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營位於揚州東南,是淮河入江水道的出口,處於長江凹岸河段,河岸穩定。自三江營引水,經夾江、芒稻河至江都西閘,河道長22.42千米,斷麵寬深,輸水能力大。規劃抽引江水950立方米/秒,經江都西閘進入新通揚運河,其中江都站抽水400立方米/秒入裏運河北送,另經江都東閘送水550立方米/秒到宜陵。自宜陵向北由三陽河、潼河向大汕子泵站送水100立方米/秒,其餘送入裏下河腹部河網。
高港位於三江營下遊15千米處,是泰州引江河入口。江蘇省於1999年按300立方米/秒開通泰州引江河,建成高港泵站。泰州引江河主要功能是向裏下河腹部及東部沿海地區供水,兼有排澇和航運效益。在長江低潮位時,東線工程利用其作為向三陽河加力補水的輸水線路。
引水口長江水位受潮汐影響,根據1951~1999年資料分析,三江營旬平均潮位最低為0.5米,最高為6.13米。長江水位大部分時間都能滿足引水要求,但在冬春季節低潮位時需增設加力泵站抽水,以保證三陽河向大汕子泵站提供充足的水源。江蘇省已建成的高港泵站可以擔負抽引江水加力送水任務,利用泰州引江河接新通揚運河(九裏溝—宜陵河段)、三陽河、潼河送水至大汕子站。
(三)裏下河水源調整補償工程
以往江都站抽水主要用於裏下河地區,為使江都站抽水能力盡量用於北調,結合三陽河輸水,達到北調規模,需要調整裏下河地區水源。裏下河地區曆史上用淮水灌溉,20世紀60年代實施淮水北調徐淮地區後,改為江、淮水並用,由江都泵站抽水和新通揚運河自流引水相結合。為避免江都站高水低用,使之盡量用於北調,江蘇省東引北調規劃和南水北調東線規劃都提出需要調整裏下河水源,即將原由江都站提水灌溉的沿裏運河、沿總渠的灌溉麵積調整為裏下河自流引江供水。
根據江蘇省製定的《裏下河水源規劃要點》,江蘇東引規劃采用“兩河引水、三路輸水”的工程布局,即開辟泰州引江河,疏浚新通揚運河兩條自流引江河道;拓浚三陽河—潼河、鹵汀河—下宮河、泰東河—通榆河,分三路向裏下河腹部和東部沿海地區輸水。
裏下河水源調整工程措施需結合南水北調與江蘇東引規劃統籌考慮。三陽河、潼河是常年輸水北調的骨幹工程。根據《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規劃(2001年修訂)》,泰州引江河、新通揚運河(九裏溝—宜陵河段)是冬春季節長江低潮位時向三陽河加力送水的骨幹工程,泰東河是連接泰州引江河和通榆河的工程。目前,泰州引江河、新通揚運河、泰東河工程均已通過竣工驗收,運行管理情況良好,正在發揮著引水、航運、排澇和改善水環境的綜合效益。此外,按原屬北調灌區的麵積調整到東引灌區的麵積比例,對東引骨幹工程投資給予適當的補償。根據通榆河、泰州引江河、鹵汀河、下宮河、大三王河、潮河總投資,按麵積分攤,再按調水與排澇等比例分攤。
三、梯級泵站工程
據水利部淮委會、海委會製定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修訂規劃,整個工程分三期完成。第一期工程總計37座泵站,其中已有泵站16座、機泵129台,需新建泵站21座、機泵103台;第二期工程需新建泵站13座,機泵60台;第三期工程需新建泵站17座,機泵115台。總計需新建泵站51座,機泵278台。總裝機容量52.9萬千瓦,總裝機流量7197立方米/秒。由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是一項由多級泵站群組成的提水北調工程,所以泵站成為這項工程最為核心、最為關鍵的部位。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泵站的特點是揚程低(多在2~6米)、流量大(單機流量一般為15~40立方米/秒)、運行時間長(黃河以南泵站約5000小時/年),部分泵站兼有排澇任務,要求泵站運轉靈活、效率高。因此,東線工程泵站的布置具有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