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金錢之外
人生是一道世間最豐盛的宴席,金錢隻是其中的一道關味,如果你吃多了一定覺得乏味;人生是一場人間最精彩的電影,金錢隻是其中的一個片段,而不是全部,如果你隻看了這個片段便淺嚐輒止,你就感受不到這場電影異彩紛呈,高潮迭起的絕妙之處。金錢隻是人生的一個目標,除此之外還有無數更高的目標在等待著我們。金錢隻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之一,而不是惟一的領銜。
金錢之外的美好事物難道是我們三言兩語就能表達清楚的麼?人的一生更美好、更珍貴、更讓人迷戀、更讓人瘋狂的東西又何止萬千。
愛情、事業、自由、歡樂、友誼、安寧、健康……
不錯,無論是愛情、事業、自由、歡樂、友誼、安寧、健康,它們都不可能脫離金錢而單獨存在。
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這是魯迅先生對金錢與愛情的相互關係所做的最精辟、最深刻地闡述。
毫無疑問,財產同自由一樣,是人類的一項真正權利。這是約翰·亞當斯在《為美國憲法辯護》中的至理名言。
英國的羅素也曾經說:在某一點上,我也不否認金錢足極為有助於增進幸福的。
但是,智者柏拉圖卻如是說:健康、美麗、力量、富庶,而富庶為智慧所照耀的時候,是明眼而不是盲目的。在這裏,他將金錢排在了健康、美麗、力量之後,而且,他還告訴人們,隻有充滿智慧的頭腦才會做出如上的排列,才會做出如上的選擇。
羅素在上邊說過“在某一點上,我也不否認金錢是極為有助於增進幸福的。”但是緊接著他還語重心長地說“而過了那一點,事情就不一樣了。”就是說,金錢的確能給人們帶來幸福,但是不能被金錢搞昏了頭,如果過了頭事情可能就會是另外一番模樣。
我們創造金錢、我們追求金錢、我們積累金錢、我們使用金錢,但是金錢絕對不是而且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是我們人生的最終目標,我們享受的是金錢給我們來的方便,幫我們更容易得到愛情、事業、自由、歡樂、友誼、安寧和健康。但是,金錢絕不能將我們希望得到的東西,在我們全部的時間裏使我們全部得到。有所得就要有所失。
1.錢到多時人孤獨歡樂是需要與人共享的。
台灣作家張曉風的一篇散文,叫《高處何所有》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一個部落的酋長,他正病危。
他找來村中最優秀的三個年輕人,對他們說:
“這是我要離開你們的時候了,我要你們為我做最後一件事。你們三個都是身強體壯而又智慧過人的好孩子,現在請你們盡其可能地去攀登那座我們一向奉為神聖的大山。你們要盡其可能爬到最高的、最淩越的地方,然後,折回頭來告訴我你們的見聞。”三天後,第一個年輕人回來了,他笑生雙頰,衣履光鮮:
“酋長,我到達山頂了,我看到鮮花夾道,流水潺潺,鳥鳴嚶嚶,那地方真不壞啊!”老酋長笑笑說:
“孩子,那條路我當年也走過,你說的鳥語花香的地方不是山頂,而是山麓。你回去吧!”一周以後,第二個年輕人也回來了,他神情疲倦,滿臉風霜:
“酋長,我到達山頂了。我看到高大肅穆的鬆樹林,我看到禿鷹盤旋,那是一個好地方。”“可惜呀!孩子,那不是山頂,那時山腰。不過,也難為你了,你回去吧!”一個月過去了,大家都開始為第三位年輕人的安危擔心,他卻一步一蹭,衣不避體地回來了。他發枯唇燥,隻剩下清炯的眼神:“酋長,我終於到達山頂。但是,我該怎麼說呢?那裏隻有高風悲旋,藍天四垂。”“你難道在那裏一一無所見嗎?”“是的,酋長,高處一無所有。你所能看到的,隻有你自己,隻有‘個人’被放在天地間的渺小感,隻有想起千古英雄的悲激心情。”“孩子,你到達的是真正的山頂。按照我們的傳統,天意要你做新酋長,祝福你。”人們都渴望達到人生的光輝頂點,然而,我們艱難攀登的過程,我們旅途所見的無限風光都是十分令人難忘的,給我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但是,當我們真正到達山頂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卻隻有天地浩瀚,個人渺小,孤獨無助的感覺。這就叫高處不勝寒!所以人們歎息:權到頂點人孤獨;所以人們歎息:
情到深處人孤獨。
說到金錢也一樣,人們無奈地歎息:錢到多時人孤獨。
有人說過,世間不幸的根源隻有兩種:一種是從未實現自己的夢想,另一種是自己的夢想居然實現了。這就是許多人功成名就之後為什麼並不快樂的根本原因。
