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機(26l~303),字士衡,吳郡華亭(今上海市)人。祖陸遜、父陸抗,都是東吳名將。陸機本人是著名文人,吳亡入晉後官平原內史、前將軍等。他的《平複帖》是至今保存的最早的文人墨跡。《平複帖》紙本,9行84字。內容為寫給朋友的一封信。書體為章草。使用禿筆,筆畫老健,如盤絲屈鐵,頗為耐看。但字形有些古拗難讀。南齊王僧虔曾評他的字說:“吳士書也,無以較其多少”。可見他的字具有較強的地方特色。此帖係原作,對研究當時的書體、紙墨等都有參考價值。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徙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他生長於權傾人主的王氏大族,曾官秘書郎、征西長史、臨川太守、江州刺史、護軍將軍、會稽內史、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永和十一年(355),因與王述不合等原因,誓墓不仕,在郡優遊以卒。王羲之是中國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書家,被譽為“書聖”。他的書法被稱為“古今之冠冕”,“盡善盡美”。

王羲之幼年曾從叔父王虞和衛夫人《伯遠帖》學書,約40歲時,其章草已可同張芝媲美。後來又創造了一種遒媚流便的新體。晚年到會稽以後,書法藝術發展到高峰,留下了許多書法藝術精品。梁武帝蕭衍評其書說:“字勢雄強,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唐太宗說:“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孫過庭說他晚年的字“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又傳說他的字可以“入木三分”。總之,他的字氣勢雄強、變化豐富、風韻瀟灑,意趣悠長。

王羲之的書法原作現已一件無存,但摹拓、臨寫的本子,包括傳為他的作品的墨本和刻本還有不少,總數有數百種。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墨本《姨母帖》、《姨母帖》王羲之《初月帖》、《喪亂帖》、《孔侍中帖》、《奉橘帖》、《遠宦帖》、《寒切帖》、《上虞帖》,臨寫本《蘭亭序》,刻帖《十七帖》、《知庾丹陽帖》、《始平公造像記》《王略帖》,小楷《黃庭經》、《樂毅論》,集字《懷仁集聖教序》以及《吳文碑》等。《姨母帖》和《初月帖》原載唐萬歲通天帖,為武則天按照王羲之後人王方慶所進王氏一門書翰集原作勾摹,勾摹之精為諸帖之冠。《姨母帖》字形較為古樸,但風神高雅,估計其書寫時間可能較早。《初月帖》因自稱“山陰王羲之報”,應屬於他晚年所寫。此帖筆畫、字形變化之大,為他帖所未見。《喪亂帖》在中唐以前已傳入日本,勾摹亦很精到。從內容來看,書於永和七年(351)至十二年,亦屬於其晚年作品。刻本以《十七帖》最有代表性,是根據唐代原卷上石,內容為王羲之寫給老友周撫的書信集,書於永和三年至升平五年(361)他逝世為止。亦屬於他晚年作品。是最能代表王書風格麵貌的作品。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是王羲之第七子,即最小的兒子。官至中書令。因他死後,族弟王瑉繼任其官,故世稱他為“大令”,瑉為“小令”。他的書法與其父羲之齊名,世稱“二王”。又為“四賢”之一。

王獻之是一個早熟的書家,少年時書已“有意”,後在王羲之基礎上采用“槁行之間”的體式,創造了一種更姿媚流便的書體。羊欣說:“獻之善隸槁,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另外,王氏父子的用筆方法有所不同,羲之用內撅法,筆畫比較含蓄;獻之用外拓法,一筆直下,很少旋轉,顯得英發駿快。另外,羲之草書字字獨立,很少牽連;獻之則連字較多,有“一筆書”之稱。從現有書跡來看,王羲之的字尚有一定程度的隸書筆意,王獻之的字則完全去掉了隸書筆意。王羲之死後,王獻之的字曾大行於世,南朝宋、齊兩代,形成“比世皆尚子敬書,……非惟不複知有元常,於逸少亦然”的情況。以後經過梁武帝和唐太宗兩個皇帝的提倡,王羲之的地位才穩定下來,並使較多的作品得以流傳至今。

王獻之的作品傳世不如羲之多,但也有百帖上下。著名的有《廿九日帖》、《洛神賦十三行》、《鴨頭丸帖》、《十二月帖》、《中秋帖》等。《廿九日帖》原載《萬歲通天帖》,勾摹精良。字形略扁,有些字和北朝碑刻相近。有人認為是其早年作品。《洛神賦十三行》小楷。原墨跡早佚,現隻存有刻本。此帖藝術性極高,筆畫精嚴挺健,字形或大或小,蕭散逸宕,章法亦顧盼有姿。《中秋帖》,曾被乾隆皇帝列為“三希”之一,視為獻之真跡。實際那是米芾的草臨本,米味甚重。《中秋帖》的原本是《十二月帖》。該帖曾為米芾所藏,刻入《寶晉齋帖》。比較起來,還是《十二月帖》更能反映獻之本來麵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