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五邑地區有許多造型與裝飾與中國傳統建築迥然不同、具有鮮明異域文化色彩的民居建築。舉目四望,羅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伊斯蘭式、中國傳統式,各種風格交西式柱廊與中式屋頂的混雜錯混雜,千姿百態,這種獨特的景象,源於當地獨特的曆史背景。

五邑地區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清朝末年至民國(1912~1949)初年,大批五邑子弟為了生計僑遷海外。1999年的統計數字顯示,五邑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共有360萬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華僑在異國不僅給家鄉帶回了巨額的財富,還將西方的新思想、新觀念引入中國村落中的碉樓民居群,其中就包括了西方的建築文化、建築技術。這促使僑鄉的中國傳統建築風貌與外來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五邑民居中西合璧的地域特點。

五邑不是一個獨立的地名,而是廣東省新會、台山、恩平、開平、鶴山五地的俗稱,這五地在今天屬於廣東省中部的江門市行政區劃內的四市一區。為什麼人們總是把五邑作為一個整體來提及,而不是分別稱呼五個地名呢?實際上,五邑已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它更多地反映了一種地域文化,反映了具有相同文化屬性的人群的生存環境。這種文化是在“五邑”這個地域範圍內經過漫長的曆史時期孕育出來的、有別於嶺南其他地方的文化理念,具體體現在五邑地區共有的方言、曆史、地理氣候環境中。民居是地域文化的生動的物化體現,因此,五邑民居在整體上具有許多共性,僑鄉文化的特殊性也深深地滲透其中。

在僑鄉,給人印象最為深刻、最能反映僑鄉地域特色的建築就是那散布於村落鄉野之間的碉樓僑鄉台山的廠樓,造型優美、比例和諧民居了。碉樓,顧名思義,就是像碉堡一樣的樓房,其主要目的是保家衛村,防止匪盜的侵襲。一旦有緊急情況,人們都搬到碉樓居住,以保安全。碉樓上部大多有外挑式回廊,以方便樓內住戶居高臨下,向外進行防禦射擊。碉樓一般坐落在村落的後麵和兩側,位於全村的製高點,每村少則兩三座,多則七八座。五邑各地部有大量碉樓,其中又以開平碉樓現存數量最多,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開平仍有碉樓1400多座。

碉樓這種建築形式起源較早,清初時,開平縣一帶的村落就有這種特殊的建築了。到了20世紀初,由於海外僑資的大量彙入。很多僑眷的經濟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僅台山縣1929年以前每年的僑彙就高達1000萬美元,1929年以後則上升到3000萬美元。與此同時,僑鄉社會治安條件逐漸惡化,僑鄉富戶成為匪盜的“財源”,土匪橫行鄉裏、打家劫台、擄人勒財,民眾隻好自發組織起來,建立碉樓,以求自保。今天,碉樓的防禦功能雖然失去了其現實意義,但碉樓見證了曆史的滄桑、營造了獨特的曆史氛圍,具有一種異域的美感,也為地域化的民居建築作出了另類的探索。開平境內的敬幫田樓

五邑碉樓一般為三到六層,個別高達七到九層,平麵基本為方形,立麵造型分為三段:樓體、出挑層和屋頂。樓體處於建築下方,出於防禦目的,牆體堅實而厚重,開窗較小,並布有許多槍眼。在這一係列軍事防禦的功能要求製約下,樓體形體較為簡潔,大片實牆麵帶來了強烈的體量感和封閉感,但是這畢竟不是真正的碉堡,是居民生活的空間,因而也要體現出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如窗洞上方的精致的窗套線腳。碉樓堅實的樓體上方是相對空靈的挑出部分,用於望警戒、對外攻擊等軍事用途,回廊的牆麵和挑出的樓板都鑿有梯形小洞,作槍眼用。從形態上看,一些出挑層的角部呈簡狀,一些則像八角形的“燕子窩”,更多的是歐式的柱廊。出挑層除了具有軍事意義,我們還可以發現它在建築中的美學意義和生態意義。在美學上,通透的挑廊與下部封閉的石牆相互映襯,構成虛實對比;在生態學上,開敞的廊道利於通風除濕,有利於改善人們在嶺南潮濕悶熱的氣候下的生活環境。碉樓的屋頂是其最精華的部分,它們都縫在方形或多邊形的基座上,形成豐富多彩的天際線。

從采用的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形式來看,碉樓民居可以分為泥樓、青磚樓和鋼筋混凝土樓三種。泥(夯上)和青磚都是中國民居傳統的建築材料,而鋼筋混凝土樓則是西方文化影響下的產物。這批碉樓多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華僑和僑眷吸收各國的不同建築風格,用當時最先進的施大門門樓上精細的線腳工材料和技術自行建造的。它們充分體現了古今中西等多元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具體體現為兩個方麵:一是在如此小的地域範圍內凝聚了如此眾多的文化要素,如中國傳統式、古希臘羅馬式、歐洲中世紀哥特式。伊斯蘭式,等等;二是在同一幢建築上混用不同的建築風格,形成一種折衷式的“大拚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