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兒童能力的培養5(1 / 3)

同樣,科學家進行聯想時,也會選擇對自己最有用的事物特性。比如,在區分人種時,一位人類學家依據的是大腦的形狀,而另一位人類學家則會選擇膚色。但無論哪種方法,最終都是殊途同歸。當然,這兩個人類學家對於人類的外部特征,必然都有其精確的認識,但找出一個能夠作為分類基礎的特性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這個分類基礎要能根據其類似的特性,對很多人進行分類。純粹的實用主義者,會從功利而不是從科學的角度審視人類;帽子製作商除了關注頭的大小,並不會考慮其他;而演說家注意的隻是人類對口語的感受。

所以,我們要想實現某種含糊不清的計劃,就必須做出選擇,因為它是理想轉為現實的必要基礎。

萬事萬物都有其特性和局限性,我們的心理感覺機製就是建立在自己選擇的基礎之上。可感覺器官到底有什麼作用呢?難道就隻是對固定的一連串震動做出反應,而不理會其他的一切嗎?這樣說來,眼睛看見東西,耳朵聽見聲音,要想形成思維,首先必須進行限製性選擇。而反過來,思維也會進一步限製感官,然後在內部選擇的基礎上,再度形成某種具體的選擇。這樣,注意力就不會被眾多的事物所分散,而會被集中在某個特定的事物上,意誌也就從眾多可能的行為中選擇了必須完成的那種。

兒童行為的特點

生命的奧秘雖然不可能僅僅通過研究行為就能完全解釋,但這些理論對我們認清事實,還是很有幫助的。能夠肯定的是,各種動物的生命都遵循這唯一的規律發展,而這個規律最早出現於胚胎時期。

因此,我們也可以借助它來追蹤兒童心理的發展變化,尋找社會現象中的規律。

不論是人還是兔子,亦或是蜥蜴,不同的生物在胚胎早期都非常相似,這一發現對我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脊椎動物的成形過程都比較類似,但胚胎發育成熟以後,之間的差異就天差地別了。

不過,嬰兒在出生時都有相似的心理胚胎,這一點是能夠被肯定的。所以,無論那孩子將來會走上什麼樣的道路,成為科學家或苦力、聖人或罪犯,在他們心理胚胎的成長期,也就是心靈的形成階段,都應當給予同等的對待與教育,都要經曆相同的成長過程。

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在生命的最初幾年受到的教育大體相似的緣故,因為順應了他們自然的本性。

人的內在個性應當自然發展,而不是受別人的左右。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一個人掃清其成長過程中影響自我實現的障礙,幫助他構築自我。

在確定心理胚胎的確存在之後,我們發現,環繞著心理胚胎,器官也形成了,那就是循環係統和神經係統,它們相互聯結並整合在一起。但對於心理胚胎如何成為生命體,以及它怎樣成為獨立自由的個體,這些問題,以目前的科學水平還無法解釋。

1930年,美國費城的學者發現:大腦中的視覺神經元,形成的比眼球還早,是早於視覺神經而先行出現的。這一理論與現行理論截然不同,可以為動物心理先於其生理的形成提供依據。動物的本能先於其器官的形成。既然這樣,那就意味著動物的生理部分是自行完成構築,以合乎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本能的。動物的肢體往往最適合表現其本能。而過去那種舊的觀念,則認為動物采取某種習性是為了適應環境。

費城學者的理論也承認以上因素,但它更偏重動物本能的行為或習性,認為動物有能力很好地適應環境。

從牛的身上,我們能夠發現一些東西。作為一種強壯的動物,早在地球上剛有植物覆蓋時,牛就出現了。追溯其進化過程,也許有人會問,草既然那麼難消化,牛為什麼會去吃,並因此長出4個胃呢?隻是為了生存嗎?那它大可進食別的東西,畢竟其他食物的數量也相當豐富。但幾百萬年之後的現在,我們看見牛還是在吃草。

通過仔細觀察,我們發現:牛吃草時,隻會從靠近草的根部將其咬斷,並不會將其連根拔起,似乎知道青草經過剪斷,就不會很快地開花結籽,而地下的根莖也會長得更好。後來,人們又發現,在植被的保持上,青草能夠防止水土流失、肥沃土地。這就說明,在自然秩序的維持中,青草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齧咬之外,牛的糞便和對地麵的滾壓,也對青草的維護保養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樣看來,牛簡直堪比農用機械,甚至要更好!牛除了協助草的生長,保持草場水土,還能為人類提供牛奶。

