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建設管理(1 / 3)

建設南水北調工程,事關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江蘇境內工程作為國家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管理的複雜性、挑戰性都是以往工程建設中未曾遇到的。自2002年12月南水北調工程開工建設以來,江蘇境內工程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曆次重要會議精神,按照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和江蘇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逐步形成確立了“統籌進度和管理,以項目管理為中心,以工程質量和安全為重點,著力強化規範管理、科學管理,突出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又好又快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努力建設優質工程、高效工程、優美工程、廉潔工程;統籌建設和發展,合理配置利用資源,推進江蘇南水北調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建設管理新思路。

按照工程建設管理思路和建設目標,江蘇境內工程始終堅持重點項目突出抓,困難工作重點抓,複雜問題超前抓,合理分析建設條件,科學編製建設方案,統籌安排工程進度,加強目標管理,狠抓關鍵環節,及時排查化解矛盾,保證了工程順利實施,各項任務按計劃圓滿完成。在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實踐南水北調新體製和新機製,著力加強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形成了符合江蘇特點的建設管理模式,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新建工程投資可控、質量優良,得到有效管理,沒有出現一起質量和安全生產事故;大力推進重大技術及資源利用研究,率先組織開展建築與環境規劃設計,科技創新成果喜人,榮獲了一批部省級科技成果,已建成的泵站工程達到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創建和黨風廉政建設,保證了“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和幹部安全”,湧現出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樹立了江蘇南水北調良好形象。

通過6年的探索與實踐,國家先期批複工程已基本建成,列入國家考核的14個水質控製斷麵,有12個斷麵已基本達到Ⅲ類水標準。2008年12月,藺家壩泵站建成投入運行,標誌著江蘇境內工程已具備調水出省能力,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第一節 項目建設管理體係

南水北調江蘇境內工程點多、線長、麵廣,生產關係複雜,涉及調水、治汙、征遷移民等多方麵工作,協調難度大。妥善處理好工程建設過程中工程層麵與社會層麵的關係、主體工程與配套工程的關係、調水區與受水區的關係、工程建設與調度運營的關係,是實現工程順利建設的保障。江蘇境內南水北調工程遵循“政府宏觀調控、準市場機製運作、現代企業管理、用水戶參與”的建設管理體製指導原則,緊密結合江蘇境內工程建設的實際,以項目管理為核心,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的若幹意見》的總體架構下,積極探索,建立了一整套適合江蘇境內工程建設需要的管理體係。

一、領導機構

國務院於2003年7月31日成立了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由溫家寶總理任主任,曾培炎副總理、回良玉副總理任副主任。2008年6月5日,國務院調整了建設委員會組成人員,由李克強副總理任主任,回良玉副總理任副主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作為工程建設高層次的決策機構,其主要任務是決定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重大方針、政策、措施和其他重大問題。

2003年11月11日江蘇省政府第17次常務會議決定,成立江蘇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由梁保華省長任組長,黃莉新副省長任副組長。2008年,省政府調整了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由羅誌軍省長任組長,黃莉新副省長任副組長。江蘇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主要任務是負責江蘇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中的重大問題的協調決策。

二、工作機構

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下設辦公室,作為建設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負責建設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對南水北調主體工程建設實施政府行政管理,主要職責是研究提出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有關政策和管理辦法,起草有關法規草案;協調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強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

江蘇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省水利廳,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主要工作職責是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南水北調的工作部署和決策,負責工程規劃、總體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負責征遷安置、治汙環保、文物保護等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工作,並受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委托,對工程建設進行行政監管。江蘇境內工程輸水幹線沿線揚州、淮安、宿遷、徐州市亦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負責組織和協調區域內的工程建設,及時解決工程實施中的矛盾和問題。

為了加強工程建設管理的外部監督,江蘇省委紀委、監察廳專門成立了駐南水北調工程紀檢監察工作派駐組,負責對工程建設的全過程進行監察、監督。

三、項目法人和建管模式

(一)調水工程

為保證江蘇境內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按計劃規範有序實施,國務院南水北調建設委員會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批複成立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水源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江蘇水源公司”)。2004年7月,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批複同意《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水源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按照有關程序,2005年3月29日經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

江蘇水源公司是國家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是江蘇省人民政府授權的國有資產投資主體,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對投資企業行使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在工程建設期,主要承擔工程建設項目法人職責,負責江蘇省境內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負責組織編製單項工程初步設計,負責落實工程建設計劃和資金,負責對工程質量、安全、進度和資金進行管理;工程建成後,負責江蘇省境內南水北調工程的供水經營業務,從事相關水產品的開發經營。

