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3年,麗江納西的木氏土司獲準開始了長達470年的自治。木氏土司統治期間,在文化上采取了兼容並蓄的政策。他悉心學習漢文化,在宗教上接受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吸收漢族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技巧,加強與中原地區政治經濟方麵的交往,使麗江的社會經濟及文化得以迅速發展。麗江山沙大寶枳宮中展示的融合了藏、漢、納西藝術技巧和題材的白沙壁畫,就是當時文化交融的有力例證。

公元1723年,清朝雍正皇帝(1678~1735)實行政土歸流政策,於是,來自中原的知識型流官代替了木氏土司行使麗江的管轄權。納西民族在宗教,價值觀,生活方式上更加受到漢族影響。

1921年,美國學者約瑟夫·洛克(1884~1962,美籍奧地利植物學家、地理學家和人類學家)抵達麗江,對納西東巴文化開始進行研究。他與當地納西人結為朋友;麗江人接受了他,並不因為他來自於其他文化種群而排斥他。洛克後來的研究成果對國內外認知麗江也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1988年,麗江人宣科先生成立納西古樂團,宣傳和演奏洞經古樂。據說,最開始演出古樂是在古城北的一個大院裏,當時人們並沒有意識到什麼,甚至有些遊客是被宣科派出學生從酒吧中招攬而來的;其後,古樂很快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就這樣,麗江納西古樂逐步走向世界,麗江納西人開放的民族性格又一次表現了出來。

由於曆代納西祖先和先民在文化上的開放,也由於長久以來,大研古鎮作為滇藏、川藏貿易走廊上重要的交通驛站,客觀上也承擔了文化走廊的作用,因此,納西人形成了崇尚文化,善於學習和吸取其他民族先進文化的優良傳統。如果仔細品味古城的納西民居,可以看到這種文化交融傳統對麗江民居建築藝術產生的極大影響;更可以明顯地看出納西族、漢族、白族,藏族的建築文化及形式風格在這裏的水乳交融。

納西民居比較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兩院。其中,三坊一照壁是麗江納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民居形式。三坊一照壁民居的主要特征是:正房較高,兩側配房略低,再加一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協調。上端深長的“出簷”具有一定曲度的“麵坡”,避免了沉重呆板,顯示了柔和優美的曲線。牆身向內作適當的傾斜,這就增強了整個建築的穩定感。四周圍牆,一律不砌築到頂,樓層窗台以上多用木板安設“漏窗”。為保護木板不受雨淋,大多房簷外伸,並在露出山牆的橫梁兩端頂上裙板,當地稱為“風火牆”。為了增加房屋的美觀,有的還加設欄杆,做成走廊形式。最後為了減弱“懸山封屋簷板”的突然轉換和山牆柱板外露的單調氣氛,巧妙應用了“垂魚板”(垂魚板:懸掛在山花中央的一個構件,它可遮擋縫隙,起到加強結構和裝飾的作用)的手法,既對橫梁起到了保護作用,又增強了整個建築的藝術效果。通過對主輔房屋、照壁、牆身、牆簷和“垂魚”裝飾的布局處理,整個建築高低參差,縱橫呼應,構成了一幅既均衡對稱又富於變化的外景。“三坊一照壁”民居顯示了納西族人民高超的建築水平。

納西民居一般正房方向朝南,主要供老人居住;東西廂略低,由下輩居住;樓下住人,樓上做倉庫;天井供生活兼顧生產(如曬穀子或加工糧食)之用,多用磚石鋪成,常以花草美化。納西人家每一產房前部有寬大的廈子(即外廊)。廈子是麗江納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這與麗江的宜人氣候分不開。納西族人因而把一部分房間的功能,如吃飯,會客等搬到了廈子裏。另外,大研古城曆來集市貿易發達,納西人也有較強的商品意識,民居中如有臨街的房屋,房主常將它作為鋪麵。

其實,一個民族的文化和生活常常混雜著異質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院子裏、廈子下、鋪麵中真實、樸實,自然的生活造就了納西人平和、淡泊的文化心態。身處這樣的建築中,人們會感到納西文化真真切切的存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