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得斯喜歡花朵,並且擁有一座美麗的花園。他信步走入自己的花園,觀賞園中美麗的花卉。他摘下一朵鮮豔的玫瑰花,但玫瑰在他手中變成了金子。他又摘下另一朵,可同樣的事情發生了。他為花朵一觸就變感到懊喪,因為他喜歡玫瑰花豔麗的色彩。
國王去用早餐。他端起一杯牛奶,但牛奶立即變成了金子。隨後他拿起一片麵包,可麵包也變成了金子。
邁得斯此時感到不愉快了。做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當然不錯,但是人總不能吃金子喝金子呀。
邁得斯出來,又一次走進花園。他的小女兒在花園裏。當女兒看到父親時,便跑著奔向她的父親。邁得斯非常喜歡他的女兒,就親切地吻他的女兒。當時當地,他的女兒就變成了一座金塑像。
邁得斯驚訝得目瞪口呆,而且甚為不悅。他走進宮殿,眼中充滿了悔恨的淚水,並且乞求眾神解除他的點金術。
“我如此酷愛金子,簡直是愚蠢之極,”他說:“把\我的金子拿走,還我的女兒。”“到你花園附近的小河去,”眾神說:“洗你的雙手,河水會解除你的點金術。”邁得斯來到河邊洗手,然後,他趕緊奔向他小女兒變成塑像的地方。他再次親吻了她,她又變回了活潑可愛的小女兒。
邁得斯永遠也忘不了這個教訓。他深深地認識到:
金子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給人帶來幸福。
幸福、快樂是人的一種感覺。
有的人把有錢視為一種幸福,有人把淡泊視為幸福;有人把繁盛、熱鬧視為幸福,有人把簡約、閑適視為幸福;有人把享受權力當成幸福,有人把享受自由當成幸福;有人把和狐朋狗友在一起胡吃海喝視為幸福,有人把合家老少共享天倫視為幸福……
個人的價值取向不同,對幸福的感受就不同。
2001年初,中央電視台《生活》欄目和國家統計局城市調查總隊對全國10個城市的3000戶城市居民家庭進行了調查,調查表明:5年來大部分中國城市居民生活得到改善,人們最向往的生活已經從“經濟富裕”轉變為更偏重“身體健康,心情舒暢”。5年前人們對生活中最向往的3件事進行選擇時,排在前3位的是:
“經濟富裕的生活”、“能和家人在一起共度美好時光的生活”,“身體健康,心情舒暢”。5年前和現在,人們對生活中最向往的3件事進行選擇,雖然內容沒有變化,但是次序卻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現在市民對生活中最向往的3件事的次序分別是:“身體健康,心情舒暢”,“經濟富裕的生活”,和“老後無憂的生活”。這說明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它告訴我們“身體健康,心情舒暢”,比“經濟富裕的生活”更為重要。
意大利的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覺得很有趣,所以記錄下來,美文共賞:“想用財富來構築人類的幸福,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財富具有兩重性……即自然財富和人為財富。自然財富是指用來滿足人的自然需要的東西,如食物、飲料、衣服、車馬、住房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人為財富是指那些如貨幣那樣不能直接滿足人的自然需要的東西,人類用自己的技藝發明出這些東西是為了交換的便利,把它作為衡量價值的尺度。
“現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人類的幸福並不由自然財富所構成,因為這種財富隻是被用來滿足人類的自然需要,因而不是人類的最終目的,而寧可說是人類為了自己的目的而訂購的東西。所以,按著自然秩序,所有這些財富都在人之下,是為了人類的需要而生產出來的“至於人為財富,它並不是人類為了節約自然財富而發明出來的,因為要不是人類想通過這種手段去取得生活必需品,他們是不會去發明這種財富的。因此,這種財富就更沒有人類最終目的的性質了。由此可見,作為人類最終目的的幸福不可能由財富構築。”一個作家這樣提醒我們:
人們常常隻是在幸福的金馬車已經駛過去很遠,揀起地上的金鬃毛說,原來我們見過。
作家接著告訴我們:
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蛋糕,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女友一個溫馨的字條……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像一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淒涼中愈發熠熠奪目。
所以,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5.“1”與“0”人的身體就是我們人生的載體,他的承載能力同樣是有限的,我們的目標太多,目標太大,我們就難以實現;我們工作的時間太長,休息的太少,我們就會未老先衰;我們對金錢太過執著,我們在其他方麵就會失去的太多。
一個億萬富翁坐在醫院豪華的病床上,在和煦的陽光下,一個青年健步如飛地迎著陽光向前行進,望著外邊的青年,富翁感慨地說:他才是最富有的人啊!還有一個故事:
一個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時運不濟,發不了財,終日愁眉不展。
這一天,走過一個鶴發童顏的老者,問:“年輕人為什麼老是不高興?
