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翻開中國地圖,在安徽省南部黃山腳下的新安江畔,有一片文化曆史燦爛悠久且保留完整的區域,這就是徽州。

元代(1271~1368)時始設“徽州路”,是“徽州”這一稱謂的開始。今天的“徽州”已經不是一個行政區劃,而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文化圈,它包括安徽省的歙縣、休背山麵水的宏村寧、祁門、績溪、黟縣和江西省的婺源等六縣。

徽州地區有著近2000年的悠久曆史,它的興盛從南宋(1127~1279)以後開始,在明(1368~1644)清(1644~1911)達到鼎盛。徽州發展了先進的經濟、技術和燦爛的藝術、文化。這裏孕育了程朱理學、新安畫派、四大徽班,盛聲宣紙、徽墨、歙硯,工藝、出版、醫學也都非常發達;而徽州最廣為人知也最具特色的,莫過於徽派建築。徽州傳統建築文化規模宏大而完整,個性鮮明而又能融於自然山水,樣式千變萬化又能和諧統一,類型豐富多樣又能自成體係,工藝精湛華美而總體又樸素清新,於今已成為中外建築界深入研究的珍貴遺產。

山與水的徽州——水鄉宏村

徽州山明水秀、風景如畫,而徽州的民居建築則充分地適應和發揮了這裏的山水特色。徽州的村落注重整體規劃,選址巧妙,講宏村中心月沼求風水,結構完整。建築講究負陰抱陽,依山就勢,利用水源,因地製宜,有平地則聚、無平地則散。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水鄉宏村。

宏村位於徽州六縣之一的黟縣境內。黟縣始建於秦(前221~前206),和相鄰的歙縣同為秦始皇設置的中國第一批縣治,距今已有2200多年了。黟縣地處黃山西南,境內層巒疊嶂西遞村居部鳥瞰,可見黑白點線麵的機構成關係,溪澗回流,因為交通封閉,至今仍然保留了大量完整的民居集落、明清民居3000餘棟,而縣內的水鄉宏村和桃源西遞都是其中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宏村位於黟縣北部,北負雷崗、南抱羊棧河,正體現了風水中的“負陰抱陽”。背山麵水的宏村最具特色的就是遍布全村的人工水係。宏村始建於南宋紹興元年(1131),而村中水係的大規模建設則在明初永樂年間(1403~1424)。當時將村溪引入村內,開鑿百丈水圳,九曲十彎流過家家戶戶的門前院中,最後彙聚在同時開鑿的村落中心氏族宗祠前的半月形池塘——“月沼”之中。150年後他們又在村南開鑿了百餘畝的大池塘——南湖,此後400年至今,宏村仍然保留著這個完整的水係格局,而且至今還為村民日常所使用。

水係的人口在村西北的略高處,村民在此築石成壩、設閘抬水,成為宏村八景之一的“石碣瀠波”。水閘是水圳的入口,也是全村水係之首。

水圳寬約60厘米、深約1米,從西北曲曲折折在村內沿巷穿行,流向東南。水流清澈,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水係最後流入全村的中心明代住宅中的內天井,典型的四水歸堂,高狹的天井意境幽深——月沼。月沼北直南彎、形如半月,位於汪氏宗祠的正南門外。整個水係有如全村的血脈,活躍了整個村落的精神和物質生活。水係一方麵提供了浣洗、消防、排水、調節溫度和濕度等功能,另一方麵連同村中的石板路、園林院落、廣場門樓一起,成為變化豐富的特色景觀,為村民提供了休憩、交往的公共空間。漫步在宏村,潺潺的流水映出斑駁的白牆黑瓦、青山藍天,古樸的石板路連接著一個個深宅大院、亭台樓閣,村南的南湖更是春柳夏荷、秋紅冬雪,四季風光各盡其妙。水係不光連接各家門前,而且還被引入庭院,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型水庭院,給一個個家宅的內部帶來了大自然的靈氣。

水口—水圳—月沼—南湖,還有每一家的水院,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水係,成為整個村落的靈魂,它把整個集落的山水環境、街巷、建築、景觀、小品以及居民的生活、文化、休閑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它帶來的的啟示是人可以和大自然和諧共生,人保護自然也利用自然,大自然不光是人類改造和利用的對象,更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黑與白的徽州——桃源西遞

徽州的建築群體,最強烈的特點就是黑瓦白牆構成的點線麵、黑白灰的有機組合,有如豐富變化的馬頭牆組合一幅襯托在青山綠水中的水墨畫卷,清遠而高雅。徽州民居的白牆原先並非為了粉飾,而是當時的一種生態選擇。粉牆防潮,又能反射陽光,明萬曆年間(1573~1619)誌書《休寧縣誌》上就說:“塗白堊以防潮,非為費財而飾也。”後來,隨著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受到中國水墨山水畫黃山畫派的影響,這種黑白之美越來越受到認可;徽州文化發達,大量讀書人寧靜、素雅的審美情趣大概也是黑瓦白牆之風尚蔚起的一個原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