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灌縣(今都江堰市)附近的岷江上。這個規模宏大的水利工程是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學家李冰在任蜀郡守的時候,親自領導群眾修築的。它是中國古代民眾智慧的結晶,反映出中華民族在治水方麵的高超技藝。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項主要工程組成。分水“魚嘴”是中流作堰,這項工程把著名的岷江一分為二:東邊是內江,西邊是外江,外江即是現在岷江的正流。“寶瓶口”則是劈開玉壘山而修建的渠首工程。“飛沙堰”是調節入渠水量的溢洪道。

內江和外江分開以後,內江便從寶瓶口以下的水渠流入成都平原上肥沃的農田,進行農田灌溉。因此,自從李冰領導群眾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後,成都平原“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從此成為中國古代和現代的一個重要糧倉,享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具有比較典型的科學性和創造性。工程規劃非常完善,分水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項工程聯合運用,不但能滿足成都平原上的灌溉和防洪水的需要,還可以分配洪、枯水的流量。據古籍《華陽國誌》記載,當時的人們為了控製內江的水流量,曾在進水口“作三石人立於水中”,使“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可見,這些石人起著水尺的作用。從石人的“腳”到“肩”這兩個高度的確定,可以發現當時的人已經掌握了岷江洪、枯水水位變化的一般規律。再通過內江進水口水位的觀察,就可以掌握進水流量,然後利用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這三項工程來調節水位,這樣就能夠準確地控製渠道進水的流量。由此可以說明,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早在2200多年以前,就已經掌握並且利用了在一定水頭下通過一定流量的“堰流原理”。這座規模宏大、具有重要實用價值和意義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直到現在仍在為成都平原上的人民造福,有力的促進了四川農業的生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