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輸水支線配套工程
本規劃輸水支線是指從輸水幹線引水、跨縣或者向多個灌區供水的輸水河道,包括徐州市的複新河、鄭集河;連雲港市的薔薇河、善後河、叮當河、東門五圖河;淮安的張福河。
根據現狀調查,輸水支線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河道淤積嚴重、取水口門建築物老化。針對存在問題,對輸水支線進行疏浚,對取水口門建築物進行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支線河道疏浚長135.3千米,輸水支線上共拆建、加固取水建築物342座,其中涵閘拆建177座,加固124座;泵站拆建29座,加固12座。
四、計量、監測係統工程
根據工程管理需要確定在輸水幹(支)線的市(縣)界、梯級泵站、幹線分水閘、船閘、水電站及農業用水戶取水口門設置計量監測設施。根據試點成果,對農業用水戶內部設置必要的計量、監測設施。輸水幹線、支線的市(縣)界、梯級泵站、幹線分水閘、船閘、水電站及農業用水戶取水口門設置計量、監測設施342處,灌區內部考慮支渠以上設置計量設施。
五、農業用水戶配套工程
農業用水戶重點對支渠以上渠係工程進行配套及配置必要的
計量、監測和控製設施。
六、幹線影響補償工程
幹線影響補償工程主要是針對各市境內幹線影響情況,對確實存在問題而原主體工程由於投資限製核列的項目。項目建設主要包括洪澤湖、下級湖抬高蓄水位影響。
洪澤湖抬高蓄水位影響主要考慮圩堤加固3.0千米,圩堤防護14.9千米,拆建小型取水泵站149座,拆建引水涵洞124座;下級湖抬高蓄水位影響主要考慮拆建圩口閘48座,拆建排澇站工程18座。
第四節 節水和水質保護
節水治汙為先是南水北調工程的指導方針。江蘇受水區的需水量是在考慮充分節水的基礎上確定的,為解決受水區缺水現狀,保證東線工程效益的發揮,江蘇節水勢在必行。江蘇省受水區不僅存在資源型缺水,而且水汙染問題突出。根據現狀調查,江蘇水質現狀尚不能完全滿足水功能區水質的要求,麵源汙染現象嚴重,引水水源地及輸水幹線、支線也受到水質安全威脅。另外,江蘇沿線水質監測和管理保護措施尚難以適應南水北調輸水沿線高效規範的管理需要。因此,必須針對江蘇沿線水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合理的水質保護措施,改善江蘇水質現狀,保證供水水質。
一、節水措施
根據用水戶的不同,節水措施也不同,下麵分別介紹農業和非農業用水戶節水措施。
(一)農業用水戶節水措施
農業是江蘇用水大戶,農業用水占到總用水量的70%以上,所以農業節水尤為重要。農業節水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通過完善渠係配套工程,利用渠道防滲技術,噴、滴灌技術來達到節水目的。完善渠係配套工程可有效抑製目前灌區存在的竄灌現象;渠道防滲可加快輸水速度,控製地下水位,減少渠道淤積和縮小渠道斷麵尺寸,通過渠道防滲技術可提高灌溉水利用係數;噴、滴灌技術在輸水、灌水、作物吸收水等灌水環節上有極強的節水增產作用,也具有特別強的適應性,同時,具有改良土壤、施肥、防塵、降溫、占地少等作用,但缺點是一次投資較大,比較適合蔬菜等經濟作物的灌溉。
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農業節水增產措施和用水管理的節水措施。農業節水主要通過優化農作物的茬口布局,根據水資源情況合理調整作物的種植結構和應用科學的灌溉節水技術來達到節水目的。用水管理節水針對目前灌區缺乏計量、水資源浪費的現狀,在農業取水口設置計量設施,逐步實行按方收費,製定節水獎懲製度,增強全民節水意識。
(二)非農業用水戶節水措施
非農業用水戶節水主要體現在生活和工業用水戶,針對不同用水戶特點製定不同的節水措施。
生活節水方麵,一是針對江蘇目前城市供水管網年久失修,供水管道材質差,爆管、淤塞頻發,漏水嚴重的特點,對現狀管網進行改造,以降低管網漏失率,提高有效供水量,從而達到提升城市供水能力,保證城市供水安全,提高城市的綜合節水水平的目的。二是進一步加強節水型用水器具的研製和應用,製定標準,強化執行力度。把好生產、銷售、設計、施工等各個環節,保證節水型用水器具的廣泛應用。
工業節水方麵,一是加大以節水為重點的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力度,按照以水定供、以供定需的原則,調整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禁止引進高取水、高汙染的工業項目,鼓勵發展用水效率高的高新技術產業。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廣工業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推動企業進行節水技術改造。二是建立和完善工業節水機製,適時適度提高水價、水資源費和汙水處理費,促進工業節水;逐步實行容量水價和計量水價相結合的兩部製水價製度;引導企業增加節水投入;完善工業節水投融資機製,拓寬工業節水投融資渠道,鼓勵工業企業引進外資和吸收利用社會資金,加速工業節水技術改造。三是強化工業節水管理,建立和完善工業節水指標體係,規範企業用水統計報表製度。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要分類計量,主要用水車間和主要用水設備的計量器具裝配率達到100%,控製點要實行在線監測,杜絕“跑冒滴漏”等浪費水現象。四是提高冷卻水的循環使用,加強工業廢水綜合治理,冷卻水的循環使用、工藝用水工序間的重複使用是工業節水的主要技術對策,其中,冷卻水的循環使用又是工業節水的重中之重。重點開發和完善高濃縮倍數工況下的循環冷卻水處理技術,推廣直流水改循環水、空調冷卻水、汙水回用、凝結水回用、再生水的利用等技術。
