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建設安排(1 / 3)

南水北調工程是一項規模宏大,投資巨額,涉及範圍廣,影響十分深遠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同時,又是一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兼有公益性和經營性的超大型項目集群。其東線江蘇境內工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探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新體製和新機製,圍繞建設高效工程、優美工程、廉潔工程的目標,精心組織,科學安排,嚴格管理,無論是工程布局、方案製定、工程設計、項目實施,還是創新創優,都逐步走出了一條符合江蘇境內工程實際的建設管理之路。

江蘇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地區,在國家南水北調總體戰略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提出的最新目標,江蘇在前期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明確了一期工程的建設內容,並編製了今後幾年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確保在2013年底前完成東線一期工程江蘇段建設任務。

第一節 工程布局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江蘇境內工程主要是利用、改造現有江水北調工程,並按規劃要求開辟新的輸水線路。20世紀60年代,江蘇省為了解決淮北地區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短缺問題,從長江邊做起,利用京杭大運河作為輸水幹河,串聯洪澤湖、駱馬湖、微山湖等調蓄湖庫,溝通江、淮、沂三大水係,開始了江水北調工程建設。通過40多年的努力,逐步建成了江都、淮安、淮陰、泗陽、劉老澗、皂河、劉山、解台、沿湖等9個梯級樞紐、16座泵站,總裝機容量14.9萬千瓦,第一級設計抽引江水能力達到400立方米/秒,最後一級入微山湖能力32立方米/秒,總抽水能力1671立方米/秒,總揚程40米,初步形成了江水北調工程體係。1999年10月又建成了泰州引江河一期工程,自流引江水和抽水能力均達到300立方米/秒,提高了北調供水能力。江水北調工程已覆蓋江蘇省蘇中、蘇北7個市、50個縣(市、區),麵積6.3萬平方千米,人口3900多萬,耕地麵積300萬公頃,為江蘇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也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規劃和實施提供了條件。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在此基礎上增加抽引江水規模100立方米/秒,實現入下級湖200立方米/秒目標。線路布置采用雙線輸水,即利用原江水北調京杭大運河輸水線(簡稱運河線),新辟運西輸水線。江蘇境內輸水線路按照調蓄湖泊分為三段:長江至洪澤湖段,從長江北岸的三江營(主引水口門)和高港引水,利用原裏運河—蘇北灌溉總渠輸水線,新辟三陽河—金寶航道輸水線;洪澤湖至駱馬湖段,利用原中運河線,新辟徐洪河線送水;駱馬湖至南四湖段,利用中運河—不牢河線,新辟中運河—韓莊運河線輸水。沿線泵站梯級的設置,仍采用現狀運河輸水線9個梯級的格局,其中運河線現有泵站按規劃要求及實際運行狀況進行利用或改造,新辟運西輸水線新建9座泵站。根據《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東線一期江蘇境內工程具體實施內容如下:

一、一期工程輸水工程規模

根據南水北調工程東線規劃,東線一期工程江蘇各段設計輸水規模為:抽引江水500立方米/秒;入洪澤湖450立方米/秒、出洪澤湖350立方米/秒;入駱馬湖275立方米/秒、出駱馬湖250立方米/秒;入下級湖200立方米/秒、出下級湖125立方米/秒;入上級湖125立方米/秒、出上級湖100立方米/秒。

二、工程布置和建設內容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江蘇境內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調水工程和治汙工程兩個部分。調水工程主要內容為:擴建、改造運河一線調水工程,新辟、完善三陽河、金寶航道、徐洪河一線調水工程,新建14座泵站,改造4座泵站,形成以運河線為主,運西線為輔的雙線輸水格局。此外,實施裏下河水源調整,洪澤湖、南四湖蓄水位抬高影響處理等項目。治汙工程主要內容為:城市汙水處理工程、截汙導流工程、工業結構調整、工業綜合治理和流域整治項目等。

