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建設管理(2 / 3)

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和江蘇水源公司每年年初分別與截汙導流工程項目法人及調水工程現場建設管理單位簽訂建設目標責任書,明確質量管理目標和質量管理責任,要求各現場建設管理單位加強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杜絕重大質量事故,積極爭創優質工程,年末對各現場建設管理單位所承建工程的質量管理和質量情況進行考核。各現場建設管理單位與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簽訂施工質量管理責任狀,層層落實施工質量管理責任製。建立建設、監理、設計、施工等四個層次的質量管理責任網絡,由各單位負責人對所承擔的工程質量工作負領導責任;各單位在工程現場的項目負責人對所承擔工程的質量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各單位的工程技術負責人對所承擔工程的質量工作負技術責任;各工區(分公司)和各施工隊(班、組)的負責人及具體質量管理人員對所承擔工程的質量工作負直接責任。各施工、監理單位的負責人,各單位、分部工程和測放、試驗工作的質量責任人,按各自的職責對其經手的工程質量負終身責任。江蘇水源公司於2007年向社會公布了開工以來的第一批施工質量責任網絡和責任人,包括各工程責任單位、責任人、責任範圍、身份證號碼等,強化工程施工質量責任,接受社會監督。

二、建立完善質量管理規章製度

為切實加強南水北調江蘇境內工程的質量管理,江蘇水源公司根據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水利部有關規定和行業標準,結合工程實際情況,製定了《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段工程質量管理辦法》《江蘇水源公司工程建設管理職責(直接管理模式)暫行規定》《江蘇水源公司設計管理暫行辦法》《江蘇水源公司在建工程檢查辦法》《南水北調東線江蘇境內工程年度建設目標考核辦法》《南水北調東線江蘇境內工程驗收管理實施細則》等,進一步健全工程質量管理製度,明確參建各方質量管理責任、合同管理職責,嚴格按圖施工,盡量減少設計變更,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三、建立健全施工質量檢查體係

南水北調江蘇境內工程建設管理按照分級實施、分級管理原則,建立完整的質量檢查體係。江蘇水源公司作為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段工程建設的項目法人,全麵負責工程質量管理工作。所屬各現場建設管理單位具體負責承建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中標選定的監理單位配備專職質量工程師,專門從事工程施工質量控製工作,並督促施工單位認真執行“三檢製”。江蘇水源公司按照《在建工程檢查辦法(試行)》,建立嚴格的質量檢查和抽檢製度,通過全麵檢查、專項檢查和日常巡查三種形式,針對每項工程每年安排1~2次全麵檢查,每季度對每項工程安排1次專項檢查,並落實各建設管理單位每月定期組織質量專題自查。通過檢查及時查找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對查出的質量問題,責令監理單位督促施工單位限期落實整改到位,有效地保證了工程施工質量。

四、嚴格工序管理

工程實施過程中,各建設監理單位會同相關參建單位對工程施工質量進行動態管理,注重對關鍵工序、關鍵部位的質量控製。監理單位現場采用巡視、旁站、測量、分析性複核、跟蹤檢測、平行檢測等手段對工程質量進行控製。施工單位每道工序結束經自檢合格後,報請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對於已完成的分部工程、單位工程的原材料、混凝土試塊進行統計分析,作為後續施工或調整的依據。對已完工程定期組織沉陷、位移觀測,建立相關檔案並不斷完善。

五、嚴格驗收管理

為貫徹執行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南水北調工程驗收管理規定》(國調辦建管〔2006〕13號),規範南水北調江蘇境內工程驗收行為,明確驗收職責,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結合水利部《水利建設工程驗收規程》(SSL223—1999),江蘇水源公司專門製定了《南水北調東線江蘇境內工程驗收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進一步加強對南水北調江蘇境內工程的驗收管理。

工程驗收前開展質量檢測和質量等級評定活動,質量監督機構同意後方可進行驗收。分部工程驗收由監理單位組織,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主持,其中重要隱蔽分部工程驗收由建設單位主持;階段工程、單位工程及項目完工驗收由建設單位組織,江蘇水源公司主持。

第五節 安全生產管理

南水北調江蘇境內工程建設時間緊、任務重、戰線長、地點分散,安全生產不確定因素較多,任何麻痹大意、疏於管理均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工程建設進度,影響當地社會穩定乃至重點工程形象。江蘇水源公司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始終把安全生產當做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製、安全生產責任網絡,落實安全生產措施,真正做到思想重視、措施落實、工作到位。