二、水質保護
主要包括汙染源的治理、水源地保護整治工程、北澄子河和複新河水質達標工程、水質水量監測與預警預報體係建設工程等。
(一)汙染源的治理
汙染源治理主要包括入河排汙口整治、點源汙染治理和控製、麵源汙染治理和控製、河道內源汙染治理。
入河排汙口整治措施主要采取入河汙染物總量控製和入河排汙口整治方案。點源汙染治理和控製措施主要指工業汙染源治理和城鎮居民生活汙水治理。麵源汙染治理和控製措施主要包括建設節水防汙型城鎮,實施農村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為主、分散處理為輔的農村生活處理工程、建設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建立節水高效灌溉製度,推廣測土配方精準施肥技術,建設農村生活生產尾水綜合循環利用工程,推廣生態養殖技術,清理整頓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控製禽畜養殖汙染,控製水產養殖規模,推廣生態漁業養殖等。河道內源汙染治理措施包括船舶汙染治理工程、生態清淤建設工程。
(二)水源地保護整治工程
水源地水質保護工程主要包括生態廊道工程和汙水收集處理工程。
夾江、芒稻河、泰州引江河口是南水北調的重要水源地,其水質的優劣直接關係到南水北調送水水質。為此,實施揚州南水北調東線水源生態保護區建設工程,為南水北調東線取水口源頭的水質淨化、麵源汙染阻隔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有效保障。實施夾江、芒稻河、泰州引江河口等調水水源生態廊道工程,內容包括夾江、芒稻河生態防護林、生態濕地公園建設項目,規劃沿著20千米的輸水通道兩側,建設寬度200~600米的生態防護林、生態濕地公園,總麵積約為850公頃,其中水麵約占1/3。
汙水收集處理工程規劃在綜合整治區內建設汙水收集管網、增壓泵站等汙水收集係統,將汙水收集後送至江都市城區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主要包括:按8萬噸/天處理能力擴建現有城區汙水處理廠;沿河、沿路鋪設汙水收集主幹管道23千米;沿途新建3座汙水提升泵站,設計能力均為4萬噸/天。
(三)北澄子河和複新河水質達標工程
根據南水北調東線14個水質達標斷麵監測資料,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橋斷麵超標次數達67%。複新河在2007~2009年的27次月均監測數據中,僅有6次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水標準,超標次數高達77.8%。規劃對北澄子河和複新河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進行治理。
北澄子河工程措施包括北澄子河河道疏浚和整治工程、水係溝通及建築物配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截汙導流工程等。複新河工程措施包括城鎮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汙水處理廠尾水回用工程、豐縣四聯河-白衣河-東營子河區域尾水農灌資源化工程、複新河區域尾水導流工程、複新河生態補水工程、複新河綜合整治工程等。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控製河流上遊汙染物排放總量、實施汙染物總量控製管理、調整水功能區水質目標、高目標強化管理等。
(四)水質水量監測與預警預報體係建設工程
規劃在現有水質水量站網的基礎上,優化站網分類,調整站網布局,提高站網功能,實現一站多能,建成功能完善、密度適當、布局合理、項目齊全、層次清晰、技術先進、設施一流,並與調水工程規劃建設和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相適應的水文水質站網新格局。規劃在調水工程幹線的重要取水口、市界水量水質交界斷麵處、幹線河道分汊處設立水量水質自動監測站,水位、流量實現實時在線自動采集,並滿足相關技術要求;對調水幹線與區域互有影響的河道,沿調水幹線設立水量水質巡測線;逐步完善和充實水功能區水質監測基本站網,對調水區域的水功能區實施全覆蓋監測,全麵掌握江蘇省南水北調受水區水文特性和水質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