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古學家考證,中國古代對銅礦的開采最晚到商朝時期就已初具規模。

1989年1月27日《中國文物報》報道,在江西瑞昌銅嶺,科學家們發現有一處中國商朝時期的大型銅礦遺址,這是科學家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一處采銅遺址。這個遺址的麵積約25萬平方米。科學家們在已挖掘出的300平方米範圍內,發現有豎井24口,平巷3條,露天采礦坑一處,選礦槽一處。這些發現說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商代時期就已會采用豎井、平巷、坑采等聯合開采方法來開采礦物。

1979年4月,科學家們在湖南麻陽發現一處春秋戰國時的銅礦遺址,這裏有古代的礦井14處,其中一處還是露天開采,其餘的是地下開采。1974年,湖北大冶銅綠山曾發掘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另一處銅礦井,這個古礦井保存得非常完整,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曆史實物。考古學家們發掘出了兩處井口:“十二線老窿”和“二十四線老窿”,兩處相距300多米。“十二線老窿”的發掘點距地表麵達40多米,在這50平方米的發掘麵積裏,發現了8個豎井和一個斜井。豎井的井口直徑約80厘米。“二十四線老窿”的發掘點距地表麵50多米。在約120平方米的發掘麵積裏,有5個豎井,1條斜巷和10條平巷。豎井的井口直徑一般是110到130厘米,比“十二線老窿”大。

像這樣的采礦規模和技術,在中國古代的史書中很少有記載。宋朝孔平仲寫的《談苑》中講到了銅礦開采情況。書中寫道:“韶州岑水場,往歲銅發,掘地二十餘丈即見銅。今銅益少,掘地益深,至七八十丈。役夫雲:地中變怪至多,有冷煙氣中人即死。役夫掘地而入,必以長竹筒端置火先試之,如火焰青,即是冷煙氣也,急避之,勿前,乃免。”這段話講的是今廣東韶關一帶,據說那裏原來的銅礦比較豐富,現在銅礦少了。文裏所說的“冷煙氣”可能指的是含一氧化碳較多的天然氣。這裏講到了礦井的深度和防止天然氣的辦法,但對整個礦井的結構沒有記載。在明朝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中曾提到:“湖廣武昌、江西廣信皆饒銅穴”,“凡出銅山,夾土帶石,穴鑿數丈得之”。到清朝時,中國關於礦井的文獻記載才逐漸多起來。譬如王菘的《礦廠采煉篇》、張泓的《滇南新語》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