我們人的一生,從生下來就開始走向死亡。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在懂事之後,就開始向自己設定的目標努力,不斷地努力、奮鬥、攀登。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為了支配更多的金錢,為了駕馭更多的財富,人們絞盡腦汁,想方設法,不擇手段。雖然,人們在艱難的奮鬥過程中,有鳥語花香的溫馨,有風花雪月的浪漫,有流泉飛瀑的舒爽,有長河落日的雄渾,有驚而無險的刺激,有驚濤駭浪的激勵,有山窮水盡的曆練……一切誘惑、欲望、情感,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吃喝玩樂,人們盡情地領教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無窮樂趣。但是,當人們手中掌握的是億萬計金錢的時候,在目前的這種金錢世界裏,這種人就像某一個部落的酋長一樣,在他的領地裏他就享有著絕對的權力,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的一句話,他的一舉手,他的一投足仿佛都賦予了一種特殊的含義,他仰仗著腳下巨大金字塔的萬有引力,金錢便滾滾而來。但是這個時候,人們好像忽然進人了太空一樣,有一種失重的感覺,自己一下子失去了依托,失去了奮鬥的方向,正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往日和兒女們的天倫之樂,和同事、同學、戰友的親密無間,往日的浪漫情懷,往日的機智幽默都黃鶴一去不複回了,昔日的風光已經不再。
這就是有錢人的孤獨,正像李白在詩中所描述的那樣:“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巨富的人們仿佛到達了金錢所鑄就的金字塔的絕頂,巨富的人們站在金字塔的絕頂,他們所思考的問題大多比較沉重,所望的距離大都比較遙遠,所以再沒有人能夠與他們溝通。他們看別人總是俯視,所見都非常渺小;別人看巨富的人們,總是高山仰止,所見也一樣模糊。他們無法和他人接近,他人也難以和他們接近,這種距離感、孤獨感使往日的奮鬥變得毫無意義,了無趣味。
他們站在塔頂,絕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於保持平衡了,剩下的力氣已經幹不了任何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了。
如果是這樣,不就與我們奮鬥的初衷相背離了嗎?
所以,當我們有了金錢以後,最重要的是告誡自己,不要忽視了周圍的世界,不要成為一個孤獨的有錢人,要學會用金錢去為自己尋找健康的、高雅的樂趣,用自己的金錢幫助你周圍的群體。
要知道:歡樂是需要與人共享的。
要明白:山上的人看山下的人和山下的人看山上的人都一樣大。
2.我們換取金錢的代價是自由窮人有很多窮人的煩惱,但是窮人也有很多窮人的自由;富人有很多富人的快樂,但是富人最大的煩惱就是沒有自由。
金錢是極其美好的東西,但是你要擁有金錢,你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代價是什麼呢?可以說,我們換取金錢的代價是自由。
我給你說一件事:
一個富翁在海邊度假,坐在鬆軟的沙灘上,迎著涼爽的海風,曬著暖暖的太陽,他感到無比的愜意。在不遠處,一個漁翁正在那裏釣魚,富翁坐在那裏,靜靜地在那裏觀察這個漁翁,不一會兒的功夫,漁翁就釣了三條大魚,這時候漁翁開始收竿。富翁看得正有趣,見漁翁要收竿,便湊了過去:“你為什麼不多釣一些魚呢?”“已經夠晚上吃的了。”漁翁回答。“多餘的你可以拿到集市上去賣錢呀!”“那又怎麼樣呢?”富翁說:“你有了更多的錢,你就可以用你的錢去賺錢,你就不用再到海邊釣魚了。”“那又怎麼樣呢?”漁翁又問。“你有了更多的錢,你就可以雇更多的人為你做事了。”富翁回答。
“但是那又能怎麼樣呢?”富翁回答說:“那樣你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度假,你就可以到海邊來曬太陽了!”漁翁大笑,說:“我現在不就在曬太陽嗎?”你看,其實很多事情都是殊途同歸的。
窮人有很多窮人的煩惱,但是窮人也有很多窮人的自由;富人有很多富人的快樂,但是富人最大的煩惱就是沒有自由。
窮人沒有那麼多的負擔,無錢一身輕,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想樂就樂。就像海邊的漁翁,想釣魚就釣魚,想回家就回家,想曬太陽就曬太陽。
富人就不同了,富人有豪華的住宅,有高級的名車,有億萬的資產,有成千上萬的人等待著工作、等待著吃飯,有無數的賦稅在等待著交納,有無數的債務需要償付。所以,為了維持這種富裕生活的繼續,維持這種高昂的生活代價,維持良好的公眾形象,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他就必須賺取更多的金錢。所以富人為金錢所累,他就需要付出他的時間,付出他的健康,付出他的精力,付出他的感情,付出他的興趣。他要參加自己不感興趣的會議,他要出席自己認為毫無意義的聚會;他要在人前擺出一種假意的嚴肅,他還要在必要時強裝出一副笑臉;他要不斷地在一些文件上簽字,和一些不相幹的人交談;他要不斷地算計自己的金錢,還要不斷地提防別人的算計;總之,他每日機械地重複著同樣的、無聊的、程序化的事物,而美麗的時光,漂亮的容顏,就在這些日常的瑣事中悄悄地溜走。
