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河以北片
黃河以北供水區地處海河流域下遊。曆史上上遊來水較多,工農業生產多用地表水。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各河上遊分別修建了嶽城、崗南、黃壁莊、王快、西大洋等16座大型山區水庫,總庫容達到89.24億立方米,山區基流得到有效控製,並用於山前平原的工農業生產,而本區入境水量隨之減少,水源由地表水為主轉為以地下水為主。
天津市原來由密雲水庫供水,20世紀80年代初華北大旱,北京供水受到威脅,1981年國務院決定密雲水庫專供北京,不再向天津市、河北省供水,當年和第二年天津市就不得不采取引黃救急措施。同時開始抓緊引灤濟津工程的建設。1983年引灤濟津工程通水後,灤河潘家口水庫成為天津市的主要供水水源。1998~2000年,灤河出現連續枯水年,導致動用潘家口水庫的死庫容仍不能滿足供水,2000年不得以實施引黃濟津應急工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滄州、衡水、德州市等地的用水,一直靠掠奪性開采地下水來維持,1994年引黃濟冀工程通水後,衡水市和滄州市供水矛盾有所緩解,但並未解決根本問題,生態問題仍舊很嚴重。聊城市雖然有黃河水補給農業,總體上仍是缺水地區。
本區1998年實際供水量121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和引黃水分別為47.4億立方米和46.4億立方米,分別占總供水量的39.1%和38.3%,地表水供水量21.1億立方米,占17.4%。
綜上所述,南水北調東線供水範圍內,水資源嚴重不足,海河流域缺水形勢尤為嚴峻,興辦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是解決這一地區水資源問題的根本出路。
第三節 社會經濟概況
南水北調工程東線的受水區包括江蘇、安徽、山東、河北、天津五省市。東線工程受水區是北方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區域範圍內人口密集、工業發達、經濟發展水平高。據1998年統計資料,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受水區內人口約1.18億,占全國的8%,其中城市人口2790萬,城市化率23.6%,人口密度557人/平方千米,是全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受水區內有天津、濟南、徐州、青島四座特大型城市和連雲港、煙台、蚌埠等21座大中城市,1998年工農業總產值達1.75萬億元。
東線工程受水區及鄰近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鋁土、石膏等。區內有勝利、華北、大港等油田,有山東兗棗、安徽兩淮、江蘇徐州等大型煤礦,沿海鹽業資源也很豐富,具有發展能源、化工的許多有利條件。而且受水區內交通發達,京滬鐵路縱貫南北,隴海、兗新、兗石鐵路橫穿東西;公路網遍及城鄉,近年來高等級公路發展迅速;有以京杭大運河及淮河幹流為骨幹的內河航線;青島、煙台、威海、龍口、日照、連雲港等港口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海運港口;濟南、青島、徐州等市是我國重要航空港。
江蘇蘇北地區地處黃海之濱,海岸線744千米,屬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處在南下北上、東出西進重要位置,是全國沿海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受水區水運較為發達,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大部分已達二級航道標準,是沿運河地區交通運輸的“黃金水道”。近年來,蘇北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蓬勃向上的良好勢頭,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基礎設施建設全麵加強,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改革開放實現新的突破,社會事業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麵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山東半島目前在全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該地區被認為是繼20世紀80年代珠江流域和90年代長江流域的迅速發展後,成為21世紀前10年我國新的經濟快速增長區。天津以及附近河北地區人口密集,工業發達,經濟發展水平高。天津作為全國四大直轄市之一,是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同時也是全國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東線工程受水區還是我國重要的糧棉油料作物產區。1998年區內有耕地1.32億畝,糧食產量為15776萬噸,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31%。種植業在淮河以南及淮河下遊地區以水稻、小麥為主,淮河以北地區以小麥、玉米、薯類、大豆、棉花等旱作物為主,山東半島以小麥、玉米等旱作物為主。但由於淮河、海河流域中低產田比重比較大而且光熱條件比較好,是我國糧食增產潛力最大的地區。
綜上所述,南水北調東線受水區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為我國整體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目前,水資源短缺正成為這一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製約因素,並引發了一係列生態問題,實施跨流域調水已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