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基本性質就是運動。設想一下,假如所有運動都停止了,世界會是什麼樣子?鳥兒一動不動地停在樹上,昆蟲都留在地麵,水裏的魚兒不再遊動,所有植物不再成長,花朵不再散發芳香,果實不再成熟,空氣裏充滿了毒素,地球將變得多麼恐怖!。
當然,這種絕對的靜止並不存在。假如自然的運行真的停止了,生物的運動也將毫無目的,整個世界將陷入一片混亂。大自然設計了最完美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所有生物都井然有序地遵循著自己的運動方式和發展目的,因此,在所有運動之間保持著一種和諧。
工作與運動不同,兩者又密不可分。人類的生活既不能離開工作,也不能離開運動。試想世界上的工作停止一個月,人類會不會毀滅呢?也就是說,人的運動還有社會功能,它不隻是要鍛煉體質,還要使人類的潛能得到利用,使創造力得以發掘。
社會是一個有秩序的整體,運動有助於建立社會秩序。每個社會成員既要服務自身,也要服務社會。所謂“行為”,不論對人還是動物,指的都是有目的運動,這種行為是生物行動的核心。人的行為不僅要實現個人目的,比如打掃房間等;還要服務於他人,比如跳舞。這項運動雖然非常個人化,可是如果沒有觀眾,跳舞的樂趣和意義就要大打折扣。
運動是自然的規律,任何生命都依賴於特定的運動;同時,運動不隻服務於自身,還有更深遠的意義。隻有真正認識了運動作用的,我們才能理解兒童的行為,並對他們進行更好地指導。
引爆潛能造就天才
通過多年的觀察和實驗,我發現,孩子們所揭示的這種生活的普遍規律,雖然隻有少數的精英才能意識到,卻也揭示出社會對他們的無意識的壓抑。這種無意識的壓抑,不僅使人類負擔深重,也使他們的內心倍受摧殘。
一位有見識的女士對我的理論很感興趣,並且希望我將這個感受寫成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發表。但是,她對我正在進行的試驗卻不能接受。
在談到孩子的時候,她認為有關的事情自己都懂,並認為孩子從智力上講是天才、在道德上看是天使。雖然顯得有些不耐煩,但我在不甘心的再三勸說下,她終於同意到我們的學校來看看。結果,在參觀完學校並且和我們的孩子交流後,她十分激動地抓住我的雙手,真誠地說:“這些教學理論要趕快寫出來,最好能馬上發表!想想看,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暫,現在不抓緊時間,這些發現就要被你帶進墳墓了!”
我當然清楚她的話中的含義!
我們承認,天才們的努力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思維方式,為我們的幸福和社會的進步帶來了新的源泉。但如果對那些天才的腦力勞動加以仔細研究,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勞動並非多麼不凡,普通人也可勝任這些工作。
心理學家貝恩說:“具有很強的相似聯想能力,是天才最基本的特點。”這意味著,利用多數人都能做出的簡單推理,並輔以精確的觀察,我們就能有所發現,當然,我們還得對現實材料進行整理。不過,這類被其他人所忽略的現實材料,正是人們之間差別的關鍵,因為它們隻能被發現者所“發現”。
可以說,在意識上將事實分離並將它與其他東西區分開來,是天才特有的能力。黑屋子裏的寶石隻能被一束光芒照亮,天才就是落在寶石上的那一束光。在意識領域內,天才的思想會引發巨大的革命,並推動人類走向進步!