“我不明白我為什麼老是這麼窮?”“窮?我看你很富有啊!”老人由衷地說。
“這從何說起?”年輕人不解的問。
老人沒有正麵回答,反問道:“假如今天折斷了你的一根手指頭,給你1千元,你幹不幹?”“不幹。”年輕人不假思索地說。
“假如斬斷你的一隻手,給你,,萬元,你幹不幹?”老人又問。
“不幹。”年輕人毫不遲疑地說。
“假如讓你馬上變成80歲的老翁,給你100萬元你幹不幹?”老人緊接著問。
“不幹。”年輕人斬釘截鐵地說。
“假如讓你馬上死掉,給你1000萬元,你幹不幹?”老人最後追問。
“當然不幹!”年輕人義無返顧地說。
“這就對了,你身上的錢已經超過1000萬元了呀!”老人說完笑吟吟地走了。
年輕人陷入了久久的思考之中。
我們的生命、健康是無價的,是無法用金錢來計算價格的。雖然,隨著我們科學技術水平的日益提高,使人體的器官移植成為可能,我們花20萬元可以移植一個腎髒,我們花50萬元能夠移植一顆心髒,但是這種用金錢買來的健康仍然是有限的。我們畢竟不能將體內的血管換掉,我們畢竟不能將自己的骨骼全部換掉,我們也不能將自己的頭顱換掉,而人的身體的健康水平是遵循水桶原理的。就像一個水桶,它的容量由最短的木板決定;一個人,他的壽命由最差的一個器官決定,無論一個人他的其他器官有多麼健康,但是他身體的任何一個器官不行了,他的壽命也就終結了,即使這個人富可敵國。i一個人,就仿佛是一個數字,人的身體是這個數字前邊的“1”,金錢、名譽、地位、愛情、幸福……都是“1”後邊的零,“1”沒有了、倒下了,後邊的無數個零就什麼都不是了,就變得毫無意義。所以,對我們而言,身體到什麼時候都是最重要的,有了健康的體魄,有了充滿活力的生命,就有了生存的資本,其他的一切都會在我們的努力下而化為現實。
所以為了賺取金錢,犧牲自己的身體,用青春賭明天,讓自己的身體超負荷地工作,將生活的弦繃得比琴弦還緊,最後身體跨了,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都扔到了醫院裏,我們賺錢還有什麼意義呢?
人的一生就好比渡船,從此岸到彼岸。船上如果裝載的金子太多,我們就要放棄一些其他美好的東西,比如漂亮的衣服,豐盛的美食,救命的淡水,捕魚的工具,娛樂的用品、消遣的書籍……如果一艘船上隻有金子,人們在船上就無法生存,即使能夠生存,那麼這樣的旅途該是多麼寂寞。如果我們什麼都不肯放棄,我們的渡船就會超載,我們的渡船經不得風雨,經不得波瀾,也許還沒有完成行程的一半,渡船就會沉沒。所以我們要學會適當地放棄,無論多麼大的一艘巨輪,它的載量也是有限的;我們還要學會適當地休息,渡船在海上航行,免不了要觀賞沿岸的風光,欣賞日出日落的輝煌,還要找適宜的港灣停下來,適當地補充給養,檢修輪機。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
人的身體就是我們人生的載體,他的承載能力同樣是有限的,我們的目標太多,目標太大,我們就難以實現;我們工作的時間太長,休息的太少,我們就會未老先衰;我們對金錢太過執著,我們在其他方麵就會失去的太多。
印度的大詩人泰戈爾有這樣的詩句:生如夏花之絢之靜美。他勸告我們,人的一生要像夏天的花朵一樣,有絢麗多彩的顏色,有昂揚向上的生機:
死的時候就要像秋天的湖水一樣,波瀾不驚,平靜而美麗。
金錢畢竟是我們的身外之物。
6.金錢之外有金錢隻有熱愛生活,擁抱生活,積極、樂觀、蓬勃向上、努力工作的人,才會成為金錢的主人,他們才會在收獲生活的時候同時也收獲到金錢。
一位勤勞的農民,從自己的菜園裏收獲了一個大不得了的南瓜,他又驚又喜,把這個南瓜獻給了國王.國王一高興,賜給農民一匹駿馬。
這事很快家喻戶曉。財主想——獻一個南瓜,就得到一匹駿馬,如果獻一匹駿馬,國王會賜給我什呢?
