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提出,紹興建築藝術是“黑、白、灰”的藝術。的確,每當人們漫步在傳統聚落內,迎麵而來的是粉牆、黛瓦、青灰色的石橋、暗栗色的隔南,再加上紹興獨有的“三烏文化”(烏篷船蕩漾、烏氈帽覆頂、烏幹菜香飄千家萬戶),一股靜謐素雅的江南水鄉氣息撲麵而來。三烏文化配合黑白灰的建築空間,人們的美學觀也隨之潛移默化,逐漸趨於含蓄、寬厚、博大,心靈業仿佛老紹興純淨了許多,遠離浮躁,淡泊名誌。在濃鬱的水鄉氣氛中,老鄉們呷上一口酒,劃著烏篷船,顯得那麼悠然自得,一切世間瑣事,似乎已拋在腦後。

小橋流水伴台門

紹興民居的最大特點,就是民居聚落與水係。橋梁密不可分的關係,更確切地說,這三者之間存在著一種緊密共生的現象。這種現象源自於幾千年來古越人用水、治水以及隨之形成的水文化觀念的影響,在建築選址。水街空間格局等幾方麵,都有典型的反映。一河兩街

紹興地區水網密布,以“水鄉澤國”享譽海內外。該地原本屬於第四紀沉積平原,在全新世紀遭到海水侵襲,後來海水下退,淺海成陸,留下了眾多湖泊河流。如今,境內主要有彙入錢塘江的曹娥江、浦陽江。鑒湖水係;浙東運河東西橫貫北部,與南北向河流溝通,交織成北部平原區河密率很高的河網水係。紹興向以迷人的湖光山色著稱於世,“越山長青水長白”,又有“千一河一街岩競秀,百壑爭流,水木清華,山川映發”之美名。

古越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掌握了一套利用和治理水係的先進方法,通過圍壩築堤、疏浚河道、開挖運河,使山洪漫流、海潮泛濫,沼澤連綿的寧紹平原一躍成為江南的魚米之鄉。先進的水利設施和優越的水利條件,使如今的紹興有澤國之稱卻無洪澇之苦,人們在聚落選址時首先考慮濱水地區,許多民居麵河,背河甚至跨河而建。據統計,紹興2500個翻軒長廊自然村,百分之八十以上靠近水邊,水街、水巷,水村、水鄉,在城內比比皆是。水對紹興居民而言,既是生產生活的要素,又是交通的網絡;既是人居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越文化產生、發展的源泉。紹興八字橋

紹興傳統民居聚落多沿河而建,視陸路交通係統與水路交通係統的關係,可分為“一河兩街”、“一河一街”,“有河無街”等形式。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城鎮裏,一座台門的總進深基本上就是鄰水街區的寬度,台門的建築布局多采用前街後河的形式,即建築背水臨街的一麵作為店鋪,鄰水的一麵利用河埠進貨。紹興水鄉圖傳統街道的寬度較窄,較適合於人們步行;而台門背麵的河道用於行船,相當於現在的機動車道。看到這種高效率的古代“人車分流”的交通係統,令人不禁感歎古越先民的聰明才智。

“一河兩街”、“一河一街”的傳統聚落規劃結構中,道路居於民居與河流之間,它既承擔了陸路交通的功能,又是水路運輸的進出口。後一職能是通過河埠頭來實現的,紹興的河埠頭眾多,有利於濱河居民生活用水和登安昌古橋舟,有些地段平均每叫至五米就有一十,其密度之高,實在令人驚歎。在過去比較繁華的一些地段,如紹興柯橋和安昌,沿河的道路上往往設置長廊來遮風擋雨,稱之為“翻軒長廊”。遠遠望去,深色的翻軒長廊在視覺上將臨河錯落的建築統一起來,延伸向遠方。戲台與社戲

傳統聚落小,有水必有橋。紹興橋梁量大麵廣,據清光緒癸巳年(1893)繪製的《紹興府城衢路圖》所示,當時城內有橋梁229座,石橋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謂“無橋不成市,無橋不成路,無橋不成村”。如今,紹興是中國保護古橋品類、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包括木梁橋、木拱橋、浮橋、石梁橋、多邊形橋、半圓形石拱橋、馬蹄形石拱橋、橢圓形石拱橋等濱水戲台,構成了完整的古橋係列,被稱為中國的“古橋博物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