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兒童能力的培養3(2 / 3)

對於控製這些現象,教師要想嚐試,就必須要謹慎細心,免得兒童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由於兒童的全部精神對他的未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藝術,就是對孩子的行為加以理解,盡量不要有幹預自然現象的行為。

讓我們繼續說說關於身體營養的事情。在這方麵我們應該考慮到,長出牙齒後的嬰兒開始產生胃液。為使他獲得最充分的營養,成人會利用一切烹調技術及其他可能的手段,給他調配更複雜的膳食,直到長大成人。事實上,為保障兒童的身體健康,他隻能進食機體直接需要的食物。如果他所吃的東西製作太雜,或是吃了不尋常、不宜吃甚至有毒的食物,結果必然導致營養不良,甚至引起疾病。

回過頭來,我們再討論一下注意力的問題。對於年齡稍大點的孩子,應該讓他們關心那些作為生命基礎的本性和作為生活基礎的刺激之間相對應的基本事實,不管它們怎麼變化,這些始終應該作為教育的基礎。

教育界專家們反對我的這一觀點,他們的觀點是兒童必須養成注意各種東西的習慣,就算是他們不喜歡的東西。孩子們必須為此而努力,因為這是來自現實生活的要求。

這個論調帶有很強的偏見,它如同告訴嚴厲的父親,“孩子們應習慣吃任何東西”,這顯然是錯誤的,道德教育就這樣被擱置了。這很令人感到悲哀,好在這種命令式的教育已經過時了。假如這種做法仍然盛行的話,父母就會由於他的孩子在午飯時拒絕吃他不喜歡持的菜,而懲罰他整天“禁食”。也就是說,可以強迫孩子吃他拒絕的菜,而不讓他動其他任何菜。即便這菜已涼了,甚至令他惡心,最終,饑餓會削弱孩子的意誌,破滅他的幻想,已經屈服的他隻好吞下那盤冷飯。父母居然還理直氣壯地說,無論如何,對孩子的生活他必須安排,孩子必須將所有端給他的食物吃下去。另外,為了防止孩子貪吃,家長往往不給他們吃晚飯,讓他們直接上床睡覺。

就目前來說,那些堅持認為兒童也應將注意力往他們不感興趣的東西上投注的人,采取的就是同類手段。但是,就算孩子本來不偏食,那些冷冰冰的食物也不會變成美味佳肴,這種不易消化的食物除了毒害孩子的身體,使他們越來越虛弱外,毫無營養價值。

被如此控製的孩子,又怎麼會擁有堅強的精神,自如應對對生活中的困難和可能發生的各種事情呢?那些吃了冷湯冷飯或難消化的食物就馬上睡覺的孩子,身體通常都比較瘦弱,經常會由於抵抗力差而得傳染病。

另一方麵,孩子因為在童年時期有很多難以被滿足的欲望,潛意識裏便會把這些欲望的滿足當成自己最大的追求,等到他長大以後,就會無節製地吃喝。所以,這樣的方法明顯不利於孩子的道德成長。

現在的男孩肯定不會遭受如此的待遇,因為我們會給他們提供合理的食物,讓他們擁有健康的體魄,讓他們明白那樣做對身體的危害,讓他們以健康生活為榮,不酗酒,不暴食。現代人為什麼能抵禦多種傳染病的侵襲?因為他們能自覺地做好各種防備,敢於去嚐試各種艱苦的運動;他們會盡力完成某些偉大的事業,敢於衝破嚴酷的道德桎梏,並從中淨化自己的心靈。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當機立斷,才能夠成為一個意誌堅強的人。

一個人的內在活動如果能得到正常的發展,他就容易培養出自己的個性,也就容易擁有堅強的意誌和健全的心智。一個人獨自穿行在人生之路上,雖然沒有必要從出生起就開始做準備,但他必須得具備堅強的心理,十年如一日地儲備強大的力量。英雄未成名以前也是草根。未來的生活艱苦難以想象的,沒有人會幫助我們,除了積極麵對,我們別無他法。