於是財主向國王獻了一匹價值連城的千裏馬。
國王同樣很高興,吩咐侍臣:
“就將那個農民獻給我的南瓜,賜予這個獻給我馬的人吧!”結果財主得到了南瓜……
農民無非是要表達對國王的一片真摯的感情,他意外地獲得了豐厚的獎賞;財主無非是要得到國王的額獎賞,但是得到的卻是一個南瓜。
有一個更為有趣的故事,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哈利走進一家超級市場,打算買一些晚餐食用的東西。回家的路上,他拐進剛剛舉行完一個通俗藝術展覽開幕式的展覽館。手裏拎的包相當沉,他便把它放在展覽廳的角落裏。後來,因為所見到的展覽作品使他心醉神迷,看完展覽他就稀裏糊塗地向家裏走去。
“你買的東西呢?”妻子問。
“見鬼!我把它忘記在展覽會了!”哈利尷尬地說。
哈利急忙返回展覽廳。可是他回去的太晚了。他的那包東西獲得了展覽作品大獎!“我們找了您很長時間,可怎麼也找不到。”展覽館負責人對哈利說,“您怎麼不在這件藝術品上標上自己的名字呢?”“可是……它並不是什麼藝術品,而是一些可憐巴巴的食物,要給家人做晚餐的……”展覽廳裏爆發出一陣哄堂大笑。
“瞧!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而且很有幽默感!”一位評委這樣說。
“這從他送展的作品就看得出來。”另一位評委補充道,“瞧這裝豬肉和扁豆的玻璃罐托住酸奶瓶子的方式,是多麼精心地安排出來的……!”“他簡直就是一位天才!”一個太太對陪同她的先生說,“你看看那裝水蜜桃的玻璃罐微微側向一邊的造型,有多巧妙!我覺得即使瓦琴也沒有能夠達到這一步!”“我認為,獲得大獎是因為麵包圈放在底部托住整個作品的緣故”陪伴那太太的先生說,“我真想知道,畢加索看到這樣非凡的構思將作出什麼樣的表情……!”“諸位,”哈利說,“對你們為我所做的一切,我深表感謝;但是,現在我該把我的這包東西拿回去了。”“把它拿回家?”展覽館館長驚訝地說,“我剛剛把它以150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這兩位。”“可是,我買它的時候隻花了18美元。”哈利趕緊聲明說。
“我們這裏所說的不是購物。您創造了一件真正的藝術品。通過這件作品,您所表達的思想,甚至比羅丹通過他的《思想者》所表達的還要深刻!”哈利是一個謙卑的人,聽了這話他的臉頰發熱。不過,支票他還是收下了。至於晚餐,他隻得跟妻子一道去飯館吃。吃過飯後,哈利又去了一趟超級市場,並且買了好多東西,比第一次買的多得多,然後直奔展覽館。可這一次他再沒有成功。
“他簡直是讓勝利衝昏了頭腦!”一位頗有名氣的批評家說,“如果說,開始他還能夠用隻做貓食的低檔貨,加上黃油、花生醬一類的東西創造出令人震顫、充滿激情、獨具匠心的藝術品,那麼這次他向我們展示的卻隻是令人倒胃口的蘑菇和爛魚湯。他的靈感已經完全枯竭了,剩下了隻是一堆枯燥無味的破爛。
這就像我們常說的那句俗語一樣:有心插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就像詩人們所說的:功夫在詩外。
金錢也一樣,也有這樣的特性,所以人們說:金錢之外有金錢。
我們如果每一天就一門心思地想錢,把腦袋鑽到錢眼裏,我們的身心就會感到巨大的壓力,我們的想象力就會受到極大的限製,我們的創造力就不能得到良好的發揮。我們將金錢看成是生活的第一要義,就會放棄生活中其他一些更為美好的東西。而賺取金錢的惟一訣竅卻是:用金錢以外的其他東西去換取金錢。我們如果放棄了其他一切更為美好的事物,我們其實也就是放棄了金錢。莎士比亞說過:鳥兒如果插上金子的翅膀,它就再也飛不起來了。我說:人兒如果鑽進金錢的眼裏,他就再也辦不成一件大事。
我們不能把所有的精力、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時間都用在金錢上。金錢的確是市場經濟社會的一種美好的東西,它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美好的記憶。但是,金錢也難免使你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所以,有時候我們就要放開一些,想開一些,瀟灑一些,要拿得起放得下。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謂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時候我們去參加朋友的聚會,天南海北地閑談之中也許就會做成一筆生意;有時候我們放鬆一下自己,可能在無意之中就會受到某種啟發,發一筆意外的財富;有人買了一輩子的彩票,就想中獎,一夜暴富,但是從來沒有中過一次獎;有人隨便買一張彩票,不過是一個輕鬆的遊戲,卻得了幾十萬元的大獎;下一頓飯店,卻意外得到一台電視的獎勵;一個乘客第一次乘飛機,卻幸運地成為第1000萬名乘客,獲得終生免費乘機的優遇。