股票的漲跌,銀行利息的高低,彙率的升降,期貨指數的起落,對窮人而言,可能是視而不見,充而不聞的,他們該睡覺睡覺,該遊戲遊戲,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富人可不同,比如說比爾·蓋茨,股票市值最高的時候是900億美元,股票下跌的時候,他的股票市值卻隻有600億美元,300億美元不知不覺間就消失在了空氣之中。商場就是戰場,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一個億萬富翁的一念之差可能使他的全部財富在頃刻之間化為烏有,一個百萬富翁的妙手偶得可能使他的財富在須夷之間成倍增長。富人的金錢就像大海中的水,潮漲潮落,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地變化,關鍵是要使手中的金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而不能像吃糖球一樣越吃越少。所以,富人要使自己的財富每時每刻都在保持不斷的增長,富人的神經就要時時刻刻地與金錢緊緊地聯係在一起,不能放鬆警惕。
金錢的確是越積越多,自由卻越來越少。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和相愛的人溝通的時間,和朋友聚會的時間,休息的時間,娛樂的時間,學習的時間都成了一種奢求。
我們換取金錢的代價是自由。也許,金錢使我們精神上的自由的確是減少了,但是金錢卻使我們物質方麵的自由極大地增加了。金錢可以使我們擁有選擇舒適房屋的自由,金錢可以使我們擁有選擇漂亮衣服的自由,金錢使我們擁有選擇高級車輛的自由,金錢使我們擁有選擇營養豐富美食的自由……
這就是金錢與自由相互關係的兩麵性。
完美的人生是沒有的,追求完美的人,其實本身就是性格的不完美。有得就有失,要奮鬥就會有犧牲。追求金錢沒有錯,享受人生的自由也沒有錯,關鍵的是我們自己的價值取向。我們是要金錢還是要自由,我們是要金錢多一點,還是自由多一點?我們是要過轟轟烈烈的一生,還是要過平平淡淡的一生?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3.希望來自內心而不是來自金錢希望就像黎明前的一縷曙光,它預示著光芒萬丈的太陽必將把溫暖撒向天涯海角。美好的人生、絢麗多彩的人生畫卷必將展示在你未來的生活中。
亞曆山大大帝在遠征波斯之前,他將所有的財產分給了他的臣下。
大臣之一的皮爾底加斯非常驚奇,問道:
“那麼,陛下帶什麼啟程呢?”對此,亞曆山大回答說:
“我隻帶走一種財寶,那就是‘希望’。
聽到這一回答,皮爾底加斯說:“那麼請讓我們也來分享它吧。”於是,他謝絕了分配給他的財產。
我們中國有一句老話: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就是說,人世間沒有什麼困難的事情,隻要我們心中存有希望,去不斷地努力,我們就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最重要的是,無論我們在什麼時候都不要放棄希望。中國有句成語叫哀莫大於心死,說的最好,它告訴我們,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喪失希望。希望就像黎明前的一縷曙光,它預示著曙光之後光芒萬丈的太陽必將把溫暖撒向天涯海角。希望存在,美好的人生、絢麗多彩的人生畫卷必將展示在你未來的生活中。
什麼是希望?希望就是永不言敗,就是相信將來比現在會更美好,就是在任何時候都不放棄自己的努力,就是不管生活多麼艱難都能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希望就是,雖然現在的一切已經達到了非常美滿的境界,但是他相信一切都沒有頂點。所以我們說,希望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他來自於我們的心靈而與金錢無關。
也許人們常常錯誤地認為金錢就是生活的希望,的確金錢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東西,他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金錢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醜惡的事情,金錢隻是一種動力,就像火車中燃燒的煤,它隻是為火車提供行進的動力,不管火車將奔向何方,也許前邊就是懸崖,也許前邊行將傾覆,火車將駛向何方還是要由駕馭者來掌握。人的心靈就好比是火車的方向,一個人何去何從,歸根結底還是要取決於你豐富的內心世界。
