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命戶部籍全國戶口,置戶籍、戶帖。戶帖格式由戶部製定,頒行各州縣,各州縣照式刻印,給予裏甲人戶。首列《洪武三年聖旨》,繼列戶主姓名、貫址(某府、某州、某縣、某鄉、某都、某保)、所隸役籍(戶分三類:民戶、軍戶、匠戶,各以其業著籍);其次開列全家口數、男子成丁、未成丁人數及其姓名年齡、婦女大小口數及其姓名年齡;再次開列戶下事產,包括田地、山蕩、房屋、船隻、牛畜等項;最後列有刻就的戶部尚書、侍郎以及官員的押名以及本州縣正官首領官吏填入的姓名。一個戶帖分作兩聯,編以字號,騎縫處加蓋戶部印,稱半印勘合,一聯給各該戶主收執,一聯存戶部即為戶籍,以便編審賦役。並命州縣每歲統計其戶口登耗,造冊上報。洪武十四年編製賦役黃冊後,戶帖逐漸失實以至廢棄不用。

所謂賦役黃冊,是明朝用以管理戶口、征調賦役的製度。因皆以黃紙為麵,故名。洪武三年,浙江湖州等府曾編製過小黃冊,規定每百家畫為一圖(即編為一裏),推丁多、糧多者若幹人為裏長、甲首,負責催辦稅糧軍需,十年一輪,是為“小黃冊圖之法”。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全國推行裏甲製度的基礎上,詔令編製賦役黃冊。規定每裏(一百一十戶)編為一冊,冊首類總為圖,記載稅糧戶口之數;鰥寡孤獨不任役者則帶管於一百一十戶之外,列在圖後,名曰畸零。冊凡四:一本進戶部,所在司、府、縣各存一本。二十四年,又頒行編製黃冊的格式,各州縣依式翻刻,發至各坊、廂、裏長和甲首及各戶。黃冊以戶為單位,依式填寫所在都圖裏甲,標明屬於正管(滿一百一十戶之裏甲人戶)還是帶管(不足編作一裏之餘剩人戶)抑或是畸零(鰥寡、殘疾、幼小及外鄉寄莊人戶),以及戶主姓名、貫址、都圖、役籍、輪充裏甲年份,並按舊管、新收、開除、實在四項(合稱四柱式),填具人丁和事產(包括田地山塘、所納夏稅麥和秋糧米的數目、房屋、舟車牛馬等)的數目,此即“親供首狀”或“清冊供單”。各戶填後交甲首,甲首交該管裏長,再交見役裏長。由見役裏長按各戶人丁事產之多寡,分為上中下三等,排年應役,並訂為四本,作為本裏之草冊,送本管提調官查核後,發還各裏,依式謄寫,作為正冊,報送本管衙門類總。縣將各裏之冊類總並編一總冊,逐級上報,府、布政司類總後也各編一總冊,年終進呈並解送南京戶部。各裏進呈之文冊和司府州縣之總冊,俱用黃紙為麵;地方存留之文冊,用青紙為麵。因所編皆民戶,故又名民籍黃冊。黃冊編定之後,發給各戶一紙帖文,按四柱式寫明該戶所納糧簽數額,據此納糧當差。

明初定製:黃冊每十年編造一次。依據舊冊,並將十年內重填各戶人丁事產的變遷。這既能掌握全國每戶人丁事產的變遷,也是為了使賦役負擔盡可能比較合理。明中期以後黃冊製度漸趨敗壞,每逢編造黃冊時,裏甲書手人等徇私舞弊、上下其手、變亂戶籍、飛灑稅糧、詭寄田產、漏報人丁、脫免差徭、挪移裏甲,使黃冊形同虛設,出現了“人多百歲之老,產竟世守之業”的奇怪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官府征稅編徭則又自為一冊,名為白冊。

民籍黃冊外,又有軍籍黃冊。用以管理軍戶承襲軍職、補丁勾軍、防止脫免等。也是一式四份,即兵部與所在省、府、縣各一份。

為妥善保管與利用黃冊,朱元璋在南京玄武湖中小島上修建了專門收藏黃冊的庫房,是為後湖黃冊庫。官吏非經批準不許入庫,各級衙門為查對轄下的軍民戶籍,隻許調閱有關年份和項目,不得抄錄全冊。每逢大造黃冊之年,派南京國予監監生來庫進行核對,如發現新舊冊籍間有矛盾差錯,即嚴令訂正。為便於采光防黴,後湖黃冊庫庫房均按東西方向建築,並訂有晾曬、整理和警衛製度。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黃冊庫仍留南京,存儲黃冊曾多達一百七十餘萬冊。此外各省、府、縣亦設有專門儲存本地區黃冊的庫房,名為架閣庫。

清清沿明製,以丁口定賦役,需確查人丁數目,據以征丁賦,故有編審戶口製度。

順治元年(1644),清廷令州縣編置戶口牌甲;四年,詔令編審人丁;五年,規定每三年編審一次,十三年改為五年一次。編審辦法,將戶分軍、民、匠、灶四籍,各定上中下三等。城鄉各籍軍民每百一十戶劃為一單元,城中稱“坊”,近城稱“廂”,鄉村稱“裏”。坊、廂或裏,推其中丁多者十人為甲長,其餘百戶分為十甲,各戶將十六歲至六十歲的丁男(個別省份,如江西,曾一度包括婦女)數目報告甲長,甲長以上逐級呈報,由戶部彙齊全國總數,具疏奏報皇帝。

清代曆次編審,弊端甚多。各級胥吏借此勒索,百姓不堪其擾;有司官員恐因人丁數增而難於催征加收的賦糧,故意隱匿戶口,不願上報實數;商賈流民不能及時登記;偏僻地區及少數民族人丁更難統計齊全。因此,編審數字往往虛假不實。

康熙五十一年(1712)規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以康熙五十年錢糧冊內載名的丁數為準,賦役永為定額,雍正年間丁稅地稅合一,各直省逐步將丁銀攤入地糧。這樣,為定賦役而實行的人丁編審已經失去意義,故於雍正四年(1726)議停。乾隆五年(1740),令各督撫於每年十一月將戶口數與穀數一並造報。乾隆三十七年諭永停編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