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井技術在中國可上溯到公元前4世紀。李約瑟博士曾公正地評價道:“今天勘探油田所用的鑽探井或鑿洞坑術,肯定是中國人發明的。”事實確是如此。在西方連杆式鑽井技術和現代化的旋轉鑽頭技術中都能找到中國古代技術的痕跡。西方的深井鑽探技術實質是從中國傳入的,而現代石油工業也是建立在比西方要早1900多年的中國技術基礎之上。

中國鑽井技術的起源和發展與製鹽業有著密切的聯係。第一座鹽井出現在古巴蜀地區,即現在的四川地區。在古代,運輸業極不發達,海鹽很難運到地處內地、道路艱險的四川。但古巴蜀的人們發現自己的腳底下就蘊藏著豐富的岩鹽和含鹽分很高的鹵水,他們即因地製宜,開采地下鹽以食用(四川人稱食鹽為鹽巴)。在四川,產鹽的地區主要集中在自貢地區,井架林立的自貢因此有“鹽都”之稱。

采鹽的需要促進了深井鑽探技術的發明和發展。戰國時期,鹽井均為大口淺井,到漢代逐漸變為小口深井。鑽井深度越來越深,鑽透鹽層再往下便是天然氣層,鹵水製鹽需要熬製,使用當地天然氣作燃料既方便又經濟。由此可見,天然氣就是在深井製鹽業的促進下開發的,兩者的發明基本上是同時出現。

由於天然氣層較深,要開鑿氣井必須有優良的鑽井設備。中國當時已有先進的鐵製業,為鑽井提供了鑄鐵造的鑽頭。動力則用人力。人先跳到杠杆的一端把鑽頭抬高,再跳下來使鑽頭砸下去。鑽井用的竹纜是由10多米長的竹條製成的。竹纜具有很強的抗拉強度,與一些鋼纜的抗拉強度相當。而且竹纜有極好的撓性,容易繞在鑽頭提升鼓上。竹纜的第三個優點是遇水後強度增加。通常使用的大鑽頭長約3米、重達140千克,用來衝擊岩石,擴大由小鑽頭鑽的孔;小鑽頭隻有幾十千克重。

在不斷的勞動實踐中,古巴蜀人民發明了一係列專用的鑽井工具,總結出一整套鑽井技術,開鑿出一大批很深的天然氣井。據有關資料記載,在清乾隆年間,自流井地區(現自貢)有一口天然氣井深度為530米,產氣量為每日160立方米。到了清朝末年,鑽井深度達1200米以上,日產1萬立方米天然氣的氣井有10多口。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開采天然氣過程中發展的深井鑽探技術,大約在1828年傳到歐洲。當時一位名叫英伯特的法國駐華外交官給法國一個科學協會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他親眼看到中國人用周長10多米的輪子,轉動50次,提取一桶桶鹽水。有位名叫約巴德的工程師,據此立即試用了中國人的方法。後來,約在1834年,歐洲人首次成功地用中國的鑽探技術開鑿了鹽井,1841年又用於開鑿油井。1859年,德萊克上校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石油灣用中國的竹纜方法鑽出了一口油井,而此項技術很可能就是從當時在美洲修築鐵路的中國勞工那裏獲得的。至此,中國的深井鑽探技術迅速傳播開來,被世界各國仿效采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