一個富有的人,如果他缺乏對生活的理解,缺乏對人性的美好認識,缺乏對金錢本質的了解,缺乏積極進取的良好精神,缺乏昂揚向上的達觀態度,雖然他擁有萬貫家財,但是他小會用自己僅有的金錢去建樹有意義的事業,他也不懂得用這些冰冷的金錢去創造溫馨的家庭,去開拓幸福的愛情、友誼、親情,盡情地享受人間的天倫之樂。所以,他縱有無數財富,他的內心仍然感覺異常空虛,心靈沒有寄托,未來茫然不知所以,他的生活根本沒有美好的希望。那麼,放棄了對生活的希望,放棄了對未來的希望,放棄了對事業的希望,他的生活毫無意義,對這樣一個毫無追求的人,他既有的財富也會付之東流。
一個貧窮的人,如果他的內心擁有無限的希望,對未來充滿渴求,對生活充滿積極向上的熱情,縱然他現在一無所有,但是他的未來之路一定會鋪滿錦繡,開遍鮮花,直達成功的彼岸。他內心的的希望之花必將絢爛地綻放,結出豐碩的果實。金錢隨著希望的曙光而驅走往日的貧窮,結出無窮無盡的財富之果。希望會使他的生活充滿快樂、自由、幸福,希望會給他的生活帶來愛情、友誼、親情,希望會使他擁有他所要的一切……
有一個古老的猶太故事,名字是《隻有死人才沒有希望》。故事說有一個富人,他害怕自己死後財產將毫無用處。朋友們勸他做一些善事,這樣他有罪的時候,他的善舉就會保護他。他接受了朋友們的建議,決定做一些善事,送給別人一些禮物,但是他不是毫無保留地給予,而是有條件的,他隻給那些對生活毫無希望的人。
一天,他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坐在垃圾堆邊,他認為這個人一定放棄了對生活的任何希望,就慷慨地給了這個人100塊金幣,這個人簡直驚呆了,他從來也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錢。他問這個富人為什麼給他這麼多的錢。
富人告訴他說,自己曾發誓要做一些善事,送錢給那些對生活失去希望的人,那個窮人聽了富人的話,抓起那100枚金幣向富人拋去,富人莫名其妙,狼狽不堪。窮人說他相信神是仁慈的,“神既然能讓你這麼富有,他也能很容易地讓你~無所有。”富人被窮人的一陣慷慨陳辭驚得目蹬口呆,等他回過神來,他埋怨窮人不知好歹,恩將仇報。
窮人回答說,因為你的禮物不是出於善心,這個禮物簡直是太惡毒了。“隻有死人才對生活沒有希望,所以你給我的禮物無疑於死亡。”因為內心缺乏希望,所以,很多富有的人他們最終選擇了死亡;因為內心充滿希望,所以很多貧窮的人他們生活得快樂無比。
希望來自於人們的心靈,而不是金錢;但是希望會給你帶來無數的金錢,4.金錢與幸福沒有必然的聯係有的人把有錢視為一種幸福,有人把淡泊視為幸福;有人把繁盛、熱鬧視為幸福,有人把簡約、閑適視為幸福;有人把享受權力當成幸福,有人把享受自由當成幸福;有人把和狐朋狗友在一起胡吃海喝視為幸福,有人把合家老少共享天倫視為幸福……
幸福是人類生存的最終目的。人類征服自然,人們奮鬥、創造、發明、工作,其追求的最終結果是為了享受生活的幸福、快樂。
但是長久以來,人們一直以為金錢是幸福和快樂的源泉,更有甚者認為金錢本身就是幸福。其實抱有這種觀念的人,仍然沒有搞清楚金錢與幸福的關係。金錢對人類而言,永遠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它隻是人們實現目的的手段。金錢與幸福沒有必然的聯係。擁有金錢的人不一定擁有幸福,沒有金錢的人不一定沒有幸福。
鹿特丹的社會學家們的研究結果認為,最幸福的人是冰島人,他們從來不知道在驕陽似火的天氣裏不得不工作的不幸;但是倫敦經濟學院的研究者們卻說:孟加拉國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因為收人和生活質量遠遠未達到高度“飽和值”,他們對未來永遠有美好的憧憬,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因為“窮人的世界是沒有記憶的”。心靈一天天地被工作和憂慮耗蝕著;在疲憊的重壓下,他們迅速地忘卻一切。隻有富人才會追憶逝去的舊時光”。
看來全世界的人們都認識到了這一點,那就是,金錢不能買來幸福。
古希臘有這樣一個神話,它向我們深刻地說明了金錢與幸福的關係:
從前,希臘有一個國王叫邁得斯,他是一個貪婪的人,他愛金子勝過愛世界上的任何其他東西。
有一天,他向眾神祈禱,希望得到更多的金子。眾.神決定懲罰他這個貪婪的家夥,就告訴他說:“很好,明天早晨你碰到的每一樣東西都將變成金子。”邁得斯聽到眾神的回答異常高興,他自言自語地說:“我將要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第二天早晨,他很早就起床了。當他碰到床的時候,床變成了金子。他開始穿衣服,衣服也變成了金子。邁得斯極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