所以如烏鴉與禿鷲是大自然的清潔工一樣,大自然設計牛這種生物,也有其目的。

無數動物選擇食物的例子可以告訴我們:不管是哪種動物,其覓食除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還有著自己的使命,即合力維護整個自然界的和諧統一。比如,蚯蚓每天要吃掉相當於它體積200倍的泥土,可見它並不是為了吃而吃。達爾文也曾說過,蚯蚓的存在,就是為了肥沃地球的土壤。蜜蜂傳播花粉的行為,我們也很熟悉。從其意義上看,除了自己的生存,它還為其他生命的存續奉獻自己的生命。

類似的高境界者,在大海中也比比皆是。比如,有些單細胞生物能夠過濾水裏的某些毒性物質,為此,它們需要吞飲大量的水,相當於人一分鍾要喝大約一加侖的水。

更高級的生命及地表上的土壤、空氣和水的淨化,都依賴於這些動物,雖然它們本身並不知曉自己的生存關係著地球的生態。

我們似乎能覺察到,冥冥中仿佛存在著一個特定的計劃,而動物們都在聽從這一“隱藏的命令”,並努力完成這個計劃,以期協調統一所有的物質,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由此可見,我們之所以存在於這個世界,是為了向前進化它,而不是要滿足我們自己的享受。雖然我們與動物相比,確有許多不同之處。但主要差異也不過是,人類的運動方式不那麼特殊,或者說人類沒有固定的棲息地。

在所有的動物當中,隻有人能夠來去自如,能夠適應各種氣候,不管是熱帶還是寒帶,沙漠或是雨林。對人類來說,似乎沒有什麼事不能做:他們能用雙手勞動、會講多種語言、能走能跑能跳、可以像魚一樣遊泳,還能做極具美感的運動,比如跳舞。但孩子在剛出生時,並不具備這些能力,需要在童年時期逐步學習。

剛出生的嬰兒,不具有任何行為能力,之後他開始依靠自己的努力,學會像其他動物一樣爬行,學會走路。孩子除了要獲得人類共同的能力,還要調節自己的體溫以適應氣候和越來越複雜的生活環境。這種適應性的工作,並不適合成人來做,隻有孩子才能很好地完成。

對於某個環境,成人就算再喜歡,也隻能將之存放於記憶;孩子卻可以吸收它於無形,並以之構成自己的內在心理。孩子能夠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融入大腦,成為自己的養分,語言這個例子就很明顯。

成人對於宗教,往往帶有其感情與偏見,宗教已經融入了他們的血脈,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因此,盡管從理性的角度他們應該加以拒絕,但事實上卻很難擺脫。

假如我們想移風易俗,或者強化某一民族的特定性格,以孩子為突破口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成人的思維已經形成定勢。孩子具有無限的可塑性,我們要振興一個民族或國家,要喚醒宗教或提高文化水平,就不得不仰賴孩子。

兒童的模仿與準備

上一章,我們講述的是,兒童在1歲半以前,是為上、下肢協調做準備,同時也是在發展自己的個性。而到了兩歲,兒童便進入了“語言爆發”期,這時期的發展尤為迅速。

其實,在“語言爆發”期到來之前,兒童就已經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了,因為在1歲半期間,兒童一直在不斷地儲存、準備。

在這個時期,我們要特別注意不要人為幹涉兒童的發展過程,以防打亂生命的自然規律。既然孩子在不斷努力,我們就應該給予他們一些幫助。

當然,這種說法不夠具體。有些人會強調說,兒童在這個階段開始學會模仿。這個觀點並不新鮮,畢竟人們經常提到兒童是在模仿大人。但這種認識隻看到了表麵。

據研究,兒童在開始模仿之前,必須先學會理解。過去,人們看到兒童模仿成人的行為,便理所當然地認為成人應以身作則規範自己的行為,而母親和教師更是要顯示出自己良好的品德,力求完美無缺。

