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已成為當今世界上中國著名的工藝品。當然,它的主要用途是作為書畫工具,正因為有了這種特殊的工具,才使得漢字書法藝術和繪畫藝術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毛筆產生的年代,過去一直有“蒙恬造筆”的說法,《古今注》即有:“蒙恬始造,即秦筆耳。以拓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其實,中國使用毛筆的時間應該大大提前。據專家研究,新石器時代彩陶上的花紋就是用毛筆描繪的,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也有用毛筆書寫的痕跡。說明那時已有原始的毛筆。中國古代人刻燒甲骨文的殷商時期(前16世紀~前11世紀),距今約有3500年。《詩經·靜女》篇有“貽我彤管”的句子,有專家認為這“彤管”就是一種紅杆的毛筆。春秋時期,中國已能批量製造毛筆。河南信陽、湖南長沙的春秋戰國楚墓中,就有上好的兔箭毛做成的毛筆。1954年,在長沙左家公山的戰國墓穴中,出土了一套寫字工具,其中就有一支上好的毛筆,說明中國在秦朝以前就已開始使用毛筆。那時,筆在楚稱“聿”,在吳稱“不聿”,在燕稱“拂”。此外,還有稱“管城子”、“毛錐子”、“中書君”、“毛穎君”、“龍須友”、“尖頭奴”的,名目繁多,直到秦統一六國後,才開始稱筆。

中國人用毛筆的曆史,長達3000餘年,是世界上使用毛筆最久的國家。

毛筆在中國的被普遍使用,促進了毛筆製作工藝的發展,主要可分為“宣筆”和“湖筆”兩個階段。公元前223年,秦滅楚的戰爭中,秦將蒙恬來到今安徽宣城、涇縣一帶。他在那裏對毛筆進行改造,使其輕便好使,史稱“改良筆”,俗名“宣筆”,這就是最早的宣筆。在曆史上,宣筆極負盛名,王羲之、柳公權等著名書法家曾親手寫過《求筆帖》。自秦代以後,各地出現了許多製筆能手,如三國的韋誕,唐朝的鐵頭,北宋的諸葛高等。南宋時,京城南移,宣筆慢慢被浙江湖州製作的名為“湖筆”的毛筆代替。

湖筆發源地在善璉村即今浙江吳興縣善璉鄉。那裏在隋朝屬烏程縣,宋朝改屬歸安縣,因兩縣均為湖州府所轄,故這一帶生產的毛筆統稱湖筆。湖州一帶自然條件優越,所產的山羊毛質地優良,具有很好的鋒穎。所謂鋒穎,是指羊毛前端有段透亮的毫尖。用這種羊毛製成的毛筆,具有筆鋒尖銳、修削整齊、豐碩圓潤、勁健有力等特點,書寫起來得心應手,揮灑如意。但是,不是所有的山羊毛都有這樣的鋒穎,隻有杭嘉湖平原牧養的山羊才有這種毛。然而,每隻羊的取毛量,平均也不過隻有二三兩而已。元代湖州筆工馮應科、陸文寶的製筆技術世代相傳,不斷發展,使“湖筆”聞名全國,一直流傳到現在。湖筆筆頭的每根毛都是經過仔細挑選的,再經梳、結、壓、擇等幾十道工序才製成。湖筆現在已發展成羊毫、兼毫、紫毫、狼毫等4大類250多種。

毛筆的製作工藝到了近現代又有了很大的發展。1984年,北京製筆廠製造出了現今世界上最大的毛筆,取名“經天緯地特大毛筆”,同年10月2日在首都“全國文房四寶展覽會”上展出。其毛筆長2.7米,杆長2米,筆頭外露毛53厘米,重23千克,一次可吸墨7千克,人稱“毛筆王”。5年後,中國又造出了現今世界上最貴的毛筆,取名叫“翰珍毛筆”,由安徽碭山縣碧雲軒毛筆廠廠長邵家幹研製,曆時5年。這杆筆用精選的優質長羊毛製成,紅木杆,筆腕和掛頭用優質白牛角製成,全長40厘米。該筆彈性好,柔而不分岔,耐用。1989年以2.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銷往日本,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貴的毛筆。

因此可以說,中國在毛筆的製作上創造了4個“世界之最”,即在曆史上最早發明毛筆並且使用最久,在目前世界上又創造了所製毛筆規格最大、價格最高的新記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