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學是考據學的一個分支,起初服務於考證經史。發展到後來,也彪然成為一門獨立的學問。金石學興起於宋代,但那時僅限於對古代金石器物的著錄,清代承宋、元、明三代之學,加以發揚光大,這也是當時政治、學術風氣使之然。清代金石學濫觴於顧炎武的《金石文字記》,這是一部側重於以金石文字助經史研究的著作。繼之後,有錢大昕的《潛研堂金石文字跋尾》、武億的《授堂金石跋》、洪頤煊的《平津館讀碑記》、嚴可均的《鐵橋金石跋》、陳介祺的《金石文字釋》等。王昶所著的《金石萃編》,芸錄眾說,也頗似此類書籍。

乾、嘉時期研究金石碑版的學者,大致可分為三派。一派以錢大昕為代表,專重考據,以碑文內容來補證經史缺誤以及金石製度本身的發展規律;一派以王昶為代表,長於搜羅著錄,彙集前人考證題跋,為研究者提供檢索之便;另一派則以翁方綱為代表,專門比較拓本的新舊,存字的多少,關鍵點畫的完缺及書法的賞鑒。此外,在搜訪著錄金石碑版的書法家中,以黃易為代表。

考據學流風所及,掀起了曆史上少有的古文字熱。文字學、金石學的研究啟發了書法家的思路。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加深了對古文字真實形態的認識,尤其是已經退出實用領域的大篆、小篆等文字,不再使人陌生,識篆的人多了起來,並能全麵地領略其中的風格韻味,這為篆書的複興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隻有在這樣一個對篆書充滿普遍關懷的大環境裏,這種被時間隔絕已久的書體才能得以重現光彩。二是拓寬了書法家的視野和師法對象,激發了他們對篆、隸書體學習、創作的熱情,從而促進了碑學書法的蓬勃發展。

碑學書法的發展

金農(1687~1763),字壽門,又字司農、吉金,號冬心、稽留山民、曲江外史、百研翁,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到蘇州,讀書何焯家,後時常往來於揚州間。乾隆元年(1736)薦舉“博學鴻詞”未就。此後,飽覽名山大川,考察人情風俗,足跡半海內。

金農博學多才,一生以布衣自樂。善詩詞,法李商隱、陸龜蒙,能自出機杼,傾瀉胸臆。又善比興,格調奇逸。精鑒賞,喜收藏,工書畫。為“揚州八怪”之一,在藝術風格上是“八怪”中最為奇特狂怪的。

在書法上,金農提倡師法北碑的自然古樸,反對“館閣體”的雕琢做作,對帖學書風予以抵礪。其《魯中雜詩》之一雲:“會稽內史負俗姿,字學荒疏笑聘馳,恥向書家作奴婢,華山片石是吾師。”

金農的書法以隸書成就最高。其隸書早年從《夏承碑》入手,後得見《西嶽華山廟碑》,於此碑反複臨習,用功頗深,遂初成自家麵貌。其40歲前後的隸書,全從漢碑中來,筆畫依據漢隸而呈平直勢態,筆力也甚為雄厚。此後,他又師法《天發神讖碑》、《國山碑》,取其點畫方嚴、字法古奇的特征。50歲以後,金農進一步強化個人特點,截毫端作書,用扁筆側鋒作出橫畫寬厚、豎筆瘦削、字形豎長的一種字體,後世稱之為“漆書”。金農的“漆書”是糅楷、行、草法入隸而形成的一種獨造書體。他的“漆書”無論點畫撇捺,均以方筆為主,追求刀味石趣,橫畫兩端時起圭角,豎畫收筆常露尖頭,結體方正茂密,時長時扁,往往上大下小,常現斜勢,加之用墨濃黑,與後世出土的漢簡及西漢帛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為此,後人無不歎服他在藝術上的超人領悟力和獨到的創造力。金農是清代第一位自覺地取法漢碑,發起向傳統帖學書法衝擊的書家,同時又是一位既能諳熟古法又能自出機杼的成功者。金農於碑學書法的意義是深遠的。傳世作品有《相鶴經軸》、《畫佛題記》、《臨華山廟碑軸》、《臨乙瑛碑軸》等。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板橋居士,江蘇興化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六年任山東範縣知縣。十一年自範縣調署濰縣。十八年因助農民訴訟及辦理賑濟得罪地方豪紳大吏,被解職。

鄭板橋少穎悟,讀書饒別解。家貧,但落拓不羈,有狂名。善詩、詞、曲及書劄散文,以詩、書、畫“三絕”著稱於世。做官前後均居揚州賣畫,為“揚州八怪”之一。所作寫意蘭竹,體貌疏朗,筆力勁峭,趣在法外。

鄭板橋的書法,最讓後人稱讚不已的是他戛戛獨造、驚世駭俗的“六分半書”。他的“六分半書”是以隸書為基礎,摻雜真、草、篆而形成的一種新書體。關於“六分半書”名稱的來曆,眾說紛紜,不盡相同,大概的分歧在於各體所占比例的分配上。板橋於書法的學習,主要側重於碑學一路,他說:“字學漢魏,崔、蔡、鍾繇。古碑斷碣,刻意搜求。”(《板橋集詩抄》)早年在焦山讀書時,板橋就對《瘞鶴銘》情有獨鍾,後來在山東範縣、濰縣等地為官數十年間,對漢魏以來的碑石更是廣泛搜集、精心摹追,從而積澱了豐厚的碑學基礎。同時,他又非常敬重蘇東坡、黃山穀、徐青藤等前賢。東坡圓實厚重的點畫、青藤亂石鋪街似的章法以及山穀提按顫抖的用筆、斜昂取勢的線條,無不對其書風的形成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大約板橋50歲以後,也就是他濰縣去官,“而今再種揚州竹”後的十多年時間裏,其書法漸臻化境,冶真、草、隸、篆為一爐。此時他獨創的“六分半書”已是“別為一格,如秋花倚石,野鶴戛煙,自然成趣,時稱板橋體,多效之者,然弗能似也”(牛應之《雨窗消意錄》)。對鄭板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傅抱石《鄭板橋試論》中給予他高度的讚揚:“這不但在當時,是一種大膽的驚人的變化,就是幾千年來也從未見過像他這樣自我創造形成一派的。”傳世作品有《新修城隍廟碑記》、《劍南詩軸》、《判詞冊》、《酒罄君莫沽詩軸》、《書曹操觀滄海詩》等。

鄧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因避仁宗琰諱,遂以字行,更字頑伯,號完白山人、龍山樵長等,安徽懷寧人。

鄧石如一生布衣,以鬻書刻印自給,擅長篆刻,刀法蒼勁渾樸,婀娜多姿,成就突出,世稱“鄧派”,亦稱“皖派”,對晚清吳熙載、趙之謙、吳昌碩等篆刻家影響甚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