但大自然並未向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隻是要求他們在模仿之前做好準備,以利於潛能的發揮。作為兒童模仿的外在目標,成人沒有必要刻意做些什麼,因為那樣不見得就能產生好的效果。

兒童行為的最大特征,便是極強的創造性。一旦他們開始模仿,往往會比模仿對象做得更好,在某些行為方麵,甚至更加細致、準確,這一點毫不令人驚訝。假如一個孩子想成為鋼琴演奏家,那麼,他除了要不斷地練習彈琴,以提高手指的技巧之外,還需對音樂有所理解,否則,單靠模仿是不可能成為鋼琴家的。

我們之所以經常用模仿的方式教育孩子,希望他們達到更高的水平,大部分是我們自身缺乏理解力的緣故。我們常常會給孩子講一些英雄的故事,以為這樣有助於他們成為英雄。殊不知這麼做其實是白費力氣,因為如果兒童沒有在深層次的心理做好準備,是不可能隻靠模仿就成為英雄的,畢竟榜樣的作用隻是激發兒童的興趣而已。

想要模仿,當然能促進兒童的學習,但隻有通過大量的訓練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兒童在能夠模仿之前,還要經曆一個準備階段,他們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真正學會模仿。除了模仿的能力,大自然還賦予人類自趨完善的能力。所以,如果我們真想對兒童的發展做點什麼的話,首先就要明白兒童需要那種程度的幫助。

通過細心觀察,我們發現,這個年齡的兒童總是執著於完成某一件事情。其行為在成人眼裏雖然有點可笑,但孩子們依然我行我素,堅持要把事情做完。這些行為來自於兒童的內心需求,千萬不要去打斷他們。否則,他們不但會失去行動的目標和興趣,其性格的發展也會受到幹擾。

我們認為,這些行為屬於孩子們自己的心理需求,是準備工作的一部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應該讓兒童盡力完成。

上一章我們在討論兒童的運動發展時,提到兒童總喜歡碰這碰那,其行為滑稽而有趣。

舉個例子,一個不滿兩歲的孩子,受內心欲望的驅使,試圖拿起很重的東西,雖然他這樣做全無目的。我的一位鄰居,家裏有一些很重的工具,他1歲半大的孩子特別願意跑去搬弄那些工具,他費勁地挪動它們,自得其樂。

還有,孩子們很喜歡幫父母擺放桌子,他們會搶著捧起那些大麵包,會不停地跑來跑去、忙個不停。而大人卻總認為,孩子最好是安靜地坐著,從不讓他們過多活動,生怕他們會累著。

心理學認為,很多精神疾病,正是緣於成人的這種做法,因為它阻礙了兒童的發展,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響。

兒童還特別喜歡在樓梯上爬行。成人爬樓梯是有目的的,兒童爬樓梯卻純粹為了遊戲。僅僅爬上樓梯,並不能令他們滿足,他們還會跑下來再爬,如此不斷反複,樂此不疲。

雖然大人們並不幹涉兒童的這種行為,但心理學家還是要求為兒童專門開辟一個遊戲場所,以確保他們不受幹擾。所以,西方國家建立了托兒所和幼兒園,來吸納1歲半以上的兒童。在托兒所,所有的東西都經過了專門設計,比如樹頂上安裝的小房子,下麵放置的梯子等等。在這裏,兒童可以搬沉重的東西,可以爬高、可以冒險,他們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的,潛能也日益發揮出來。

兒童做這些行為,並非想達到什麼目的,隻是為了滿足內心的欲望。同時,這些行為也使他們具備了協調運動的能力,日後,他們就能模仿成人的行為。

隻有到那時,兒童才會被激起模仿的興趣,才會被環境激起,才會發自內心地渴望模仿,才會在看見人們擦地板或做糕點的時候,自己也跟著去做。

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兩歲兒童對行走的需求。兒童要長大成人,就必須掌握成人的各種能力,因此對他們來說,行走的需求再正常不過。孩子們很願意克服行走帶來的困難,如果心情愉快,兩歲大的兒童甚至能走兩公裏路。

但在兒童眼裏,行走並不同於自己的父母,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大人們總認為孩子走不了遠路,因為他們總是愚蠢地要求兒童的步幅跟上自己的,盡管他們是無意識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