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中國說到索橋,人們首先會想到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大渡河上的鐵索橋。僅從製作架設上看,這座橋即可視為世界曆史上鐵索橋的代表。更因為有段英雄的故事發生在這裏,瀘定橋更是聞名於世。1935年5月,此橋是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途中的一個重要關口,22勇士腳踏已被抽去橋板的鐵索,迎著槍林彈雨,飛奪瀘定橋,其不朽業跡光照史冊。紅軍的壯舉使這座鐵索橋更加名聲顯赫。其實,在瀘定橋附近地區,許多河麵上還架設有各種各樣的索橋。

在中國西南、西北地區,因為穀深流急,索橋的發展較早。據古書記載,中國在北魏時期就出現了鐵索橋,而西方卻到18世紀才出現索橋。在古代中國,索橋的種類很多,若以材料區分,主要有藤橋、竹索橋和鐵索橋。這種橋一般架在峽穀處,兩岸山崖較陡,深水激流中不易立柱作墩。於是,當地人在生活實踐中用懸索為橋,淩空飛渡的索橋由此誕生。因此,這種橋在如今當地人中仍被稱為“懸橋”。如跨越峽穀的一條繩索,就構成最簡單的索橋,當地人稱為“獨索溜筒橋”。在峽穀兩側架起繩索的辦法,是把繩子一端係在一根箭上,向對岸射去,並設法係在石頭上或大樹上。但是,在深穀上方吊在索上溜過是非常危險的。古代人曾天才地想出兩種解決方法:一是把繩索在固定之前穿過木筒,當地人俗稱“溜殼子”,“渡者以麻繩懸縛筒下,俯麵緣繩而過”;二是“筒下係作布兜,人坐其上,雙手抱筒,繩一起落,則可至彼岸”。後一種方法比較舒適,也比較安全。索橋用的繩索必須有足夠大的強度。中國南方盛產竹子,當地的繩索內外兩層均取材於竹子,即用竹子作為內芯,外由竹條(篾片)編成的“辮子”緊緊纏繞,便製成了一條結實的竹索。

鐵索橋即是在竹索橋、藤索橋的基礎上由中國人發明的。從史料記載看,鐵索橋又分獨索和多索兩種。獨索橋就是在河岸或著峽穀的兩邊,先立兩個柱子,上麵拴一條結實的鐵索,索上有一個木筒,筒下有繩。過河時,將繩拴在自己的身上,扶住木筒,順著鐵索而過。多索橋就是並列放幾根鐵索,上麵鋪上木板,人從木板上走過。現存最早的鐵索橋是著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上的安瀾橋(最初為竹索),它全長320米,有8個橋孔,吊橋上鋪上木板便於行走。據考證,它是李冰在公元前3世紀建造的。

鐵索橋的架設,肯定是在鐵鏈懸吊技術發明之後出現的,中國在鋼鐵技術方麵曾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在公元1世紀就采用熟鐵鐵鏈作吊橋了。如本文開頭所說的現存於四川的瀘定鐵索橋,就代表了中國古代的最高造橋技術。瀘定橋全長102米,橋寬3米,橋身用9根鐵鏈深嵌於兩岸石台上,兩側各有兩根鐵鏈作為扶欄。鐵鏈由28毫米粗的鐵櫸手工鍛打成長形環扣連接而成。扣環每個長17厘米~21厘米,外徑寬9厘米。13根鐵索共有12164個扣環,重約21噸。如再加上橋上其他的用鐵量,總計達40餘噸。在當時,橋工們是如何把每根長達120多米、重1.5噸的鐵索繃緊在河麵上,又使各根鐵索處在預定的位置上,這的確需要高超的技術。此橋建成於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5月,原名為“安樂橋”,橋建成後,康熙皇帝親自題名“瀘定橋”,可見這座橋在當時就受到朝廷的異常重視。據推斷,在此以前很早的年代,該處即有類似的鐵索橋。

中國出現索橋的時間甚早,但其準確年代已無法考證。除四川外,在中國其他地區也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索橋。貴州的吊橋曾引起了耶穌會傳教士和其他於17世紀到中國訪問的西方人的注意。公元1655年,意大利人衛匡國描述了貴州境內一條河上的鐵索橋,他的描述可以在所著《中國新圖誌》中見到。

南美洲秘魯的安第斯山脈中有一種葡萄藤索橋,據推測可能是仿照中國的方法建造的,那座索橋大約出現於公元1290年以前。西方的第一座鐵索橋——溫奇橋,是在1741年建成的,跨於英格蘭的提茲河上,它隻有纜索而沒有橋麵。歐洲人於1809年才建成第一座可以通行車輛的索橋。由此可見,中國在索橋建造方麵至少比西方早1600多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