有誰知道我們的生活中潛伏著多少這樣的意外財富呢?守株待兔等待金錢的人是蠢材;白日做夢,等著天上掉餡餅的人是白癡;鑽進錢眼裏顧頭不顧尾的人是比鴕鳥還傻的傻瓜。金錢不是生活的目的,金錢隻是生活的副產品。隻有熱愛生活,擁抱生活,積極、樂觀、蓬勃向上、努力工作的人,才會成為金錢的主人,他們才會在收獲生活的時候同時也收獲到金錢。隻問耕耘不問收獲,金錢會不期而遇地進入你的生活;隻問收獲不問耕耘,金錢會離你越來越遠。
7. 7200萬元買來的愛情金錢能買來食物,但是買不來食欲;金錢能買來藥品,但是買不來健康;金錢能買來夥伴,但是買不來朋友:
金錢能買來女人,但是買不來愛情;在一家省級的報紙上看到一則“千萬富翁征婚啟示”,這則征婚啟示大約占有千字左右版麵,還格外加框套紅,風光異常,充分顯示了大款的氣派和金錢的魅力。
最近,在報紙上我們還看到過一個更荒唐的故事:
貴州省貴陽市財政局綜合計劃處預算外資金賬戶出納員許傑,從1997年至案發的3年時間裏,她沉迷在自己編織的愛情美夢之中,一次次地將手伸向市財政的預算外資金賬戶,先後提出7200萬元公款供給她的夢中情人杜建生揮霍。她的夢中情人杜建生得到錢後一般有兩個去處,一個是用這些錢和他的狐朋狗友飲酒作樂,一個是用這些錢找女人窮奢極欲。有一個他相中的女人,為了向她求愛,他掏出支票一下子就開出100萬。案發後,提起這位女出納員,她的夢中情人杜建生一臉不屑的表情,說他從來就沒有愛過她,從來就沒有動過一點感情。他也隻有在向這個女出納員要錢的時候才去找她。為了滿足他金錢的欲望,他一直在和她玩著感情遊戲,在他們相處的幾年時間裏,除了要錢許傑很少能看到杜建生。有時,杜建生被許傑拗不過去,也隻是帶她在偏僻的小巷裏買一根雪糕。許傑幾次提出結婚也被杜建生巧妙地搪塞過去。女出納員稀裏糊塗地為了一個愛情騙子付出了7200萬元的金錢,也付出了自己美好的生命,付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愛情。但是,女出納員仍然沒有買到自己真正的愛情。
英國的愛得華八世貴為國王,擁有家財萬貫,但是他卻不能擁有與辛普森夫人的愛情,最後他隻有放棄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放棄榮華富貴,不要江山愛美人。
一國江山卻抵不過一個美人的誘惑,金錢對於愛情也隻好無可奈何。
英國的現任王儲查爾斯是未來的國王,前程未可限量,擁有金錢的數量無與倫比,但是他的金錢卻不能打動傾國傾城的戴安娜的芳心,戴安娜移情別戀,愛上了一貧如洗的騎馬教練。一國之尊卻比不過一個騎馬教練,金錢對於愛情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金錢是美好的東西,但是金錢不是萬能的東西。
金錢買不來愛情,但是金錢有時可以使愛情更浪漫、更美麗、更有情趣,這倒是真的。
漂亮的玫瑰花兒使情人節的夜晚變得充滿浪漫色彩,色香味美的生日蛋糕使情人的華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高貴的鑽石戒指使結婚紀念日成了人生溫馨的回憶,一套精致的套裝使短暫的小別勝過新婚的喜悅,一次傾情旅遊使二人世界的甜蜜成為生活中最美麗的時刻。愛情需要不斷地更新,更新愛情的內容,更新愛情的方式,更新自己的形象,更新居室的擺布……使愛情生活時時充滿新意,使愛在這種百變的樂趣中永遠沉浸在歡樂之中,使愛情得到永生。然而,愛情的更新過程離不開金錢,沒有金錢的愛情就和沒有愛情的生活一樣地乏味。
金錢買不來愛情,但是金錢卻使愛情更牢固、更充實、更自然。
愛情不是純粹精神的產物,愛情需要有共同的生活基礎,需要有相濡以沫的真情陪伴。隻有愛情是不夠的,愛情也需要柴米油鹽、愛情也需要衣食住行、愛情也要有吃喝玩樂,愛情沒有生活的基礎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就是無本之木,她就不會有牢固的基礎。人們說貧賤夫妻百事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沒有立足之地,沒有裹腹之食,沒有避體之衣,愛情將從何說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