在這裏,我們必須強調一下,天才之所以有驚人的發現,並非該事物本身有多麼獨特的價值,而在於他們在同一領域對事實進行的分辨。開采過礦產的人都知道,珍寶往往就隱藏在整天堆放在那兒的普通物質之中,雖然它看起來很不起眼,也沒有人會注意它。真理的發現與此類似,許多人往往會在事後大發感慨:這些道理我們早已耳熟能詳,還一直使用著呀!其實,真理並不是在這時候突然變得富有價值,而是有人認識了它並將之付諸行動。
當然,作為人類智力勞動的產物,新發現的真理不可能一早就存在於人的大腦之中,而其中有些真理還需要經過一些波折才能夠被社會所接受。人的大腦接受一種新的觀念,不但需要時間,還需要人類智力的協調與配合並加以反複的檢驗,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它們往往會被斥責為奇談怪論而遭到排斥。哥倫布發現美洲,是他智力勞動的成果,因為他提出:“假設地球是圓的,那麼當一個人從某地出發,一直朝前走,最終會回到原來出發的地方。”有的人則認為這隻是哥倫布的幸運罷了,要不是這塊陸地正好位於他的航線上,他遇見的將會是死亡。但有時候,這種帶有靈性的“幸運”卻能贏得上帝巨大的獎賞。
當然,哥倫布能夠有此發現,除了其過人的才智以外,他遠超眾人的膽略也是一個原因。據了解,他辛苦遊說了14年,才終於獲得別人的資助,並最終實現這一偉業。因此,使哥倫布獲得勝利的,是他堅韌不拔的信念。
伏特發現電的過程,也能夠說明這個問題。那天,他的妻子正在發高燒,按照當時流行的治療方法,伏特為她配製了帶皮的青蛙湯來退燒。在那個陰雨天,在他將死青蛙掛在窗戶的鐵棍上,在他發現青蛙的腮在收縮時,這位偉大的發明家馬上想到:“青蛙死了,肌肉卻還在收縮,這說明有一種外力正作用於它。”於是,在進行了大量的實驗來尋找這個外力之後,伏特終於通過地球的磁場獲得了電。這一個推論看似簡單,卻給世界帶來了如此偉大的發明。
從以上事例我們可以知道,人類取得每一項偉大成就的過程,就是對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發現進行縝密的思考,在這個基礎上,把注意力集中到“它為什麼會收縮”這樣的問題上並加以解決。
伽利略的發現也與此類似。當他站在比薩教堂下麵,仰望左右擺動的吊鍾時,發現鍾擺來回擺動的頻率是固定的。從此,人類開始計算時間,天文學家也開始計算宇宙。對人類來說,伽利略的發現是多麼重要啊!
萬有引力的發現也同樣很簡單。當牛頓看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時,他問了一個為什麼。正是這一發問,使牛頓發現了物體的重力,從而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縱觀瓦特的一生,也同樣令人產生無窮的感歎。作為一名對人類做出卓越的貢獻並名垂青史的偉大人物,瓦特集物理學家、心理學家、數學家於一身,被英國和德國的大學授予了很多榮譽稱號。水蒸氣推動壺蓋這個小小的細節,大多數人熟視無睹,隻有他注意到了:“既然水蒸氣可以推動壺蓋,那它的力量一定可以推動活塞,所以,可以拿它來作為機器的動力。”一個小小的壺蓋就有如此偉大的魔力,推動人類曆史的發展,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人的大腦所受的阻礙越大,他的智力就會被浪費得越多;反過來,智能的力量耗散多了,也會導致大腦推理能力的停滯,進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拿生物學領域的一大發現舉例來說,最初的生物學認為,作為一個與脈管連接的密閉的血液循環係統,其密封的上皮細胞不會被諸如微生物這樣不銳利的物體所穿透,比微生物還鬆軟的圓形原生動物就更不用說了。這一理論一度被奉為圭臬,但卻經不起事實的推敲。因為學生會這樣追問:那麼瘧原體是怎樣進入到循環的血液中去的呢?過去,人們在找到瘧疾的真正病因之前,一直認為希波克拉底、蒲林尼、塞爾夏斯、伽林這些熱病與沼澤地的水或有毒的水汽有關,他們堅信桉樹上的放射物會過濾和殺死空氣中的細菌,因此大量栽種按樹。可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問問瘧原蟲是怎樣通過空氣進入循環的血液中呢?是什麼阻擋了那些從事這項研究之人的腳步呢?這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羅納德·羅斯公布了自己的發現,這一局麵才有所改變。羅斯發現,人之所以患上瘧疾,是因為遭到了一種特殊蚊蟲的叮咬。從此,人們知道,“如果鳥得瘧疾是由於蚊子叮咬引起的,那麼人得瘧疾也是同樣原因造成的。”在這方麵,人類向真理邁進了一大步。