2005年前,為加快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步伐,經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同意,江蘇省水利廳成立江蘇省南水北調三陽河潼河寶應站工程建設局,具體負責南水北調三陽河、潼河和寶應站工程的建設管理工作;成立江蘇省南水北調劉山解台站工程建設處,具體負責劉山站和解台站工程的建設管理工作。為確保在建工程順利實施,江蘇水源公司批準成立後,有步驟地對處於建設中的三陽河潼河寶應站工程和劉山解台站工程進行有效管理。

2005年後,江蘇水源公司通過直接組建、委托建設及選擇專業化項目管理機構實行代建等模式組建單項工程現場建設管理單位,提高建設管理效率及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成立了江蘇省南水北調淮陰三站淮安四站工程建設局,具體負責淮陰三站、淮安四站及輸水河道工程的建設管理工作。其中對征遷難度大、施工戰線比較長的淮安四站輸水河道工程委托揚州市、淮安市組織實施。對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的淮陰三站工程,選擇技術力量較強的省水利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組織實施。淮安四站工程由江蘇水源公司直接組織建設。針對江都站改造工程新老工程結合比較緊,施工比較複雜的特點,與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聯合組建成立了江蘇省南水北調江都站改造工程建設處,較好地處理了工程加固和運行的關係。對省際邊界工程,根據省部協調意見精神,由江蘇水源公司委托淮委會治淮工程建設管理局成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管局組織實施。該局已組建成立藺家壩站工程建設處、駱馬湖水資源控製工程建設處、南四湖水資源工程建設處,具體負責上述邊界工程的現場建設管理。

2008年10月31日,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提出全麵加快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步伐後,江蘇水源公司於2009年上半年組建成立了劉老澗二站、泗陽站和泗洪站三個設計單元工程建設處,分別負責三項工程的現場建設管理。

(二)治汙工程

江蘇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負責治汙工程的總體協調。根據《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段控製單元治汙實施方案》,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綜合整治項目的監督指導工作,江蘇省建設廳負責汙水處理廠的監督、指導和管理工作,江蘇省環保廳負責工業點源項目的建設、指導工作。截汙導流工程由相關市成立項目法人,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負責監督指導。

(三)征地移民

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工作,實行“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領導、省級人民政府負責、縣為基礎、項目法人參與”的管理體製。有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確定了相應的主管部門,承擔本行政區域內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工作。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負責工程建設中征地拆遷、移民安置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等。揚州市、淮安市、徐州、宿遷市、省農墾集團以及相關縣(區)、鄉(鎮)人民政府先後相應成立了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辦公室和征地補償移民安置及實施辦事機構,下設綜合、財務、征地拆遷安置、宣傳報道、紀檢監察、工程建設、信訪等相關工作組,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本行政區域內的移民安置實施。為明確各自職責,省、市、縣之間層層簽訂了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責任製及任務投資包幹協議,明確了工作任務、目標、要求和職責,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建立了與南水北調征遷安置工作有關的高效協調機製,協調解決南水北調征地補償與移民安置實施中的相關問題。

四、江蘇境內工程組織工作機製

建設好南水北調工程,既是國家發展的大局,也是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省政府多次召開常務會議和省長辦公會議,專題研究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問題。省領導多次深入工程一線檢查指導、現場辦公。省各有關部門和工程沿線黨委、政府主動配合,全力支持,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順利推進提供了重要保證。一是加強江蘇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的決策與協調作用,對於工程建設總體目標、年度實施計劃、征地補償標準、治汙資金籌措、運行管理體製機製等重大問題,及時提交領導小組研究決策,省各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各司其職,協同推進工程建設;二是加強與省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工作協調,在節水型社會建設、水汙染防治、工程用地、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等方麵,建立起有效的協調聯絡機製,及時解決工程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與公安機關建立多層次的聯席會議製度,成立工地警務室,及時化解因征地補償、移民安置、工程施工等引發的社會矛盾糾紛,維護工程建設的良好環境;三是加強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江蘇水源公司與省水利行政主管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堅持把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納入全省水利重點工程建設一盤棋,在工程建設、運行管理、基金征收等方麵形成合力。通過進一步加強聯席會議等製度,實現統一部署,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共同組織好江蘇境內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各項工作;四是加強廉政建設。南水北調工程投資大、影響大,事關國計民生。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立足建設優質工程、廉潔工程,加強對工程建設市場、招投標活動、工程質量的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江蘇水源公司充分發揮項目法人的責任主體作用,對調水工程的質量、安全、進度、籌資和資金使用管理負總責。江蘇省委紀委、監察廳南水北調工程紀檢監察派駐組,對工程建設進行全方位的執法監察,確保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和幹部安全。

