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熱點透視
自然環境具有高度空間變異性的特點。在人類活動影響下,某一環境要素發生變化,往往導致其他環境因素以至整個環境係統的變化。水利工程是對環境中最活躍的因素水的調節和控製,在取得工程效益的同時,也會出現種種環境問題。分析東線調水環境變化趨勢,回答社會熱點,具有重要意義。
一、調水對引水口以下長江河道及長江口的影響
影響長江口鹽水入侵的因素比較複雜,其主要因素是上遊徑流的大小與口外潮汐的強弱。根據吳淞站實測含氯度和相應大通站流量成果分析,上遊徑流與吳淞含氯度基本呈反比關係,即徑流量越小則河口水域含氯度越大。含氯度過程與潮位過程常常呈現出同步變化的規律,口外潮汐強度越大,則鹽水入侵的影響範圍越大。根據現有實測資料分析,枯水年的枯水期,鹽水入侵對河口淡水水資源影響較大。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設後,減少了入海徑流量,在現狀水文、河道條件下,枯水年份的枯水期,鹽水入侵範圍擴大,在同一地點,含氯度將略有增加,鹽水入侵對河口區工農業生產及人民生活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根據初步分析,工程建成運行後鹽水入侵增加的長度小於潮流界上移的幅度,即小於3千米。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等單位2002年完成的《南水北調對河口海岸影響的預估》,主要研究成果是:據1950~2000年資料統計,長江大通站多年平均流量為287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9050億立方米,大通站最大年徑流量13600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6750億立方米;最大月平均流量84200立方米/秒,最小月平均流量7220立方米/秒,最小日平均流量4620立方米/秒。南水北調東線第一、二、三期工程比現狀增調的水量分別為長江大通站多年平均徑流量的0.43%、0.62%和1.02%,增加的引水能力分別為大通站最小月平均流量的1.39%、2.77%和5.54%,隻占大通站以下抽引江水能力的3.33%、6.67%和13.33%,而且引水高峰也常不同步,由此可見,東線工程增加的引水量對長江入海水量不會有大的影響。尤其是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增加的引水能力,無論是占長江枯水流量的比重,還是占大通站以下現狀引水能力的比重都非常小,對長江口鹽水入侵影響很小;第三期工程占長江枯水流量的比重和大通站以下引水能力的比重較大,在枯水期將會加重長江口地區的海水上溯,當長江大通站流量出現小於10000立方米/秒時,可能會對長江口鹽水入侵產生一定的影響,可采取“避讓”措施解決,減少抽江流量或暫停抽引江水。
二、調水對北方灌區土壤次生鹽堿化的影響
黃淮海平原是河流衝積平原,在平原形成的過程中河流水體中有大量的鹽分存留在了平原成土母質和地下水的水體中,加之成土母質顆粒細密,造成地下水排水不暢而且埋深淺,在蒸發作用下,地下淺層水經毛細管輸送到地表蒸發掉,毛細管向地表輸水的過程中,也把水中的鹽分帶到地表,水被蒸發後,鹽分就留在了地表及地麵淺層土壤中,這樣積累的鹽分多了,又沒有足夠的淡水稀釋並將其排走,就形成了土壤鹽堿化。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通水後,雖然將有大量水源補充到黃淮海平原地區,對改善這一地區土壤水分狀況,淋洗土壤鹽分,增加農作物產量等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但也會改變這個地區的水鹽平衡狀況,在沿線排水不暢的地區有發生土壤次生鹽堿化的可能。在特別重視排水問題,因地製宜采取以保持調水沿線地下水平衡為中心的措施,注意水利工程和農業生物措施相結合,建立嚴格的用水管理製度的情況下,這些局部地區土壤次生鹽堿化是可以預防和控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