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江蘇為先(1)(1 / 2)

江蘇的蘇南、蘇北由於曆史的原因特別是水資源條件不同,長期以來就存在著“南富北貧”的差距。蘇南水網密布,水勢穩定,一直為“魚米之鄉”;而北方卻水旱災害頻仍,“盼水水不來,怨水水不去”,隻能種一些產量不穩的旱作物。為了統籌蘇南蘇北的區域發展,20世紀50年代末江蘇就籌劃興建江水北調工程,在長江邊建抽水站,以運河幹線作基礎向蘇北送水。這一工程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肯定,並為水利部批準。江蘇於60年代初實施修建江水北調工程,至今已受益40多年。

江水北調工程是迄今我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效益最明顯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江水北調工程的成功證明了跨流域調水的可行性,為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積累了寶貴經驗,是南水北調工程的偉大實踐,也是東線工程的大模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就是江水北調工程的江都站,所以說,江都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江水北調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基礎。

第一節 江水北調

江蘇於新中國成立後開跨流域調水之先河,形成了目前多級提水、多庫調節、江淮沂沭泗多水源互濟、供水與排洪防澇相結合的跨流域調水水資源係統。江蘇江水北調工程是根據不同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和條件,逐步向北推進延伸的,在幾十年的調度運行中,成績斐然,為江蘇省蘇北地區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工程概況

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是指從江蘇省揚州市江都抽水站抽引長江水,通過多級抽水站和輸水河道,與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相串聯,並可補水入石梁河水庫,構成的一個水資源供給係統。該係統範圍,東臨黃海,南起長江,西至淮河蚌埠,北達南四湖。係統的主要任務是,以長江水補充淮沂沭泗水水量之不足和協調來水與需水在時空分布上的矛盾,為蘇北地區工農業生產、城市生活、航運和生態提供水源,並承擔蘇北地區部分泄洪排澇任務。工程係統既可向西北送水至400~500千米遠的徐州市豐縣、沛縣,也可向東北送水至連雲港、東海、贛榆,形成了以灌溉、排澇、通航、鹽堿土改良、灘塗開發等多方麵的綜合利用水利項目。

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始建於20世紀60年代,工程包括抽引江水的北調工程和自流引江水的東引工程。北調工程以江都站為起點、京杭大運河為輸水骨幹河道,經過洪澤湖、駱馬湖調蓄,可將江水送到南四湖下級湖,沿途已建成江都、淮安、淮陰、泗陽、劉老澗、皂河、劉山、解台、沿湖等9級抽水泵站,輸水行程達400多千米。現狀向北調水能力為:第一級抽江400立方米/秒,進洪澤湖160立方米/秒(含高良澗越閘站40立方米/秒),進駱馬湖150立方米/秒,出駱馬湖到徐州市50~80立方米/秒,可向南四湖下級湖補水30立方米/秒。同時可以通過二河向泗陽站下引洪澤湖水,實現長江、淮河水聯合調度向北送水,還可通過淮沭新河向東北部供水200~300立方米/秒,常年輸水30~50立方米/秒,實現了跨流域調度、遠距離輸水的宏偉藍圖,確保連雲港市和港口用水。東引工程以三江營和泰州引江河高港樞紐為引水口門,經新通揚運河、鹵汀河、泰東河等向裏下河地區和沿海墾區送水,引水能力715立方米/秒。此外,還可利用通榆河第一期工程送水50立方米/秒到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

二、決策曆程

江蘇濱江臨海,地處長江、淮河、沂沭泗河下遊,境內地勢平坦,河網密布。但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勻,年際變幅大,南豐北枯。蘇南雨量充沛,水源豐富;蘇北地區從整體上講,除洪水威脅外,還是個缺水地區,特別是淮北地區和沿海墾區,缺水嚴重。淮北地區大部分為平原坡地,沿海地區為平原窪地,蓄水條件很差,水資源緊缺。曆史上洪澤湖所蓄淮水,主要灌溉東南部裏下河和通南地區,淮河年內降雨又往往集中在7、8、9三個月,水多成洪,水少成旱,如果農業大用水時可先用洪澤湖蓄水,騰出庫容,接受後來下泄的淮水,但如果淮水不來,蘇北就會麵臨無水可用的窘狀,因此就整個蘇北地區而言,灌溉無保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