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僑鄉的一切都有其特殊性,反映了特定的地域文化和經濟背景。華僑在國外生活久了,主動或被動地接受了許多西方的生活方式與審美意識。他們所修建的祠堂,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出這種思想觀念的變化,於是在建築平麵布局、建築裝飾風格、建築技術與材料的應用上,同樣也出現“中西合璧”,“多元混雜”的情況。

在五邑現存的華僑及僑眷修建的祠堂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座就是開平“風采堂”了。該建築坐落於開平三埠之一的荻海鎮茭荻嘴墟,是海內外的餘氏子孫為祭祀祖先——忠直指雲霄的三麵方耳山牆 襄公餘靖而建的一棟紀念性建築。據史料記載,餘靖(999~1064)為宋朝名臣,廣東曲江人,字安道,號武溪,諡閂襄,官至朝散人大。後人為紀念他,在曲江(現韶關市屬縣)建樓,取名“風采樓”。此後,海內外的餘氏後代均風采堂入口基座,欄杆大量運用了精美的石雕以“風采”、“武溪”命名建築物或組織,以紀念其祖先,如美國有“風采堂”、“武溪公所”。“餘風采堂”,廣州有“武溪書院”。

開幹風采堂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主體建築分為“風采堂”和“風采樓”兩部分,總建築麵積5364平方米。由於開平縣荻海鎮的茭荻嘴墟三麵環水,風采堂主要是紀念性的建築,且“學校附焉,以伸考饗而兼寓作育之意”,所以根據地形特點,東端布置了開闊的廣場,用於大型集會和“學子習操遊戲”;垂直於廣場東西軸線布置了主體建築——風采堂;再後是西洋味很濃的風采樓。風采堂

風采堂是中國的建築工匠參照西洋建築的式樣自行設計建造的,是通過民間的渠道進行的中西方建築文化交流的產物。由於民間的建築師未經過科班的訓練,因而較少受所謂的建築“法式”約束,在融彙運用中西建築風格和手法方麵,更顯得自然生動、新鮮感人。風采堂的型製和功能與一般的傳統祠堂相同,為三座三進十五廳六院的建築(側翼兩齋為兩層建築)。整座建築布局勻稱、結構嚴謹。瑰麗宏偉,形成一個既獨立又相聯的大“四合院巷道入口中的中式彩畫與西式拱券的並置”。其在建築造型上最大的特點,同時也是最成功的地方,是它那規則布置的十八列封火山牆。這些封火山牆以馬頭牆為原型,吸取了當地祠堂方耳山牆的傳統,從而創造山一種別具一格的造型形八。那一列列三級平台形式的方耳山牆,頭兩級山牆75度的銳角在透視效果上給風采堂內部空間和裝飾細部人以翼角翹起、直指雲霄的感覺。

在建築裝飾藝術方麵,祠堂內各個建築構件都大量運用石雕、木雕、磚雕、陶塑和鐵鑄等中國傳統建築工藝,而其細部裝飾又有山洋風格建築手法摻雜其中,例如,在處理左右兩條直通長巷的入口簷部時,采用了中西結合的方法:頂部是西方山花處理,其上是滿渦卷狀的裝飾雕刻;稍下則是中國的琉璃瓦小挑簷和中國風格的山水壁畫;再下的匾額題字又加上了西洋風格的細部裝飾,起到了向西洋風格的拱券門過渡的作用。

風采堂內的柱子同樣也是中西合璧的傑作,有的柱頭花飾完全仿照西方古典的希臘、羅馬柱式的做法,但柱身卻完全沒有鋒利或柔和的凹槽,也缺乏希臘、羅馬柱式的一係列比例;而同時,一些柱子下卻加入了中國風格的柱基。柱子的種類多為石柱,也有少量的鐵柱,如大堂前部伸出的半個八角形的“軒”,就是用四根雕花鐵柱支撐著綠色琉璃瓦屋頂的建築,反映著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

縱觀五邑的碉樓、騎樓、祠堂,這一係列的建築部具有明顯的共性,即大膽吸收外來文化,積極與鄉土文化共生融合,形成一種新的建築文化。五邑民居大部是“沒有建築師的建築”,普通群眾不為“法式”、“規則”所限,隻要是有益的,就為我所用,缺少條條框框的約束,雖然這種做法並不一定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但是這一現象折射出僑鄉人民開放的心態,以及嶺南文化“求新,術變、求好”的創造性。

紹興是中國的曆史文化名城,是水鄉、僑鄉、酒鄉、戲曲之鄉。這裏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曆史積澱,留存下了浩如煙海的人類文化遺產,而作為悠久曆史文化的物質承載體的紹興民居,凝聚了千百年來越州人民的人文精髓,反映了其獨特的人生哲理、技術觀和美學觀,引發了人們的關注與思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