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因為對人類危害極大
而被稱為“空中死神”嗎?
酸雨是指PH值低於56的雨、霧或其他形式的大氣降水。酸雨含有硝酸、硫酸、鹽酸等酸性物質,有較大的腐蝕性,會嚴重地汙染環境,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危害,所以被人們稱之為“空中死神”。
近些年,在世界許多地方下了酸雨,對農作物、森林、動物和人都造成了損害。酸雨連建築物也能腐蝕,連江河湖泊也能汙染。天上為什麼會下酸雨呢?當發電廠、冶煉廠、汽車尾氣、鍋爐和家庭的煙囪等將煙霧灰塵排放到空中以後,其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會因空氣潮濕變成硫酸和硝酸,同雨一起落到地麵,就成了酸雨。
最令人擔憂的是,酸雨對人體健康也有極大的危害,尤其是在形成硫酸霧的情況下,其微粒可侵入肺的深部組織,引起肺水腫和肺硬化等疾病,導致人的肺部和其他器官發生癌變。
[我還想知道]
據統計,中歐有100萬公頃的森林由於酸雨的危害而枯萎死亡,意大利的北部也有9000多公頃的森林因下了酸雨而死亡。
據調查,美國和加拿大僅在1980年一年內,因酸雨死亡的就有1500人之多。
雷雨之後空氣中彌漫著少量
臭氧使空氣格外新鮮嗎?
夏季,每當一陣雷雨過後,小朋友們都會走出房間享受空氣中泥土的芳香,感覺到這時的空氣格外新鮮。可你有沒有想過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傾盆大雨給空氣洗了個“淋浴”,把空氣中的那些流浪漢——灰塵,大部分都衝掉了;另一個原因是在閃電時,發生了一場化學變化——空氣中的一部分氧氣,變成了臭氧。濃的臭氧是淡藍色的,很臭,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臭氧有漂白與殺菌作用,稀薄的臭氧一點也不臭,反而會給人以清新的感覺。雷雨後,空氣中就彌漫著少量的臭氧,因此它能淨化空氣,使空氣新鮮。
[我還想知道]
人們在發明塑料時,並沒有想到塑料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用過的塑料包裝袋廢棄後,往往要經過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能分解掉。這就帶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麻煩——遍地“白色垃圾”,生存環境遭到了汙染和破壞。
人們已研製出了各種新型的、可分解的“可降解塑料”。我國科研人員研製的“草纖維薄膜”,埋入土壤中8個月就可以分解成作物所需要的肥料。
打雷是由於空氣迅速膨脹所致嗎?
春、夏兩季是雨水多發季節,並且伴隨著隆隆的雷聲和閃電,那麼雷是怎麼產生的呢?
原來,每當下雨時,天空中都會出現厚厚的積雨雲,這些雲層由於氣流的摩擦分別帶上正負不同的電荷,這些電荷聚集在雲層的兩端,並且隨雲層增厚不斷增加,當電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會穿過雲層放電,當正負電荷中和時會放出大量的熱量,使空氣因迅速膨脹而發出巨大的響聲,這就是雷。
電荷穿過雲層放電時產生耀眼的光就是閃電,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但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快100萬倍,所以總是先看見閃電,後聽到雷聲。
[我還想知道]
兩種雲靠近,陰電和陽電互相吸引,產生的“放電現象”,就叫閃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打閃。
雷雨活動最劇烈的地方是赤道帶和熱帶,那裏雷雨出現的頻度最高,曆時最長,聲勢也最大。
夏天下冰雹而不下雪是
因冰雹比雪重且下落速度快嗎?
從春末到夏季,正是冰雹出現的季節。冰雹出現的範圍一般都較小,而且下冰雹的時間也很短。
冰雹大多發生在夏天。夏天,陽光強烈,地麵溫度高達幾十度,大量的水氣急劇上升,但空中的氣溫卻很低,將雲層裏的小水滴凍成冰晶,小冰晶變成大冰晶,大冰晶在雲層裏上下翻滾,裹上了層層冰的外衣,就形成了冰雹。冰雹比較重,下落的速度快,來不及溶化就落到地麵;雪花在空中形成後,飄落的速度慢,在夏天,地麵和低空的氣溫高,就將雪花化成雨滴,落到地麵的是雨而不是雪。這就是夏天下冰雹而不下雪的主要原因。
[我還想知道]
世界上冰雹最多的地方是肯尼亞的克裏省和南蒂地區,一年中有130天下冰雹。
1988年3月,印度摩拉達百降下的一次冰雹,導致200多人被砸死。這是人類曆史上極為罕見的一次冰雹災害。
雪花呈六角形是因構成雪花的
冰晶的分子結構是六角形的嗎?
冬天,尤其是寒冷地帶,常常會下雪。這是由於氣溫低於零度時雲層中的水蒸氣就會直接凝成極小的冰晶,這些冰晶隨著雲層中水氣不斷上升而慢慢長大成為雪花,當雪花大到一定程度時由於上升的氣流承受不住它的重量而落下來,這就是下雪。
雪花有各種各樣的圖案,十分美麗,但你仔細看看卻都是六角形,這是由於構成雪花的冰晶的分子結構是六角形。冬天,氣溫較低,空氣中水蒸汽直接凝結成白色冰晶。當冰晶下落時空氣中的水蒸氣都往它身上粘,由於各個地方氣溫和水蒸氣含量不同,因而落下的雪花也各式各樣。
[我還想知道]
1964年3月3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下過一場罕見的閃光雪,仿佛點點燭光。
挪威下過一次黃雪,這是由於一種鬆樹的碎末卷向天空同水氣凝結成了黃雪。
下雪的日子特別安靜是
因雪能吸收聲音嗎?
冬天,當地上落了一層層厚厚的大雪時,你會感到周圍是異常寂靜。這主要是因為雪能吸收聲音,雪很鬆軟,裏麵還有好多間隙,聲音被吸收到這些間隙中,當然就覺得十分寂靜了。不光是雪能吸收聲音,柔軟而有彈性的材料如地毯、沙發和窗簾也能吸收聲音。
反之,聲音碰到表麵沒有間隙的硬東西,很容易反彈回來,產生回聲。如果你站在一個十分空曠的大廳裏大聲講話,總能聽到從對麵牆壁反射回來的回聲,和我們在山穀裏大聲喊時聽到的回聲一樣。有的時候還能聽到好幾個回聲,這是因為聲音是向四麵八方傳播的,從幾個方向都有聲音反射回來,因為四周的障礙物遠近不一樣,有的回聲傳回來的早,有的回聲傳回來的晚。
火車在通過山洞時,你會覺得噪音特別大,就是因為聲音傳播不到遠處去,都被山洞的牆壁給反射回來,聲音就變大了。也許你去過遊泳館,有時裏麵的人並不多,但卻總感覺到聲音特別嘈雜,就是因為聲音遇到堅硬的牆壁,多次反射,變成一種聽不清的嗡嗡聲。為了減少這些雜亂的聲音,電影院經常在牆壁和天花板上鋪一些吸音材料。
[我還想知道]
科學家在南北極地區發現紅、黃、綠、褐等顏色的雪,這些彩色的雪是低等植物雪生藻,被暴風刮到天空,同雪片相遇,粘在雪片上的緣故。
西伯利亞曾落過青雪,阿爾卑斯山和斯匹卑爾根島下過綠雪,瑞士山區下過褐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下過有色的西瓜味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