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出現在早晨說明這一天可能是晴天嗎?(1 / 3)

霧出現在早晨說明這一天可能是晴天嗎?

早晨出現霧,這一天的天氣一般都是晴朗的。這是因為白天太陽照射地麵,地麵積累了大量的熱,由於水分的蒸發,溫度較高的空氣也能夠容納較多的水氣,因此空氣中的水氣比較多。太陽下山以後,熱量就開始向空中散發,接近地麵的空氣的溫度也隨著降低。到了後半夜和早晨,地麵空氣的溫度已經降得很低了,這時候,就是在室內,我們也很容易感覺到比上半夜冷得多。按近地麵的空氣溫度降低以後,空氣裏的水氣超過了飽和狀態,多餘的水氣就凝結成細小的水滴,分布在低空,這種霧通常產生在高氣壓中心附近,所以出現這種霧的時候,盡管早晨濃霧彌漫,隻要太陽一出,把霧氣蒸散,就會出現晴朗的天氣。

[我還想知道]

霧和雲都是由於溫度下降而造成的。地麵上的水蒸發後飛散到空中,經過冷凝積聚而變成雲。如果水蒸氣在近地麵的低空受了冷,凝結成小水滴,積聚在一起阻礙了人們的視線時,就成了霧。因此,霧實際上也可以說是靠近地麵的雲。

人們常見的霧有輻射霧和平流霧兩種。輻射霧大都發生在冬天晴朗的早晨,“平流霧”(又叫海霧),大多發生在春夏之際。

霧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而形成的嗎?

峨媚山的霧,形成了奇異的景觀:霧島。雲霧繚繞山腰,靜如練,動如煙,輕如絮,闊如海,白如棉。在山頂上,人們眺望腳下那雲飛霧罩、雨霧彌漫景觀,仿佛置身於縹緲奇幻仙境中。

可霧是怎樣形成的呢?霧多出現在冬季。這是由於冬季白天氣溫稍高,空氣中容納了較多的水蒸氣;入夜後地麵上氣溫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便凝結成很小的水滴飄浮於空中,這就是霧。

早晨起來,你會發現原本幹幹爽爽的葉子或者花瓣上滾動著一顆顆珍珠似的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就是露珠。是由於地麵散熱很快而導致地麵空氣溫度急速下降,當空氣中的水氣遇到地麵上溫度較低的植物等物體時,便在上麵結成露珠。

[我還想知道]

“海霧”是航海的大敵。在海難事件中,同海霧有關的占了1/4。1955年5月11日,日本“紫雲丸”號同另一艘船在濃霧中相撞,死168人,成為霧航中的一個大悲劇。

英國的倫敦,曾有“世界霧都”的稱號。過去,平均5天就有一天是霧天。一旦發生大霧,常常連續幾天不散,造成嚴重的“霧害”。

世界上霧日最多的城市是重慶,那裏冬春霧靄茫茫。

朝霞預示天要下雨而晚霞

卻預示天氣轉晴嗎?

天空有時會出現美麗的朝霞和晚霞。這是由於日照在含有很多小水滴的雲層上產生散射形成的。一般情況下,朝霞預示著白天將要下雨;晚霞則表明第二天是晴天。所以有“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裏”的諺語。

這是什麼道理呢?

原來這種鮮紅豔麗的光彩,氣象學上稱為“霞”,早晨出現的稱為早霞,傍晚出現的稱為晚霞。它是當太陽在地平線以下時,陽光通過大氣層經空氣散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帶。靠近地平線處,由於陽光通過的大氣層最厚,波長短的各色光線幾乎全被散射,因此,我們看到的是剩下來的紅光。再往上一些,陽光通過的大氣層稍薄一些,散射得稍少一些,所以出現橙黃色。大氣的散射,與大氣中水滴、塵埃多少以及大氣層程度有關。天氣轉雨前,空氣中的水滴、塵埃增多,霞的顏色越紅。

出現早霞,說明大氣中的水氣和小水滴已經增多,而且雲層已從西方侵入本地,故可預示未來很快將轉陰雨。出現晚霞,說明西邊已經雨止雲消,天氣轉晴,而且大紅色的和金黃色的晚霞,還常常表明大氣穩定度轉好,故可預示未來天氣將轉晴。

[我還想知道]

當大氣裏有較大的水滴時,才會出現虹。東方出現虹時表明東麵有雨或有降雨雲層,隨著它們慢慢東移,當地天空就會放晴。

當西方出現虹時,說明西麵的大氣裏有雨雲,隨著西風的吹刮,雨雲就會慢慢地跑到我們這個地方來。

七色彩虹是由雨珠折射太陽光

而形成的嗎?

夏天,每當雨後立刻出現太陽時,天空中都會出現橋似的七色彩虹,由赤、橙、黃、綠、藍、靛、紫七色組成,鮮豔美麗,橫跨天空。七色彩虹是怎樣形成的呢?

我們知道,當太陽光通過三棱鏡的時候,前進的方向就會發生偏折,而把原來的白色光線分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帶。因為陣雨過後空中還飄散著許多小雨珠,這時,雨珠就扮演棱鏡的角色,當由七色光組成的陽光照射雨珠時就會產生折射,並將陽光同時分解成七色光,於是就出現了美麗的七色彩虹。

[我還想知道]

1979年8月14日,英國北威爾士出現的虹,在空中閃爍了三個多小時,這是當時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彩虹。

1948年9月24日下午6時,在列寧格勒涅瓦河上空,同時出現了四條美麗的彩虹。

四季的形成是地球公轉的結果嗎?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地球上隻有溫帶才有明顯的變化。我國地處溫帶,四季分明。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旋轉,於是地球上出現了白天和黑夜的變化。同時地球又繞著太陽運行,這叫做公轉,結果形成了四季的變化。

每年6月22日前後,地球運行到離太陽最遠的地方,陽光直射北半球,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此時,北半球得到的熱量最多,白天最長,是夏季,而南半球正是寒冷的冬季。

此後,太陽直射的地方逐漸向南移動,9月23日左右,陽光直射赤道,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秋分。此時南半球和北半球得到太陽的熱量相等,白天和黑夜一樣長,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12月22日前後,地球運行到離太陽最近的地方,陽光直射南半球。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是冬季,而南半球正是夏季。

隨後,太陽直射的地方向北移動,3月21日前後,陽光再次直射赤道,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此時北半球是春季,南半球是秋季。

[我還想知道]

中國曆法是將一晝夜的24小時劃分為12個單元,一個單元兩小時,這12個單元按順序為子時、醜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