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中期,江蘇省水利廳為解決蘇北灌溉問題,先後提出“淮水北調,分淮入沂”和“引江濟淮,江水北調”的跨流域調水計劃,為解決蘇北水源問題提出了戰略性目標。
1957年5月,江蘇省水利廳編製完成“淮水北調,分淮入沂”規劃,1958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淮河上中遊工情、水情的變化,上遊來水日趨減少,蘇北地區缺水問題更加突出。淮水可用不可靠,提高洪澤湖蓄水位一時又難以實現,而豐富的長江水卻未充分利用。因而江蘇省水利廳在1958年《江蘇省水利規劃提綱》中,提出了“紮根長江,江水北調,引江濟淮”的規劃。1959年蘇北大旱,正值灌溉大用水期間,淮河斷流,洪澤湖幹涸,26.7萬公頃農田受災減產,說明依靠淮水發展灌溉,顯然是靠不住的,隻有江水才能川流不息。這更加促使江蘇省集中力量,加快步伐,用擴大抽引江水的辦法來解決蘇北地區的灌溉水源問題。除自流引江外,考慮在沿江地區建大型電力抽水機站,抽提江水,逐級北上。當初也曾設想在安徽巢湖抽引江水,後決定依靠自己力量紮根長江,江淮水並用,采取抽引江水和自流引江水並舉。
江蘇省江水北調的構思成形,是基於多年抗旱鬥爭的實踐,旨在解決江蘇境內水資源的嚴重不平衡性,以開發蘇北,發展生產。因此,為了彌補蘇北水資源不足,發展蘇北經濟,江蘇從20世紀60年代初期開始,逐步建立了以江水北調工程為主體,多水源並舉、諸流域互調互濟的水資源配置體係。
三、建設過程
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是根據不同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和條件,逐步向北推進延伸的。1961年12月,江都一站開工。1969年10月,一站、二站、三站全部建成後,為江水北送淮北打好了基礎,但淮安一站還在建設中,江水到不了淮北。1973年冬到1974年春,淮北地區冬旱接春旱,旱情發展很快。麵對當時的嚴重旱情,江蘇省水利廳下決心按江水北調規劃,在分級抽水的規劃點上,突擊興建金湖、蔣壩、淮安、高良澗、楊莊、泗陽、劉老澗、井兒頭、芝麻、房山等10處臨時抽水站,向洪澤湖、駱馬湖補水,並翻水到石梁河水庫,以解決淮北地區的水源。雖然這些臨時建成的簡易抽水站單機流量小、成本大、效率低,隻能應急,但它們卻為“江水北調”走出一條通暢的道路。經過10多年的改造,這些臨時抽水站有的已拆除,有的已改造成永久性的電力抽水站。20世紀80年代為適應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的新需求,建設商品糧基地,配合解決京杭大運河徐州到揚州段續建工程和徐州電廠建設所需水源,實施京杭大運河補水工程,到1987年實現了江水北調沿京杭大運河線從江邊到微山湖邊的全線初通。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建設徐連經濟帶,實施了江水北調沿線泵站的增容改造,實現了洪澤湖到徐州又一送水線徐洪河的全線通水;為適應沿海經濟發展和灘塗開發,實施泰州引江河及與之配套的通榆河,形成了多路引水格局,進一步完善了江水北調係統。
目前,江水北調工程含江都、淮安、淮陰、泗陽、劉老澗、皂河、劉山、解台、沿湖等9個梯級泵站,輸水幹線長404千米,第九級站沿湖站提水入微山湖能力為32立方米/秒。整個工程完全由我國自行設計、製造、施工和安裝,工程集灌溉、泄洪、排澇、發電、航運、供水、衝淤保港、改善生態環境、改良鹽堿地等綜合作用於一體,已經實現了全麵規劃、綜合利用、一站多用、一閘多用、一河多用、一水多用的目標。江水北調工程利用過境客水,跨越流域,逐級北上,以豐補枯,為發展農業生產提供良好的水利條件,是淮河下遊治理思想的一個突破,是江蘇人民在水利建設上一個重大創舉,也是新中國治水史上的一個輝煌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