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社會時期,世界上是沒有鏡子的,人們隻能以清澈見底的水,來顯示自己的容貌。那時,中國古代人想出了一個用陶盆盛水照自己的影子的辦法。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有“監”這個字,形狀如人臨器皿俯視的樣子,即古文中所說的:“人監於水”。在世界上的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有“監,臨下也”的解釋。

現在的鏡子多采用玻璃材料,然而在中國古代,人們卻是“以銅為鑒,可正衣冠”。據考古學家考證,中國古代銅鏡的鑄造時間是非常早的。古籍《黃帝內傳》上寫道:“帝既與西王母會於王屋,乃鑄大鏡十二麵,隨月用之。”《玄中記》中曰:“尹壽作鏡,堯臣也。”這說明,中國早在大約3600多年前的商朝,就已會做銅鏡了。1976年,考古學家在河南安陽殷墟五號墓裏,發現了5麵商代後期的銅鏡。這是世界上目前發現最早的銅鏡實物。

銅鏡在戰國時期開始流行於中國。那時,銅鏡的鏡麵多為圓形,雖然銅鏡上大都沒有文字,但刻有各種花紋。在現在的故宮博物院裏,就收藏有一件花紋是蛙形的戰國銅鏡,實為罕見。

西漢時期,漢武帝曾在宮殿裏設有專門掌管銅鏡的“尚方官”。當時的銅鏡非常厚重,形狀仍為圓形。有的銅鏡背麵還有吉祥語,如“長命富貴”、“長宜子孫”等。當時有的銅鏡還有透光效應,一般稱為“透光鏡”,這種銅鏡隻要一遇到日光或燈光照射鏡麵,與鏡麵相對的牆上就會出現鏡子背麵的花紋的形象。這種銅鏡被古人稱為“魔鏡”。

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又創造了浮雕紋飾的畫像鏡。畫像鏡多以曆史或神話故事為題材,如薑子牙、孫悟空、伍子胥等人物造型。

唐朝時期,銅鏡仍比較厚重,因為鏡子內錫的成分增多,鏡麵顯得潔白光亮。其形狀有圓形、八棱形、菱形,以及帶把的銅鏡。花紋有蝴蝶、葡萄、猛獸、鳳鳥、鸚鵡和人物故事及神話傳說、打馬球等。這說明,那時中國的銅鏡的製作工藝有了很大發展。

宋朝時期,菱形的銅鏡開始流行起來,而且一般都帶把。但到了宋朝後期,中國銅鏡的製作水平卻開始下降。元、明、清三代,除仿製以前朝代的銅鏡外,銅鏡的製造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到了清朝乾隆年間,中國開始流行玻璃鏡子,銅鏡也就因此退出了曆史舞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