第二節 工程招投標及合同管理

一、工程招投標

招標投標工作是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環節和提升建設管理水平的窗口。在招標投標工作中,江蘇水源公司嚴格執行《招標投標法》及國家招標投標有關規定,製定了《南水北調江蘇省境內工程招標投標工作細則(試行)》,確立了統一招標、分層管理的管理模式。編製招標文件範本,做到在文件結構上更加規範,合同條款、投標報價、支付、考核等章節邏輯性更加嚴密,提高招標文件編製質量。在招投標過程的監督管理中,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與紀檢監察部門緊密配合,加強對投標人的資格後審工作,以強化評標過程的公平、公正及可操作性;專門設立評標中心,配備了專業監控設施,將編標、評標等過程納入了定點、全程監管;積極創新標底確定形式,推行無標底招標等措施,切實規範招投標工作,不斷提升評標工作水平。工程開工以來,做到應公開招標項目全部按相關程序進行了公開招標,為在建工程選擇了價優質好的承包單位。中標人在合同執行過程中總體上較好地履行了招標文件的要求和投標文件中的承諾,無一例投訴和糾紛。

二、合同管理

為進一步規範南水北調江蘇境內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根據南水北調境內工程合同執行情況的特點,製定了合同管理辦法,加強合同規劃和合同文本等基礎工作,強化合同執行中的重點、難點環節的控製,提高合同履約管理水平。為適應江蘇南水北調工程項目點多、分布散的特點,利用網絡平台,開發研製了合同管理軟件。工程開工以來,合同執行過程中沒有發現違規分包轉包行為,沒有發生合同糾紛和爭議現象,合同履行情況良好。

第三節 投資控製及財務管理

一、投資控製管理

江蘇境內南水北調工程以設計單元劃分為基礎,構建了包括工程初步設計、招標設計、施工圖設計、設計變更各個階段的設計管理控製體係,做到以初步設計控製招標設計,以招標設計控製招標合同價,以施工過程中的合同管理控製合同結算價,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實現工程投資控製總目標。對工程設計變更,實行分類審批、分級管理製度,建立設計變更動態管理台賬,強化設計變更事前控製,嚴格控製變更實施。建立項目法人、設計單位、技術谘詢機構三級質量控製體係,成立專家組全過程跟蹤,對工程設計質量層層把關。由於加強各階段設計控製,有效減少了設計變更,節省了工程投資,降低了工程實施風險。在2008年11月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召開的投資控製座談會上交流了江蘇境內南水北調工程投資控製管理主要做法。

二、財務管理

工程建設中,堅持以服務工程建設為中心,積極籌集工程建設資金,以推行預算管理為抓手,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以資金安全為重點,強化工程建設資金監管,保證了財務工作規範進行,確保工程建設順利實施。一是積極籌措工程建設資金。為滿足在建工程和新開工項目建設需要,分項目編製用款計劃,合理確定年度籌資額度及渠道,及時請款申報手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是認真審查招標文件支付條款、履約擔保條款、商務條款,在工程價款結算上增加財務複核程序,從源頭減少財務風險。三是總結分析管理費預算執行情況,規範預算編製格式,形成管理費預算編製體係,研究確定公司本級和現場建設管理單位管理費年度預算,有效控製了管理費支出,保證管理費合規使用。四是清理修訂完善財務管理製度,建立項目法人、政府、銀行相互製約的資金管理監控網絡,加強對在建工程現場機構財務檢查和監督,及時做好完建項目的完工財務決算,積極配合上級機關稽查、審計,對存在的問題加強督促整改,保證工程建設資金安全。

第四節 質量管理

南水北調江蘇境內工程建設項目法人及各建設管理單位,嚴格執行項目建設“四製”(項目法人負責製、招標投標製建設監理製、合同管理製),規範建設行為,強化工程質量控製,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一、建立健全質量管理組織網絡

南水北調江蘇境內工程的質量管理實行項目法人(建設單位)負責、監理單位控製、施工單位保證和政府監督相結合的質量管理體製。江蘇境內工程各項目法人均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工程建設部為具體職能部門。各現場建設管理單位也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對工程質量負全責。下設質量管理工程組,具體負責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及職能部門采取不定期巡檢方式,進行施工現場抽查,召開質量專題會和質量現場會,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和監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