一、建立健全組織管理網絡

為加強對江蘇境內工程安全生產的管理,江蘇水源公司成立了由總經理任組長、各主要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組成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安全生產辦公室主任由工程建設部負責人擔任。現場建設管理機構均成立了由負責人為組長,主要科室負責人、工程總監和項目經理為成員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各工程施工單位均成立了由項目經理為組長,主要科室科長為成員的安全生產小組,設立安全管理部門,明確安全生產“無死亡、無重傷、無火災、無重大設備事故、無重大交通責任事故和JGJ59—99安全檢查達標”的管理目標,並配備具有相應資格和經驗的專職安全員。江蘇水源公司進一步明確各參建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實行由各參建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的安全生產責任製,明確各參建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所承建工程的安全生產負總責,專(兼)職安全員、工區和班組(或分公司)負責人對所承建工程的安全生產負主要責任。江蘇水源公司還建立了安全生產身份證備案製度,將在建工程各建設、監理和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責任人的姓名、職務及身份證號碼公布,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並在年初與各現場建設管理單位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各現場建設管理單位分別與施工單位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各施工單位與項目經理、項目經理部與各作業組或分包單位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通過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把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

二、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規章製度

江蘇水源公司製定了《南水北調東線江蘇境內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從安全生產組織、安全生產具體措施和要求,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所有參建單位結合各自實際,製定相應的管理規定及實施細則,堅持用製度來保證安全生產。按照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南水北調工程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結合江蘇境內南水北調工程的特點,編製完成了《南水北調江蘇境內工程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下發各現場機構執行。組織編製《南水北調江蘇境內工程安全隱患排查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深入開展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高度重視安全度汛工作,認真組織編製防汛預案;堅持安全生產例會和安全生產專題會議製度。及時總結前一階段的安全生產情況,分析新的安全生產形勢和特點,研究製定安全防範措施。同時把安全生產納入公司及各建設單位的年度考核重要內容,寫入各工程建設目標管理責任狀,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製。認真做好工程所在地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對所有參建人員全部登記在冊,加強參建人員的動態管理。

三、采取有效措施,杜絕安全隱患

江蘇水源公司、各現場建設管理單位督促施工單位製定和完善安全生產規章製度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建立正常的安全生產例會製度,對監理、施工單位的工作人員上崗進行登記,做到持證掛牌上崗。對於高空作業、電工、起重、駕駛等特殊工種人員,建立特殊工種人員檔案,加強崗前培訓。上崗前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按照製定的製度和規程進行施工。

為防止人身安全事故發生,組織各施工單位積極采取防範措施:一是對施工機械進行定期、不定期維修保養。對特種機械邀請有關部門進行設備檢測,確保施工機械的完好,減少機械運行故障。二是對駕駛員實行持證上崗,按規定進行年檢,並配足機手輪班,按照安全生產操作規程施工,以消除疲勞工作狀態,杜絕安全隱患。三是對高空作業施工,重點做好防人員墜落和防落體傷人防範工作。施工人員一律佩戴安全帽、係安全帶,施工現場配掛安全網。平時加強技能培訓,提高高空作業人員素質,防止出現不安全因素,保證安全生產。四是加強宣教工作,提高安全意識。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廣泛開展“五月安全月”“安全生產周”和“夏季百日安全競賽”等活動,合理懸掛、豎立警示標牌,普及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參建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自保能力。

江蘇境內在建工程大部分位於現有水利工程防汛關鍵部位。在不影響水利工程原有防汛、排澇和灌溉等功能的同時,需統籌工程建設安排,確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和做好施工導流工作。江蘇水源公司在年初即組織編製在建工程年度防汛預案和施工導流方案,主動向防汛防旱部門彙報、溝通,緩解在建工程防汛壓力。同時組織對各在建工程開展防汛檢查,落實安全度汛措施,確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

第六節 科技創新

為推進江蘇南水北調工程科技創新工作,近年來,圍繞工程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設,先後開展科研項目30餘項。其中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科研項目2項,省部級科技計劃9項,已申請國家專利4項。多項科研成果被評為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寶應站“大型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優化設計及模型試驗研究”被評為2006年江蘇省水利科技優秀成果一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並被江蘇省科技廳、江蘇省總工會評為2006年度十大科技創新成果。“大型肘形進水流道泵站泵送混凝土防裂方法和應用研究”獲2008年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三等獎、2007年江蘇省水利科技優秀成果一等獎。

一、加強重點科研項目組織協調

為推進江蘇境內南水北調工程科技創新工作,加強對科技創新工作的引導和指導,促進科技工作有序開展。2005年,根據南水北調江蘇省境內工程特點,組織製定了《江蘇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新技術研究與應用總體設想和項目指南》,明確了總體思路、目標和技術要求。同時,明確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南水北調工程科技創新工作,製定南水北調工程科技管理辦法,加強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設技術創新工作的組織,強化科技項目立項和成果管理,加強科研項目執行的協調,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有效提升工程質量和技術水平。