當某個生物正處於進化過程中時,保證它的正常發育是生物學家唯一能做的事情。同理,胎兒需要靠母親的血液來獲得養分,嬰兒則需要母親的哺乳。當母體的血液裏缺乏蛋白質和氧氣,或是有有毒物質侵入時,子宮內的胎兒往往無法正常發育。

要知道,後天的補充是無法改善嬰兒先天不足的狀況的。如果母乳不足,孩子在生命的起始階段便處於營養不良狀態,這就意味著他將永遠落後於人。嬰兒躺著吃奶、睡覺,就是在為日後的走路做準備。鳥巢裏剛開始學習飛行的小鳥,為什麼不馬上進行訓練,而是呆在溫暖的、有吃有喝的小窩裏保持不動?它們在間接地為將來做準備啊。

鳥兒的飛翔、野獸的獵食、夜鶯的歌唱、蝴蝶的蛻變,種種諸如此類的生物現象,如果離開事先在秘密的巢中、洞穴或孤獨的繭內所做的準備,就永遠不可能出現。自然界的萬物,在其形成過程中,都必須有一個安靜的環境,這是所有其他東西無法替代的。

因此,兒童的精神發育也離不開溫暖的巢穴,唯其如此,他才能得到自己所需的營養,為日後的發展做好準備。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向兒童提供有助於其精神形成傾向的物質,並且以最小的代價充分展現其潛能。

培養兒童的想象力

假如現實就是想象的真正基礎,而一個人的感知能力,其觀察的精確程度密切相關,那麼,培養兒童的想象力,讓他們對周圍事物所需要的材料準確感知,就十分難得了。此外,教授他們在嚴格界定的範圍內做出推論,並且進行辨別不同事物的智力訓練,這樣,就可以給他們的想象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個基礎是否紮實,關係到他的想象與具體形式之間的緊密程度,以及是否能建立獨立的意象合乎邏輯的聯係。隻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我們才可以讓兒童步入正軌,才能挖掘一條波浪壯闊的江河,讓智慧之泉在其中流淌。這樣的話,就可以使它湧出的泉水即不會泛濫,就有可以保持其內在秩序的美。任何誇張或粗糙的幻想,都不能產生如此的效果。

在培養兒童想象力的時候,絕不能阻止他們自發的活動,即使這類活動十分渺小。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等待,千萬不要過高地估計自己,以為自己可以創造智能。我們隻能做的就是觀察和等待,那些青草的萌芽和微生物的自然裂變,任何事都無須去做。

假如創造性的想象並不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幻想,也不是幻覺或錯誤,如同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能夠在堅實的岩石上建立起來,那麼,智力的開發,也可以擁有堅實的基礎。

一般來說,兒童的最大特征就是想象力極為豐富,所以,有的人認為,為了開掘他們的這種潛力,我們必須采取一種特殊的教育方法。還有的人以為,兒童喜歡幻想,喜歡進入令人癡迷的世界裏,如原始人一樣,迷人的、超自然的和虛無空幻的東西總是吸引著他們。對於這些,我們必須指出,其實,在任何時候,原始狀態都是暫時的,它很快會被其他狀態所取代。對兒童的教育,就應該幫助他們克服這種狀態,而不是讓他們延伸或發展,甚至停滯在其中。

在孩子身上,我們的確可以發現某些相似於原始人的特征。比如語言方麵,他們的表達能力尚差時,僅能運用具有一些表明具體意思的詞彙;而且用詞也非常混亂,一個詞總會被用於表達幾個目的或表示幾件東西。對於孩子的這些情況,我們絕不可以人為地限製他們,或者給他們提供快速度過這個時期的方法。

和那些永遠停留在虛幻中的人相比較,我們的孩子屬於一種與之不同的類型。對偉大的藝術作品,他們具有濃厚的興趣,對科技文明,他們也津津樂道,他們往往會沉迷在對想象力要求極高的作品中。為了使孩子形成聰明才智,我們應該給他們提供的類似的環境。

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在智力發展的蒙昧時期,老是被一些奇妙的幻想吸引,就否定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恰恰相反,他們必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對孩子想象力強加控製,要使它能自由地發展。

現在,認為人類孩提時代的重要活動,就是嬰兒大腦的創造性活動,甚至把它作為一種創造性的普遍想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