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江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1 / 3)

江蘇江水北調工程在40多年的運行管理過程中,積累了不少關於建設、運行和管理方麵的經驗,這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運行、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是一項跨流域的特大型調水工程,涉及政治、法律、社會、經濟和環境等許多方麵。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水資源的功能特性與工程特性決定了其具有準市場特性,但準市場如何定位,怎樣在市場與政府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個難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良性運行必須要有合理的水價來保證,而水價製定又需要考慮各類用水戶的經濟承受能力,水價如何合理製定是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沿線河湖交錯,水網複雜,采用何種調度方案來實現合理調配區域內水資源的目標值得研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成敗在於治汙,治汙工作是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能否實現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水的通水目標,遇到突發事故,如何及時處理,這些問題均十分有必要專門進行分析探討。

江水北調水資源係統是指江蘇省蘇北地區的江淮跨流域調水係統,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係統最重要和最複雜的組成部分。江水北調工程管理體係是政府直接管理的運行體製,實行“省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運行管理模式,對保證江蘇省對區域內水利工程的統一管理和調度,保障蘇北地區特別是淮北地區的水資源供給,保護弱質行業——農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形成的工程管理體製和運行機製,已不能完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

第一節 運行管理現狀

江水北調工程是江蘇省境內跨流域引水、多水源互濟,集供水、航運和排澇除澇等功能於一體的水資源係統。江水北調運行管理體製是基於蘇北地區水利工程的多功能性和不可分割性,供水對象的農業性,管理體製的延續性逐步建立和完善的。這一體製和機製,對保證江蘇省對區域內水利工程的統一管理和調度,保障蘇北地區特別是淮北地區的水資源供給,保護弱質行業——農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管理現狀

江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主要以社會效益為主、經濟效益為輔。江水北調工程絕大部分資產由中央和江蘇省財政投資,樞紐工程由江蘇省水利廳所屬的江都樞紐管理處、灌溉總渠管理處、三河閘管理處、淮沭新河管理處和駱運水利工程管理處等五個管理處負責管理。次一級工程原則上由市、縣管理,灌區工程(包括灌區取水口門和幹渠、支渠口門)設立灌區管理所管理。湖泊水庫中洪澤湖大堤及主要控製性建築物由江蘇省水利廳管理,其他水庫堤防由各市水利局分級管理。現有河道工程中除駱馬湖以北中運河宿遷一部分河段由淮委會沂沭泗水利管理局管理外,其餘河道由各市、縣水利局分級管理。在同一流域或區域內,無論是防洪、排澇,還是抗旱、供水,一般都由同一個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管理。江蘇省蘇北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糧食的連年增長與江水北調工程良好的運行管理是分不開的。

二、水價現狀

江水北調建設之初主要是為農業灌溉服務的,隨著工程的不斷完善,其服務對象也逐步擴大到工業、電廠、航運、城市生活以及水環境等各個領域。但供水量的70%以上仍為農業供水。為扶持農業,江蘇對江水北調實行了由省級財政負擔工程建設、運行、維修和改造費用的政策。

江蘇省水利工程供水水費(不包括支渠以下及小型機電排灌水費)已曆經1982年、1986年、1995年、2000年四次核定和調整。1995年省政府66號令發布的《江蘇省水利工程水費核定、計收、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全省水利工程綜合單方水價為1分,全省可收水費僅3億元。水價大大低於供水成本,隻占1994~1997年平均供水成本的25%,比全國平均水價低1.4分/立方米。按照水價逐步調整到位的要求,經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物價局、水利廳於2000年4月29日發出《關於調整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的通知》,水價實行分類分片定價,具體為:①農業:全省分八片,即太湖及蘇南沿江片、秦淮河片、蘇北沿江片、裏下河片、洪澤湖片、駱馬湖片、微山湖片、水庫片。農業用水以支渠口門為計量點,對自流灌區實行按方計量收費,農業灌溉用水價格可提高50%。除水庫片外按方收費0.9~2.55分/立方米;按公頃收費:稻麥田75~270元/公頃,旱田9~67.5元/公頃,經濟作物7680元/公頃。②工業:消耗水9.0分/立方米,循環水2.25分/立方米,貫流水3.6分/立方米。③水產養殖:池塘養殖375元/公頃,湖蕩、河溝養殖112.5元/公頃。④水力發電:專發按售電電價的30%,結合發按售電電價的10%。⑤自來水(地表水):4分/立方米。⑥船閘:標準另定。⑦其他:按成本核定水價。調整後的農業水價也僅占供水成本的46.3%,仍比全國平均水價低0.55分/立方米。

三、運行調度

江水北調水量調節管理主要根據湖庫閘站的配置,把江水北調係統劃分為17個子係統(三級係統),根據水源補調的不同,把三級係統歸並為4個二級係統。4個二級係統和洪澤湖、駱馬湖係統組成一級係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