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時期的宅舍沒有留下實物。根據文獻所述的貴族宅第,隻能從雕刻和繪畫中得到一些旁證。貴族宅第的大門有些采用烏頭門形式。宅內有在兩座主要房屋之間用具有直欞窗的回廊連接為四合院,但也有房屋位置不完全對稱的,但是用回廊組成庭院則仍然一致。至於鄉村宅舍見於《展子虔遊春圖》中,不用回廊而以房屋圍繞,構成平麵狹長的四合院;此外,還有木籬茅屋的三合院,布局比較緊湊,與上述廊院式宅舍形成鮮明的對比。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圖畫所描寫的宅舍多數具有明顯的中軸線和左右對稱的平麵布局,無疑地,這是當時宅舍房屋中比較普遍的布局方法。孔府是在唐代以後建的,宋仁宗寶元年間,在原基礎上加以擴建,是比較典型的以中軸線為主的總體格局。

這時期貴族官僚,不僅繼承南北朝傳統,在宅舍後部或宅旁掘池造山、建造山池院或較大的園林,還在風景優美的郊外營建別墅。

這個時期的房屋用料,包括土、石、磚、瓦、木、竹、銅、鐵、石灰、琉璃、礦物顏料和油漆等等,這些材料的應用技術都已達到成熟的程度。

根據初唐的壁畫,櫨鬥上已出跳水平木共。盛唐時期則有“雙抄雙下昂”出跳的鬥棋。補間鋪作在初唐時期多用人字形木共,到盛唐出現了“駝峰”,並且在駝峰上置二跳水平木共承托簷端,由此可見,鬥木共結構至遲產生於盛唐時期。由於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在結構上機能不同,繁簡各異,主要和次要的作用十分明確,再加上開間較窄,柱身較矮與鬥木共雄大,出簷深遠等,因而成為構成唐朝簡潔雄渾的建築風格的因素之一。

根據壁畫所示,自南北朝以來在梁上置人字形叉手承載脊檁的方式,在唐朝仍然使用,可是後代房屋建築中已沒有這種做法了。

唐代盛行直欞窗,而在初唐時期,烏頭門的門扉上部也裝有較短的直欞,據唐末繪畫所示,這時的木鬲扇已分為上、中、下三部,而上部較高,裝直欞,便於采納光線。後來又發展為龜錦紋窗欞和花紋繁密的球紋。室內牆壁上往往繪有壁畫,天花有平閣與鬥八藻井,形製都很簡潔,但藻井彩畫花紋有過於稠密之感。這時彩畫構圖已初步使用“暈”,對於以對暈、退暈為基本原則的宋代彩畫具有一定的啟蒙作用。

在屋頂形式方麵,重要房屋多用廡殿頂,其次是歇山頂與攢尖頂,極為重要的房屋則用重簷。其中歇山頂的形製、收山較大,山花部分向內凹入很深,下部博脊也隨之凹入,上部施博風板及懸魚。在組群建築中則往往將各種不同形式的屋頂組合為主次分明而又相當複雜華麗的形象。

文樣的使用,除蓮瓣以外,窄長花邊上常用卷草構成帶狀花紋,或在卷草紋內雜以人物。這些花紋不但構圖飽滿,線條也很流暢而挺秀。此外,還常用半團窠及整個團窠相間排列以及回紋、連珠紋、流蘇紋、火焰紋及飛仙等富麗豐滿的裝飾圖案。

總的來說,唐朝的城市布局和房屋建築風格的特點是規模宏大,氣魄雄渾,格調高邁,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在南北朝成就的基礎上,使房屋建築與繪畫、雕刻裝飾進一步融化與提高,創造出統一和諧的風格,取得了輝煌燦爛的成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