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東線受水概況(3)(2 / 2)

二、水資源短缺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

(一)地下水超采嚴重

徐州及其以北地區地下水大量開采以後,均發生不同程度的地下水位下降,甚至造成地麵沉降。以海河平原最為嚴重,其大部分地區都存在超采問題,其中嚴重超采區麵積已達到2.3萬平方千米。由於深層地下水開采範圍的不斷擴展,地麵沉降範圍不斷擴大。例如,滄州沉降區的最大累計沉降為2089毫米(始於1975年),天津沉降區最大累計沉降為3040毫米(始於1959年)。山東萊州灣地區由於地下水超采,還造成海水入侵,麵積達2000平方千米。地下水超采使得地下水麵臨枯竭的危險,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控製地下水的超采,則將給當地供水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後果難以想象。

(二)水汙染嚴重

隨著我國工業化的推進,城市化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業、生活汙水的排放量迅速上升,大量未經處理的汙水直接或間接地被排入河道,不僅破壞了水源,也汙染了環境。國家環保總局的有關數據顯示,2002年淮河和海河流域75%以上的河道水質為 Ⅴ類或劣 Ⅴ類。更為嚴重的是未經處理的汙水大量被農田灌溉引用,汙水滲入地下或用於灌溉,對地下水和農產品造成汙染,也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2003年淮河流域生活汙水汙染負荷占總負荷的比例已達63%以上,有的地區甚至達到80%以上。然而,與之不相適應的是,截至2004年5月,沿淮生活汙水處理項目動工率僅為42.2%,生活汙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基本處於癱瘓狀態。

整個海河流域1萬千米的河長中,已經有75%受到汙染,汙染比例高居全國七大江河首位。海河南係已經到了“有河皆幹,有水皆汙”的境地。許多河道要麼幹涸無水,要麼有水卻呈醬油色,散發著難聞的味道。水環境惡化已成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隱憂。

徐州及其以北地區麵臨著地表水過度開發、地下水嚴重超采、水體汙染、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在積極采取節水措施和相繼建設引灤入津及引黃、引江等供水工程情況下,對局部地區水資源不足雖起到緩解作用,但難以從根本上扭轉缺水的局麵。因此,在進一步節約用水,合理利用現有水資源的基礎上,建設東線工程已十分必要和緊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