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709~785),學清臣,祖籍琅琊,遷居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曾任平原太守、吏部尚書、太子太師等。晉封魯郡公。顏真卿在平定安史之亂過程中起過突出作用,到中央任職後,立朝剛正,大義凜然,最後為盧杞所陷,被派去說服叛將李希烈,英勇不屈,壯烈殉職。他的忠烈行為贏得人們的讚譽,他的性格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書法風格。

顏真卿是書史上王羲之之後最有影響的書法家。蘇東坡曾給予崇高評價。謂:“書至顏魯公,……天下之能事畢矣。”顏真卿的字以篆、隸筆法入楷,方嚴正大、拙樸雄渾、氣勢磅礴。他所創的風格,人稱“顏體”。

顏真卿的作品甚多,代表作品,草稿書有《祭侄文稿》、《爭座位帖》、《劉中使帖》;楷書有《多寶塔碑》、《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顏氏家廟碑》等。其中《祭侄文稿》為墨跡,被稱為“天下行書第二”(第一為王羲之《蘭亭序》)。《顏氏家廟碑》書於建中元年(780),是他最後的大型碑刻。由於係為祖宗樹碑,故字特莊嚴厚重,年高筆老,有“泰山岩岩氣象”,代表了其楷書的最高成就。

柳公權(778~865),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官至太子少師。書法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筋柳骨”。柳公權善楷書,其字筆畫勁健,結字精嚴,故便於初學。代表作品有《神策軍碑》、《玄秘塔碑》等。《神策軍碑》書於會昌三年(843)。原石早佚,僅存宋拓本上冊。墨跡本《蒙詔帖》書於長慶元年(821),傳為他的作品,寫得亦極精彩,黃山穀等曾受其影響。

孫過庭,字虔禮,生卒年不詳。活動在武後時期。曾官率府錄事參軍。《書譜序》是他的代表作,書於垂拱三年(687),3500餘字。它既是一篇傑出的書法理論文章,在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又是優秀的書法作品,代表了唐初草書的最高水準,被認為是二王草書的嫡係傳派。張懷說他“草書憲章二王,工於用筆,鐫拔剛斷”。也有人批評他“傷於急速”和“千紙一類,一字萬同”,短於變化不足。

張旭,生卒年不詳,活動於唐玄宗時期。字伯高,吳郡(今蘇州)人。初為常熟尉,後官金吾長史(一作率府長史),人稱張長史。張旭嗜酒,性顛逸,《自敘帖》懷素號“張顛”,是“飲中八仙”之一。他的草書和李白的詩、裴曼的劍合稱“三絕”。唐人不僅創造了法度森嚴、藝術性極高的楷書,也創造了新的草書。這種草書筆勢連綿、如龍飛鳳舞,同時又極有規矩,後人謂之“狂草”。張旭就是這種新草書的創始人。狂草和晉人草書的區別,除了字勢連綿、動感極強以外,筆法上也有不同,即主要使用中鋒,逆入平出,多是圓筆,與晉人圓側兼用、字勢峻峭者不同。張旭也能寫很規矩的楷書,所書《郎官石記序》曾被黃山穀譽為“唐人正書,無能出其右者”。顏真卿稱其楷法精詳,特為真正。可見他的楷書也達到了當時的高峰。可惜的是,他沒有絕對可靠的草書作品流傳下來。但可以從受他影響而風格相近的懷素作品中想見其書的大致麵貌。傳世《古詩四帖》傳為他的作品,雖然還有不同看法,但此書確具有他那個時代的特點。另外,《肚痛帖》是他的作品,但不是其代表作。

懷素,生卒年不確。一說生於開元十三年(725),卒於元和九年(785)。字藏真,俗姓錢,後出家為僧。永州零陵(今湖南長沙)人。後徙京兆。好飲酒,時人稱醉僧,和張旭合稱“顛張醉素”。懷素和張旭比較,張書肥,素書瘦。人們形容他的草書如“奔蛇走虺”、“驟雨旋風”。

懷素的傳世作品較多,以《自敘帖》最有代表性。其他還有《食魚帖》、《論書帖》、《苦筍帖》、《小草千字文》等。《自敘帖》書於大曆十二年(777),寫得極其精彩。《食魚帖》亦是精品,帖中自雲“老僧”,應是晚年作品。

李陽冰,生卒年不詳,活動於唐玄宗開元(713~741)年間,字少溫,趙郡(今河北涿縣)人。是詩人李白的族叔。官至將作少監。他是唐代最著名的篆書家,其篆書作品有《三墳記》、《般若台銘》、《城隍廟記》等。另外,顏真卿的《家廟碑》等碑刻都由他來篆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