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西南邊疆雲南省的西北部,“麗江”正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了解和向往。那裏有淳厚樸實的納西民族,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和古城俯瞰民居,有終年積雪、銀裝素裹的玉龍雪山,有古老神秘、底蘊豐厚的納西族東巴文化。這裏很像是人間的淨土,也更像是人間的天堂,古城的心髒——四方坊人們自由地徜徉在山水之間,享受著生活的恬靜和濃香;這裏除了雪山、古城外,還有雲杉坪、白沙壁畫、虎跳峽、長江第一灣、瀘沽湖、犛牛坪等,無不令人神往。

遍遊麗江,最使人流連忘返的還是古城,而古城中最能打動人的還是那些古老的民居。

麗江古城所在的大研古鎮是一個美麗的小城,她有點像威尼斯,也有點像蘇州,但她卻比威尼斯和蘇州顯現出更多的鄉野氣息。她與周圍的山山水水,與周邊星星點點的村落,與四野望去滿日月鬱的山林和綠色融為一體。麗江古城還是一個包容了納西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印記與曆史軌跡的古城。在古城的大街小巷裏、深宅大院中、店鋪作坊旁曾留下了多少生活的故事,留下了多少歲月的時光,因此,古城是納西族人民生活與文化延續的場所。彌足珍貴的是,古城和那些遍及古城各個角落的民居中至今仍生活著勤勞善良的納西族人民,因此這是一個“活”的古城,一個見證了曆史而又追隨著現在的“活著的”古城。也正因為上述的特質和價值,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將麗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一個城鎮的發展總是與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步,麗江古城當然也不例外。據曆史記載街道上的石板已被歲月磨蝕得發亮,納西族的祖先是從西北向西南遷徙的古羌族的後裔與麗江當地土著居民結合後繁衍下來的部落群體。隋末唐初,在原始先民們由遊動向定居轉化的過程中,納西人的早期部落——磨些族逐漸在金沙江流域和玉河流域建立了近百個大大小小的酋寨,形成了“酋寨星列,互不統攝”的古村落聚落景觀。以現在聚落發展的曆史觀來看,這些原始聚落即是麗江古城發展的源頭。而這時的民居,也開始初步形成了我們現在稱之為“木楞房”的民居。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1328~398)封賜木氏為世襲麗江上司知府,木氏上司將其府衙從白沙搬遷到大研鎮,又對古城大興土木,使大研鎮形成了以四方街為中心交彙樞紐、街巷以輻射狀向四麵八方延伸的較為完善的城鎮格局。直到清代雍正年間(1723~1735)麗江改土官為朝廷流官(曆史上稱“改土歸流”),流官又開挖了玉河的東河水,最終基本形成了現在的玉河之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水係緊密交織,街巷體係依托其間,叫方街力其中心的麗江古城。

古城東北靠象山、金虹山,西北則緊鄰獅科貢坊下的西河水子山,這樣的選址使得冬秋兩季的雪山風寒被象山、金虹山、獅子山阻擋,讓城內免遭襲擊。城內春時東風和煦、花木欣欣向榮,夏季南風暢通,城內一片涼爽。城池雖建在海拔2400米的高原,但卻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溫涼。

水是古城的靈魂,古城的美麗離不開水。

古城中玉河水的源頭是黑龍潭。泉水從象山山麓的古老栗樹下、岩石間噴湧而出,在此彙成一個巨大而又神奇的出水潭,潭中的泉水從古城的西北流至玉龍橋,橋下有一個三孔分流水渠,玉河水在此被一分為三,分別構成了流向城內的東河,中河和西河三條水係。從此,玉河水潺潺不絕,這是古城生機勃發的生命源泉。

西河、中河、東河在城中再被分成無數股支流穿流於古城內各街巷之間。這種有利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古城街道不拘一格的自由布局。城內主街傍河,小巷臨渠,道路隨著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著地勢的高低而組合;這就有了規律可循,古城的基本輪廓也就自然清晰了。有了水係,就會有各式各樣的“橋”,麗江的“橋”風情萬種、極有魅力。當你坐在橋的欄杆上,聽著腳下潺潺的玉河水,看著岸邊微風搖曳下的綠柳,目光尋覓著街巷上來來往往的納西老人。婦女和孩子,思考著納西民居和納西人的人生的時候,才會理解水、橋、建築、古城之間的親密關係。

踏進古城,腳下的青石板路麵引導著人們穿街走巷。它與一般的石板路不同,磨光的石麵上有五顏六色的圖案,像是由眾多不同色彩的小石頭融聚而成,這是當地一種天然石料——五花石。這種石板全都采自麗江壩周圍的山裏,它清亮光潔,而且踏感沉厚,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石板路麵斑痕累累,深淺不勻、凸凹不平,那是經曆了幾百年來人踏馬踩而留下的痕跡。近年來,人們對“南方絲綢之路”的興趣愈加濃厚,甚至認為那是一條早於西北古絲綢之路的貿易通道和文化走廊,而麗江就是南方絲綢之路中重要的一段——茶馬古道上的主要驛站。所以,馬幫腳下留下的印記其實就是文化的印記——文化傳播與交融的印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