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地處江南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西部、會稽山北麓,下轄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和越城區,人口稠密,為傳統的魚米之鄉。紹興曆史悠久,文獻記載汗牛充棟。相傳4000多泱泱澤國年前,”禹全諸侯於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紹興為越國的中心區域,越王勾踐(?~前465,春秋末年越國國君)”臥薪嚐膽”,水平似鏡勵精圖治,最終滅吳興越。秦一統天下後,在此置會稽郡。南宋建炎四年(1130),全國剛剛敗走,高宗(1107~1187,名趙構,1127年即位。其後建南宋政權)以“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將次年改為紹興元年(1131),並升越州為紹興府,紹興之稱由此而來。

特定的地理與曆史條件孕育出特定的文化圈,同時也加速了各地民居的定型,按地域來劃分,紹興位於浙江的古越文化圈的核心地帶,是江南漢族文化圈的重要台門的門罩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紹興民居本質上是江南穿鬥木構架結構體係中的一部分。從宏觀角度上來說,紹興民居與其他江南鄰近地區如徽古韻猶在州民號、蘇州民號有一些共性;從做觀角度上來看,紹興地區“水鄉澤國”的地貌特征與曆史文化的獨特脈絡賦予其民古強烈的個性。正是這種環境,孕育出如此豐富多彩的紹興,這是一幅水鄉“橋、流水、人家”的生活圖景。台門三千出越都

紹興民居的地域特征不僅體現在空間形態上,連冠名都有其個性。規模較大的住宅,一般稱之為“台門”,但普通的草堂陋室就沒有這個資格了。據說過去的紹興城號稱“台門三千”,鱗次櫛比,一派江南繁華勝景。在平麵布局上,台門一般沿入口縱向發展,一路設置屋宇如大門、廳堂、正屋、後堂,建築主軸線兩側的廂房多為次要臥室、雜物間、廚房。每進屋宇之間用天井相聯係,以解決建築內部的通風采光問題,規模較大的台門往往達到五進,甚至更多。結合中國建築傳統的正南正北布局,紹興民居平麵往往呈現為南北挾長的矩形。出了防火防盜考慮,建築對外較封閉,尤其是山牆麵很少開窗,而建築內部向天井敞開,生機盎然。曆經滄桑的張家台門

傳統台門冠名方式名目繁多,大致分為四類:按官銜分,如禦史台門,進士台門、尚書台門;按行業分,如轎店台門、錫箔台門,藥店台門;按建築特點分,如竹絲台門、鐵板台門、八卦台門;按姓氏命名,如王家台門、張家台門、林家台門等。中國人向來保持著聚族而居的傳統,每一座台門郎記錄了一個家族的興衰,積澱了不計其數的曆史故事,反映了社會結構的變遷。時至今日,許多台門已殘破不堪,其原有房主不可複查,但彌漫在老台門中的生活方式與氣息還是那麼純樸、親切,使人感受到古越文化風韻優存。

紹興民居多為一至兩層,平麵布局並不一定沿建築軸線嚴格對稱,許多民宅的入口為正麵側邊的弄堂,上麵為二層的房間。當人們沿狹窄陰涼的弄堂而入,進入封閉的吳井,頓覺豁然開朗。紹興民居的設計者不受法則製約,因地製宜,靈活處理建築布局,各個天井或大小巷深深或小、或扁或長,每次拾階而入,總會給人耳目一新的空間感受。對於規模較大的台門,其天井的二層周圍常附建一閣連通的環廊,即俗稱的跑馬廊,構成了一個上下通透的空間體係。建築構件上的木雕在這裏,兩層之間可以很方便地上下對話。

台門與台門之間通常是狹窄的巷道,這些小巷多為青石板鋪路,每當梅雨季節,小巷在江南特有的絲絲細雨中向遠方延伸,構成一幅煙雨朦朧的水墨畫。道路兩側的山牆下部,即相當於在牆裙的位置,往往用石牆作為外牆材料,以保護裏麵的磚牆不被破壞。

比較講究的台門有較多的木雕。石雕,這是民間工匠技藝的重要展示。木雕主要應用在門窗隔扇(隔扇:中國傳統建築中起間隔作用的木板牆,上部一般做成窗欞或糊紙)、斜撐等建築輔助結構上,題材包括吉祥圖案,動物、曆史人物等,刀法細膩,動物、人物形態栩栩如生。木雕基本不施彩繪,有的保持木材本色,日久後逐漸褪為青褐色有的刷以黑漆,如隔扇,配上粉牆,別有一番古樸韻味。石雕在門罩、屋脊上使用較多,多以裝飾性小構件的形烏篷船態出現,也有許多民居使用鏤空的石雕花窗,圖案多以線性紋樣為主,襯托中心的文字或吉祥物,比例勻稱,十分精美。精美的石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