(一)調水工程

長江至洪澤湖段。東線工程水源在揚州江都附近的長江幹流,與江蘇東引灌區共用三江營和高港兩個引水口門。利用裏運河及三陽河、潼河兩路輸水,江都站抽水400立方米/秒,寶應站送水100立方米/秒,一路沿裏運河北行,至淮安樞紐入蘇北灌溉總渠,由淮陰站抽水300立方米/秒入洪澤湖;另一路向西經金寶航道、三陽河輸水,由洪澤站抽水150立方米/秒入洪澤湖。該段利用現有江都站,淮安一、二、三站,淮陰一、二站,並建設如下工程:開挖三陽河北段及潼河,疏浚、開挖河道44.25千米,擴挖裏運河北運西閘至淮安四站的新河河道,加固北運西閘和鎮湖閘,更新改造江都三、四站和淮安二站,皂河一站;建設寶應站(100立方米/秒)、淮安四站(100立方米/秒)、淮陰三站(100立方米/秒)、金湖站(150立方米/秒)、洪澤站(150立方米/秒);加固改造江都船閘等;實施裏下河水源調整項目等。

洪澤湖至駱馬湖段。利用中運河和徐洪河兩條輸水線路,一期工程規劃出洪澤湖350立方米/秒,入駱馬湖275立方米/秒。利用中運河輸水230~175立方米/秒,由皂河站抽水入駱馬湖;徐洪河輸水120~100立方米/秒,由邳州站抽水接房亭河向東入中運河。該段工程利用現有泗陽二站、劉老澗一站、皂河一站和沙集一站,拆建、擴建泗陽一站(160立方米/秒),新建劉老澗二站(80立方米/秒)、皂河二站(75立方米/秒)、泗洪站(120立方米/秒)、睢寧二站(60立方米/秒)、邳州站(100立方米/秒);實施駱馬湖以南中運河影響處理工程、徐洪河影響處理工程。

駱馬湖至南四湖段。本段利用現有河道中運河、韓莊運河、不牢河和房亭河,一期工程規劃出駱馬湖250立方米/秒,入下級湖200立方米/秒。利用中運河輸水至大王廟後,規劃韓莊運河輸水150立方米/秒,不牢河輸水100立方米/秒。在不牢河重建劉山站(125立方米/秒)、解台站(125立方米/秒);新建藺家壩站(75立方米/秒)。

另外,實施洪澤湖蓄水位由13.0米抬高到13.5米影響處理、南四湖下級湖蓄水位由32.5米抬高到32.8米影響處理、南四湖水資源控製和監測工程、駱馬湖水資源控製工程、沿運閘洞漏水處理工程和建設東線一期工程調度運行係統等。

(二)治汙工程

南水北調治汙規劃確定江蘇省的治汙工程項目共有43項,納入江蘇省《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段14個控製單元治汙方案》的治汙項目增加到102項,工程總投資59.15億元(截汙導流工程12.6億元)。其中,工業點源治理項目65項,城鎮汙水處理工程項目26項,綜合治理工程為6項,截汙導流工程5項。

三、工程投資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境內工程靜態投資145.7億元,其中調水工程約99.2億元(其中總體可行性研究批複投資90.7億元,截汙導流批複投資較可行性研究增加5.1億元,裏下河水源調整較可行性研究投資增加3.4億元),其他治汙工程46.5億元。

南水北調工程投資除國家注入資金外,建立南水北調工程基金,同時利用銀行貸款。以國家開發銀行為牽頭行的國內7家金融機構將為南水北調主體工程提供總額達488億元的銀團貸款,這是迄今為止我國銀行界對單個建設項目提供的金額最大的銀團貸款。經江蘇省政府同意,江蘇水源公司與銀團成員行簽署了貸款合同,確定江蘇境內一期工程貸款總額為34.5億元。南水北調主體工程建設貸款采取多家銀行組建融資銀團運作模式,這在我國大型水利工程建設資金籌集上是第一次。

第二節 前期準備

一、規劃及可行性研究

《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於2002年12月23日經國務院批複,江蘇境內各設計單元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除徐州市截汙導流工程正由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審查外,其餘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經水利部水規總院預審工作均已完成。2005年11月水利部水規總院完成對《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總體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2006年5月中國國際谘詢公司完成對總體可行性研究的評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2008年11月以發改農經〔2008〕2974號進行了批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