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山多林密,氣候濕熱,雨量充沛,山裏又有毒蛇猛獸,因而桂北山區多為幹欄木樓民居。先民們逐步創造、完善了以竹木架立正在施工的同樂鄉孟寨木樓構架梁柱做成的幹欄式樓居,人住樓上,樓下敞空,多置雜物農具或圈養牲畜。

幹欄木樓一般以“三間四架”(三間四架:中國傳統建築,正麵為三開間,沿進深方向屋架上有四列椽子)的矩形平麵為基礎,根據家庭人口、樓基地形與道路關係等不同情況,派生出形、凸形、凹形;又由於多建於山地坡地,為節約土地,結合地形,多為兩三層矩形單元體,在矩形平麵內常常錯層、跳層。木樓屋頂在三江侗族自治縣多為四坡歇山頂,而融水縣木樓吊柱的苗寨又多為二坡懸山頂。屋頂主要材料是青瓦,山高林密的木樓也有用木板瓦的。整個圍護牆體也都是木板,開小窗或整片敞開。在桂北,一般中小型木樓民居的開間為三至五米不等,這主要取決於杉木用料的大小。整個木樓用卯榫連結,很少用鐵件。

木樓的底部是木柱直接擱放在房基上,一般墊以石塊。由於整個木構架體係是整體受力,因而即使毀壞了一根柱子,或移動了一塊柱基墊石,整個木樓仍紋絲不動。這種結構體係的好處很多:一是山區很難找到平整的建築基地,調節木柱長短來適應地坪高度,可以不受房基地坪高低的限製;二是周邊圍護的木板牆體可以根據需要決定是否封閉,或封起來開小窗,或敞開以欄杆圍成陽台、涼台;三是木樓的增建、加接也十分方便。這種結構體係還有利於排放雨水、防震抗震。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桂北幹欄木樓有兩種非常有特色的構件:吊柱和簷下挑梁。為了在有限的地皮上增加木樓的使用麵積,往往逐層往外挑出,這就要求橫梁之上伸出承托托住上一層的外挑柱子,這上一層的外挑柱子與梁通過卯榫方式形成一種叫“穿鬥”的咬接,柱下端往下延伸一段,名曰吊柱;吊柱頭上往往略為加工,形成蓮瓣、燈籠形圖案,它與北方四合院中垂花門上的垂蓮柱相類似。另一種簷下挑梁則是由於南方多雨,晴天又日曬灼熱,因而屋頂出簷很大,多在一米五左右;簷下平安寨內壯族青年對歌立柱向外挑梁,挑梁之上設檁條,出簷更大的往往有二至三層挑梁。整個木樓雖然沒有精雕細刻,但這種穿鬥架、吊柱、陽台、挑梁,加上高低錯落、左右前後加接,造型實在輕盈優美、豐富之極。

桂北幹欄木樓房裏都有火塘,它位於二層室內大空間的中部,大型木樓往往有兩三個火塘。火塘是在樓板上開一個一米見方的火塘口,做成下沉式方鬥,支承火塘重量的木料架在梁枋上,鋪底木墊和防火泥,再四邊嵌邊、隔熱防火。火塘使用炭火,油煙在室內彌漫,久而久之,木樓裏層都粘上了一層油煙,這使得木樓內部空間十分陰暗,但鄉民們說它起到了保護木料、防腐防潮的作用。

火塘在家庭裏相當重要,它既具有炊事功能,還是家庭聚會、接待親友、休閑聊天等活動場所的中心。無論春、夏、秋、冬,木樓寨裏的火塘總不熄火。火塘又是神聖的地方,隨意跨越火塘被認為是不恭敬的行為。在桂北龍勝縣,壯族鄉民往往圍在火塘邊“對歌”;尤其是男女青年,擺開歌陣,一問一答、一唱一和。這裏人人出口成歌,茶歌、讚歌、挑逗歌、戀歌……歌陣一擺,至少到大半夜,甚至延續到金雞報曉:

龍脊山下桑水旁

妹妹唱歌情意長

心裏好比水源頭

口中唱出一條江

龍勝水來一條河

當數哥哥情歌多

落了三天蒙蒙雨

一串雨珠一支歌

這一堆火、一口鍋、一杯茶、一支歌,是當地最流行、最受歡迎的壯家生活,納西族民族服裝——“七星截月”它賦予火塘所在的這個獨特的木樓空間一種文化內涵。在這裏,建築空間一閑暇生活一民族風情融成了一體。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