,應該先自省、檢視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合理合法,是否達到了要求別人做到的標準,否則,“表”歪何以求“影”正?

孔子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此言雖是古代做臣子的道理,而用之今日仍可為處世待人之法。

當我們一心一意執法、一心一意待人、一心一意為公、一心一意處事時,自然能做到“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從而能以浩然之氣常駐世間。

東漢楊震被派任山東東萊,赴任途中要經過昌邑縣,此縣縣令王密曾是楊震的學生,也是楊震推薦才做了官。因此當楊震到昌邑縣後,王密當晚便帶了黃金十斤去拜見自己的恩師,一是為了盡地主之誼,二是為了感謝恩師對他的教誨和提拔之情,三則是想在日後能繼續得到恩師的垂青和提攜。不曾想,楊震卻十分生氣,他對王密說:“當初我是因為理解你才舉薦你為官的,而不是出於師生之情,現在你這樣做就是沒有理解我的為人原則。”王密還以為是恩師為了麵子,怕給人留下話柄才這樣說的,於是就自作聰明地對楊震說道:“恩師,現在已是夜深人靜,此處又無外人,沒人會知道的,你還是收下這些禮物吧。”不料楊震卻更加生氣,立即正色地反駁道:“此事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能說無人知道?你趕快把這些東西拿走!”王密這才知道自己誤解了恩師,十分慚愧地低下了頭,乖乖地收回了金子。

如果說我們不能克製自己的貪念,不能把持住自己的德操,不能以公正廉潔之心對人對己,則終會被貪欲所腐蝕,入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一代名主唐太宗曾認為:“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