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王旬《伯遠帖》也是東晉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書法作品。《伯遠帖》是著名的“三希”之一。“三希”中惟此帖是晉人原作,故極為世重。王王旬(350~401),字元琳,小名法護。官至尚書令。是王獻之的族兄弟。其祖王導、父王洽、弟王瑉都是書法家。董其昌曾評《伯遠帖》說:“王王旬瀟灑古澹,東晉風流,宛然在眼。”王王旬比王獻之晚卒15年,此帖可作為研究東晉中晚期書法麵貌和筆墨紙張情況的參考資料。

自晉室南遷至宋齊梁陳五朝,南北隔絕長達260餘年。由於南北雙方民族、地域以及人文製度的種種不同,在書法上也表現出不盡相同的風格趨向。晉和南朝禁碑,故碑刻極少,而帖學比較發達;北朝無禁碑法令,佛教又比較發展,故碑刻、墓誌和石窟造像題字十分豐富,而文人的墨跡,至今沒有發現。故阮元曾有“南帖北碑”之說。北朝著名的碑刻甚多,如《中嶽嵩高靈廟碑》、《龍門廿品》、《石門銘》、《鄭文公碑》、《張猛龍碑》、《張玄墓誌》、《敬使君碑》、《李仲璿碑》、《王偃墓誌》、《朱岱林墓誌》、《泰山經石峪》、《匡吉吉刻經頌》、《賀屯植墓誌》、《西嶽華山廟碑》等等,不一而足。

關於北碑總的特點,北碑的倡導者包世臣和康有為都曾有過論述。如包世臣說:“北朝體多旁出”;“北朝人書,落筆峻而結體莊和,行墨澀而取勢排宕”;“北碑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變態;唐人書無定勢,而出之矜持,故形板刻”。康有為更將北碑的優點歸納為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誌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這些評論,未必都很準確,但也反映了北碑的一些重要的共同特點。北碑中最能體現這些特點的代表性作品有《始平公造像記》、《石門蹈》、《鄭文公碑》、《張猛龍碑》、《張玄墓誌》、《泰山經石峪》等。

《始平公造像記》,刻於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孟達文、朱義章書。原刻在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內。此造象記在北碑中是比較早的。一般題字都是陰刻,惟此題字是陽文。筆畫方嚴峻峭,有鮮明的陽剛之美。康有為曾評論說:“遍臨諸品,終於《始平公》,極意疏蕩,骨格成,體形定。得其形雄力厚,一生無靡弱之病。”此刻可作一類北碑的代表。

《石門銘》北魏水平二年(509)刻於陝西漢中石門之摩崖上,現移入漢中博物館。王遠書丹,武阿仁刻字。王遠,太原人,當時任梁、秦二州典簽(處理文書的小官),地位不高,但此刻水平之高,列入書法大家之列亦毫不遜色。字跡飄逸超脫,格調甚高。曾被康有為列為“飛逸渾穆之宗”。

《鄭文公碑》即《鄭羲碑》,北魏永平四年(511)刻。共有內容相同的上、下兩碑。上碑在山東平度天柱峰;下碑在山東掖縣雲峰山,均為鄭道昭書。鄭道昭,字忄喜伯,滎陽開封人,曾官國子監祭酒、青州刺史等。葉昌熾謂此碑“筆力之健,可以犀兕,搏龍蛇,而遊刃於虛,全以神運”。楊守敬認為:“雲峰鄭道昭諸碑,遒勁奇偉,與南朝之《瘞鶴銘》異曲同工。”

《張猛龍碑》,北魏正光三年(522)立。這是北碑中最有代表性的碑刻。康有為把它列入“正體變態之宗”。楊守敬認為它“整練方折,碑陰則流宕奇特”。也有人認為它“雄奇俊偉,在魏石中應首屈一指”。

《張玄墓誌》,北魏普泰元年(531)刻。原石早佚,現隻存一明拓剪裱本,藏上海博物館。此誌是北魏著名碑刻中最晚的一個,藝術上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何紹基說:“化篆分入楷,遂而無種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

《泰山經石峪》,又名《泰山金剛經》。北齊時期刻。在泰山半腰鬥母宮附近。字徑達50厘米,字數逾千。是現存摩崖刻經中規模和形製最大的。它可以代表一般刻經的特點。一般刻經,運筆都無明顯的頓挫、轉折圓緩,從容安詳。此刻字徑雖大,但沒有一點火氣。這同佛教教義精神也是很相符合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