人們觀察到,瘧疾流行的地區,大多空氣新鮮、土地肥沃,人們隻要遠離那種蚊子,從早到晚都呼吸清新的空氣,就能夠保證自己不得瘧疾。就連那些因貧血而麵黃肌瘦的農民,在蚊帳的保護下都能保住性命,並得以恢複健康。明白了這一簡單的事實後,所有的人都不禁驚呼:瘧疾原蟲這一事實眾所周知,為什麼我們以前就沒有發現呢?人們一直虔信不疑的循環係統是封閉的、微生物是不能穿透的理論於是不攻自破。
下麵這個例子,也帶有明顯的錯誤。
早在古希臘文明時期,人們就已經憑經驗對隕石做了判斷:“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石頭。”中國的古老編年史也對隕石有所記錄,到了中世紀,有關隕石降落的記載就更多了。而1492年馬克西米連一世以當年降落的那顆隕石為借口,組織基督徒對土耳其人發動的那場戰爭,在我們看來卻是如此的不可思議。據記載,世界上最大的隕石是1751年掉在亞格拉姆附近重達40公斤的那顆,現存放於維也納礦物學博物館。一位德國學者曾感慨萬千:“那些對自然和曆史一無所知的人,相信鐵會從天而降也就罷了,可為什麼直到1751年,德國一些受過教育的人還會相信鐵是從天而降呢?對於曆史和物理,人們是多麼地無知啊。”
1790年,許多人親眼目睹一顆重達10公斤的隕石落在了法國西南部的塔斯肯尼地區,但巴黎科學院收到那份由300個目擊者簽名的報告後,回答卻是:“這樣一份正式報告,內容卻如此荒誕不經,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幾年以後,聲學的奠基人契拉第裏,因公開承認隕石的存在,被誣蔑為“對自然法則一無所知,無視自己的言行並且會嚴重危害這個道德社會的人”。就連當時的一位著名學者都出離憤怒:“就算隕石從天上掉在了我的腳下,我也不可能相信。”
這個懷疑的頑固程度,跟聖托馬斯的懷疑比起來,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聖托馬斯也承認眼見為實,可擺在那位學者麵前的明明就是一塊重達10公斤或40公斤的鐵,完全能夠看得著、摸得到,可他卻偏偏說即使我摸著了,我也不相信!
這種對事實視若無睹的情況,心理學很少涉及,我們在教學方法上也同樣如此。比如,感官對於刺激並非全部接收,如果缺乏內在注意力的配合,一切隻是徒然。
我們頭腦中常識的一部分,就來自於這樣實驗的無數次彙總。想要讓我們看見某一物質,除了要將它擺在我們麵前,還得將我們的意識集中在它上麵,也就是說,這種使我們受到刺激的內在過程是必不可少的。
像那些更加崇高、更加純潔的精神領域,也同樣適用這種情形。如果某人的思維與意念割裂開來,不管他的思想多麼有力或者獨特,都不可能使事物順暢地進入自己的意識之中。
在我們眼裏,處於自由狀態的意識,是多麼令人滿懷期待啊。麵對突然降臨的真理,一個思想混亂的人,怎麼可能會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接受呢?如果缺乏堅定的信念,就算事實非常明顯地擺在那兒,任何對它的解釋或闡述都是徒勞,是信念使心靈向真理敞開大門,而確鑿的證據卻無能為力。作為媒介的感覺再努力,可一個人的內在活動如果不開門容納它,終究是於事無補。
因此,我們深切地感到,在這樣一個實證主義的時代,智力的作用可能被低估了,也許還包含著矛盾或錯誤,甚或處於一個危機四伏的環境中,雖然人們還沒有感覺到。由於某個不為人知的錯誤,智力可能會導致人神誌昏迷或者致命的心理失常。所以,像精神一樣,智力也需要外力的支持,否則就會慢慢衰竭。但這種支持並不是感官上的,而是其自身的不斷淨化。好在人們早已認識到對身體進行自我調理的重要性。既然人們能花大量的時間去清洗、美化指甲,為什麼不能將這一自我調理擴展到人體的內部呢?這樣,我們的身體就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和完整。
我們之所以培養智力,是為了使它遠離疾病和死亡的威脅。但培養並不意味著強迫,如果強迫智力進行工作,非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還會使它精疲力竭。在這個精神混亂直欲令人瘋狂的時代,鄙陋的習俗對那些自我標榜健康的人群來說,其威脅仍然是驚心動魄的。
所以,如果我們想讓智慧之光永遠照亮孩子的心靈,就應節製對他們的關注,不隨意強迫他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