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都市人的概念之中,產房是在醫院中的。那潔白的產褥、嚴肅的氣氛、恒定的室溫、慈祥的醫生、穿梭往來的助產士,還有鉗子、手術刀,甚至還有給初生嬰兒稱體重與量身高的器具;盡管腹痛陣陣,腰酸不已,但在經過最後一陣撕心裂肺的疼痛之後,伴隨著嬰兒“哇”的一聲啼哭,一切痛苦均化作了欣慰……凡有過生育經曆的女性,想必對產房都會懷有這樣一種特殊的親切感。

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圖現代的產婦大多是采取臥位分娩的,而在古代,婦女分娩是沒有固定體位的,有站位、蹲位、坐位、跪位等等。以仰臥位作為常規分娩體位大約隻是近三四百年的事情。近年來,國際醫學界推廣“人性化分娩”,提倡產婦在分娩時,可以自行選擇體位,如:坐位、蹲位、站位、跪位、俯位、側位、半臥位及坐位等,隻要產婦自己覺得舒服,可自由選擇體位。

在古代,分娩多半是在家中臨時為孕婦準備的產房中進行的。據《禮記·內則》篇記載,先秦時孕婦在臨產那月的月初,就須遷入“側室”(廂房)居住。丈夫每日兩次派人去問候。當產期將臨、陣痛發生之後,丈夫還要親自去慰問。但這時妻子不能直接同丈夫見麵,丈夫的問候,隻能通過照護孕婦的保姆來傳達。宋代宮廷也為宮中產婦布置產房,叫作“產閣”,她們用大量的絹羅裝飾房間,起到防止光線射入、外風吹入的保暖作用。

在少數民族地區,產房的設置更因各民族的習慣不同而呈現出五花八門的情景。如滿族的產房不許設在西屋;基諾族的產房隻能在樓梯下炒茶葉用的小房內;傣族的生育地點是火塘處;獨龍族流行室外生育,生下嬰兒洗淨後方可抱回室內;族和撒拉族的產婦古代分娩石是在羊圈裏分娩,可能是將新生兒當成牛羊看待,認為命賤好帶大,長大後也像牛羊一樣健壯;巴蜀一帶的產婦是在水中分娩的,也許他們認為人是由水中生出來的;漢族有不少地區臨產之婦必到婆家生產,絕對禁忌在娘家生孩子。

舊時上海地區產兒時要把箱子、櫃、抽屜打開,“開”諧音開骨盆的“開”,喻生孩子快、不難產。湖北一帶,當嬰兒遲遲不肯落地時,接生婆要打開箱子,並把所在帶蓋的家具統統揭開,開門開屜,同時唱催生歌:“大櫃小箱開了口,娃子才敢往外走。”如果胎兒仍未拱出產門,接生婆就要撐開傘,扔掉帽子,叫做“撐天眼”,並開口唱道:“撐開了擋天眼,娃子才好把路趕。”

嬰兒產下後,接生婆常常要檢生,她手舉新生兒,把其兩腿張開,讓眾人看清新生兒的性別,若是男孩,就大聲報喜:“恭喜賀喜,添了個官人!”

對嬰兒的胎盤也要進行特殊的處理。胎盤古時又稱胞、胞衣、胎衣、人胞,中醫又稱其為“紫河車”。許多地方都要用瓶缽盛好密藏起來,使其勿受鬼怪神靈的侵害,以保障嬰兒無病無災地成長;有的地方則要把胎盤用竹籃盛著掛到野外樹上,讓鳥兒來吃,認為這樣的小孩能得天助,容易養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