(二)加強產學研工作機製的建立

以服務工程建設為宗旨,堅持課題從工程中來,成果應用到工程建設中去的原則。組織相關高校、科研機構、勘測設計院和建設管理單位,建立統一協調的工作機製,對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設中的重大技術問題進行聯合研究攻關。南水北調工程開工建設以來,江蘇南水北調工程與河海大學、揚州大學、江蘇大學、東南大學、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穩定合作關係,並加強對科技項目實施的組織和指導,避免科研和建設脫節,在貫流泵關鍵技術、泵及泵裝置水力性能優化、排泥場泥水分離及淤泥固化技術、混凝土溫控防裂技術等方麵取得了一批技術先進、實用性強的科研成果,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三、加強科技成果推廣應用

在加強產學研機製建立的同時,分層次組織做好科研項目的成果管理工作,為成果推廣應用創造條件。開展的貫流泵裝置研究成果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在泗洪站、金湖站泵裝置設計選型中應用,並在江蘇省通榆河北延工程中得到應用;膨脹土地基、高地震烈度區地基研究成果已在劉老澗二站、泗洪站、睢寧站、邳州站等設計中應用。建築與環境規劃和工程管理功能區規劃成果在單項初步設計及建設中普遍應用;項目管理及設計變更專題研究成果在設計工作管理和投資控製中得到應用等。同時,江蘇水源公司還采取切實措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項目研究中建立了保密承諾書製度。

四、工程建設中開展施工技術專題研究

如在淮陰三站工程中采用泵站混凝土防裂方法及施工反饋應用研究,取得了預期效果,針對泵站施工采用的混凝土進行配合比優化研究與應用。其中,淮安四站在施工期研究高溫季節澆築混凝土時的裂縫成因和防裂方法,其專題“大型肘形進水流道泵站泵送混凝土溫控防裂方法和應用研究”被評為2007年江蘇省水利科技優秀成果一等獎。

五、積極開展國際技術合作

以“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研究為契機,繼續在泵站技術和調度運行係統方麵與荷蘭交通水利部開展合作,確定了合作內容、重點和工作方案。

六、加強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快中青年水利科技學科帶頭人的培養,注重優化人才結構和專業結構,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創造條件為優秀人才施展才能、脫穎而出提供舞台和空間。通過在重大工程項目、重大課題研究中鍛煉人才和培養人才。製定和落實人才培養計劃,加強高級水利人才的培養與使用,並選派資助出國學習培訓和參加國際學術交流。目前,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江蘇水源公司建設管理人員中,1/3以上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有4名同誌被確定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學科技術帶頭人。

第七節 征地移民

做好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工作,是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征遷群眾切身利益,創造和諧建設環境的重要環節。東線一期江蘇段工程建設的特點是在江水北調工程基礎上擴大、改造、延伸,且機電泵站項目工程大部分站址位於江蘇已建成的江水北調泵站、大運河複線船閘等工程附近,人均耕地偏少。淮安四站、泗陽站等工程被征地農戶人均耕地不足0.034公頃,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實施難度更為突出。東線一期江蘇段工程沿線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根據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暫行辦法》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有關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實施有關規定,堅持“以人為本、規範操作”,加強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實施規範化和監督機製研究,使已開工建設的三陽河、潼河、寶應站、淮陰三站、淮安四站、劉山站、解台站、藺家壩、駱馬湖水資源控製和揚州江都市、淮安市、宿遷市、徐州市等截汙導流工程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得以順利實施,保證了工程順利建設。開工項目的建設用地已全部通過國土部門預審,單項工程先行用地申請得到批準,正式用地手續辦理正在抓緊協調。

一、建立征地移民相關製度,增加工作透明度

為確保征地移民工作有條不紊地順利開展,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結合江蘇省實際情況,先後研究製定了《江蘇省南水北調工程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財務管理(試行)辦法》《江蘇省境內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實施方案編製大綱》《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驗收暫行辦法》《南水北調東線一期江蘇境內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工作年度考核(試行)辦法》等征地移民管理辦法,並在征地移民檔案管理、群體性事件處理、信訪等方麵建立相關製度和工作機製,做到有章可循,管理嚴格,運作規範,工作高效。

二、堅持以人為本、規範操作

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涉及相關單位和征遷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一項政策性強且十分複雜的係統工程。江蘇省、市、縣南水北調領導機構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堅持以人為本、依法辦事,做到政策、標準、實物量、補償資金“四公開”,實行陽光操作,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