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有律動的鍛煉。
照顧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練習自己穿衣服和脫衣服。將很多布料或皮革等釘成四方框做教具,用它來專門訓練孩子們。訓練他們扣紐扣、使用掛鉤、係帶子等。實際上,這些活動中包含了人類創造的穿衣、係鞋帶,以及做其他事情的所有方法。教師和孩子坐在一起,將手指的動作慢慢地演示出來,再把動作分解成若幹更詳細的部分,這樣孩子們就能看懂了。
比如,訓練的第一步,可以把四方框上的兩塊布先對齊,然後從上到下對正,將兩塊布係好。如果在四方框上練習係紐扣的話,教師應該孩子演示分解動作。先捏好扣子,再將其對準扣眼,接著再全部放進扣眼中,最後,教師對扣子調整穿過扣眼的位置。教師在教孩子打蝴蝶結時也一樣,先開始係絲帶,分段演示,最後打成蝴蝶結。
我們有一個錄製了教孩子們用絲帶打蝴蝶結的全過程的係列電影。有的孩子學習過後,效果非常的好,他們會和別的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他們會十分耐心細致地學習分解動作。可以讓孩子以最舒適的姿勢坐好,在桌子上練習使用四方框。他們興趣盎然地在這個四方框上多次練習係扣子和解扣子,使得雙手會變得十分熟練和靈活,隻要有機會,他就想給真正的衣服係扣子,對此非常入迷。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最小的孩子不但想自己穿衣服,還試圖給他的小夥伴們也穿上衣服。從穿衣服中,他們尋找到樂趣,隨時隨地尋找練習的機會,十分認真的不再需要讓那些大人們幫他們穿衣服了。
采用同樣的方式,教師教孩子們洗滌東西,擺放桌子等活動,較大的活動也一樣。在開場時教師必須參與,給孩子們準確地示範動作。少說話,也可以不說話。教師要教給孩子把所有的動作:怎樣坐下,怎樣從椅子上站起來,怎樣拿東西遞給別人,等等。教師還要教孩子們把碟子一個個擦好放到桌子上,要求是,不能有任何聲響地做完這件事。
孩子們很容易就學會了,他們在做這些事情時表現出的極大的興趣和謹慎,的確令人驚訝。如果班裏孩子較多時,應該安排孩子們輪流做家務,比如上菜、洗碗碟之類。這種輪流製度可以讓孩子們認真愉快地執行任務。即使才兩歲半的孩子,也會很自覺地去做自己應做的工作,根本無須要求。
紐約的雅各提教授,就曾經曆過這樣的事情:有一次,雅各提看到一個顯得不聰明的兩歲孩子,忘了該將叉子放在右邊還是左邊,站在那兒,困窘不堪時,他非常感動。小孩子長久地思考著,很明顯是在努力想起什麼。比他大一些的孩子對他思考的樣子,也很佩服。大孩子們也像我們一樣,對生命的一點一點的成長,也感到令人驚訝。
教師僅僅用一點暗示和一次指點,就可以把一個一個很好的起點給予孩子們,接下來,孩子就可以自我學習和成長。在互相學習之後,孩子們就開始興致勃勃地工作了。在寧靜活躍的氣氛中,孩子將更具愛心,也會形成互幫互助的品德。稍大些的孩子,對小同伴在成長中的進步,表現出的理解和關心最為奇妙。使孩子獲得這種寧靜平和的環境,使他猶如身置家中,無須語言。
從這些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兒童之家”的真實情況。孩子們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斷地走來走去,教師則坐在角落裏,關注著孩子們的一舉一動,無須多做什麼。也有一些孩子們照顧“兒童之家”的畫麵,表現出孩子們愛護他人和周圍環境的行為。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洗臉,擦鞋子,擦洗家具,撣去地毯的塵土,就連計步器上的金屬顯示器都被擦得鋥亮,等等。我們看到,孩子們可以獨立地完成了擺放餐桌的工作,他們分工合作,有的端盤子,有的擺放勺子和刀叉,還有的做別的工作。最後,大家在餐桌旁坐好後,小侍者們就會端上來熱騰騰的湯。園藝和手工勞動課也是孩子們十分喜歡的。眾所周知,園藝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植物和小動物被認為具有吸引孩子注意力和關心的作用。“兒童之家”仿效那些學校裏目前最好的做法來做這些工作,而萊特夫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這些學校。
泥塑可以成為孩子們手工課的重要內容。具體操作就是用泥土捏成小瓦片、小花瓶和小磚頭之類的東西。當然,也可以利用模子之類的簡單工具。製作這些東西,其目的是讓孩子們記住整個製作過程。這個步驟完成後,孩子們在所有的小作品上,上釉並用熔爐烘烤。烘烤好的亮白色或彩色瓦片被孩子們堆得似一堵牆壁,烘烤好的小磚塊也被孩子們用灰泥和泥鏟鋪在地板上。孩子們還可以挖好地基,然後,用自製的磚塊砌一段牆,或給小雞們搭窩。
在體育訓練時,考慮就是“踩鋼絲”這個環節。這裏說的鋼絲,是指我們用粉筆、顏料畫在地板上的一條線。有時也能夠畫成兩條橢圓形的同軸線。如同踩鋼絲的演員一般,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踩著線走。就真的像踩鋼絲演員一樣,孩子們小心翼翼地,保持著身體平衡走路。不過,由於“鋼絲”隻是畫在地板上的線,孩子們絲毫不怕。教師可以做開始的示範,讓孩子們看清她如何落腳。教師不必多說,孩子們跟在身後,就可以學習了。剛開始隻跟著幾個孩子,等教師演示完畢離開後,他們就開始自由練習。
多數孩子們都能堅持走下去,他們邁著小心翼翼的腳步,努力去適應教師的示範,集中精力保持著身體的平衡,讓自己穩穩地走在線上。慢慢地,別的孩子聚在周圍看他們表演,躍躍欲試。不到幾分鍾時間,橢圓線或單行線上就站滿了孩子們,他們搖晃著竭力保持身體平衡,緊盯著自己的腳走在線圈上,每個人的神情都非常認真和專注。
放音樂來配合孩子們練習的手段是不錯的。我們可以選一支很簡單的樂曲,不要有太強烈的節奏,這樣在給孩子們伴奏的同時,還可以激發孩子們獨立做事的精神。
隻要孩子們學會保持平衡的方法,他們就會以極為標準和優美的姿勢來走路,不僅步伐穩健自在,而且,體態也會更加優雅起來。“踩鋼絲”練習也可以運用多種手段,使它做得更加豐富多彩。首先,為了幫助孩子們把握動作的節奏,可以在鋼琴上彈奏進行曲。接著,連續幾天反複彈奏進行曲,最後,使孩子們將節拍把握好,手腳配合,並且適應音樂節奏。也可以利用歌曲配合他們的“踩鋼絲”練習。
漸漸地,孩子們就可以聽懂音樂了。和喬治小姐在華盛頓的學校裏的做法一樣,孩子們可以一邊唱歌,一邊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教學用具工作。如此的話,“兒童之家”的孩子們就如“小蜜蜂”般,邊工作,邊歌唱。
在書中“方法”一章,我提到在某個小體育館裏,有一件極其實用的器具。他們做了一個“籬笆”,孩子們抓緊“籬笆”使自己吊在上麵,這麼做是可以讓孩子騰出雙腳,給身體減負,使手臂變得強壯有力。“籬笆”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隔離花園的裏外,比如用籬笆將種花區和散步區隔開,籬笆不會有損於花園的外觀的。
兒童智力發育的特征
“不同事物不同對待”,是智力的重要特征之一。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它都能安排得妥妥當當並且能為創造事物做好準備。而要想創造,就要建立秩序,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創世紀》中找到依據。
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上帝也未必能夠開創一切吧?而對於上帝來說,準備工作就是在混亂中建立秩序。“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
如果某人的思維始終混亂不堪,那即便他意識中的內容再豐富,其智力活動也隻會停滯不進。靈光一閃就好比點亮燈火:“讓世界光亮起來吧,它能夠使你是非分明,還事物的本來麵目。”所以,要想提升一個人的智力,就得幫助他把意識中的意向邏輯歸類,雖然這個說法有點大膽。
設身處地想一下,在麵對這個世界時,一個3歲的孩童的真實境地吧。孩子在突然看到太多東西時,大多會眼花繚亂,進而神疲欲睡。可大人們根本沒有考慮到孩子觀看的同時還需走路,他們更不會在孩子的器官尚未發展協調之前,對他在感官方麵所犯的錯誤隨時給予糾正。於是,這個深受刺激的孩子,隻能無可奈何地以哭鬧或睡覺了。
3歲孩子的思維之混亂,就好比一個收藏了很多書籍,卻又亂糟糟地隨處堆放的人。他的內心是如此的困惑不堪:“這些書應該怎樣擺放呢”他何時才能碼好這些書,並自豪地宣稱“我擁有一個圖書館”呢?
訓練孩子的感覺,他便能夠進行區別和分類。實際上,我們的感覺會自動分析和描述事物的屬性,如大小、形狀、顏色、重量、溫度、味道及聲音等。雖然物質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物質的性質,但這些互不關聯的性質,還是要被物質所代表,我們可以找到許許多多的物質來對應長、短、厚、薄、大、小、紅、黃、綠、熱、冷、重、輕、粗、滑及聲音是否響亮等特性。在秩序建立的過程中,等級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因為,物質的特性除了存在質的差別,還有量的區分。它們可能會多點或少點,厚點或薄點;聲調高低也各有不同;顏色有深淺之分,形狀也存在相似之處;就連粗糙和光滑也沒有絕對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