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兒童能力的培養3(1 / 3)

兒童的生理尚未發育成熟,因此,我們應當自然地發展這種適應性。假如在發展適應性的過程中,一個物體不能作為適應能力的有益刺激物,那麼就會影響到孩子保持心理上的注意力。而且還會使他們生理上產生疲勞,甚至還會傷及眼睛、耳朵等器官。隻有讓兒童自由地選擇物品,並集中注意力進行使用時,才可以使他從中體驗到一種健康快樂的官能活動,這樣的話,就會有益於身體的各個器官。

還應當注意,相關這種外部刺激的神經中樞,也做好想象形成的準備。換句話說,就是做好內部的心理適應準備。外部刺激發生作用時,要依次使內部程序大腦神經中樞興奮起來,兩種力量的作用如同開啟一扇閉著的門:外部的力量就是敲門,內部的力量則是將門打開。假如內部的力量不肯將門打開,那麼多強的外部刺激也是毫無作用的。一個漫不經心的人可能會不小心墜入山穀,不過,一個專心致誌工作的人,卻能充耳不聞街上樂隊的演奏。

注意力在心理學上是最受重視的,同樣在教育方麵,它也有最實用的價值。教師的作用就是及時調節兒童的注意力,讓他們對教學滿懷期待,還必須在孩子們“敲門”時,給他們提供“開門”的內部力量。

然而,要是這個工作對於孩子來說是完全陌生的,或不能理解的,那麼就不可能喚起孩子們的興趣了。其實,教學是一種引導學生從已知到未知,從易到難的藝術。我們把他們引入新奇的,未知領域的大門,讓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同時也把兒童的注意力引入所期望的狀態。

根據教育學理論,慧智的教師就好像軍事家一樣,在辦公桌上繪製著戰鬥方案,他同時也是一位指揮官,指導學生朝著預定方向前進。這種教育觀念就是一種唯物主義,它長久統治著心理學。

根據赫伯特·斯賓塞的理論,最初的思想猶如無足輕重的“泥塊”,它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下,顯得深淺不一、參差不齊。他認為,正是由於經驗的存在,才成就了人,要是設置一套適合的“經驗結構”到教育體係中,就能夠成就一個人。

有的人甚至認為,由於蛋白質是細胞的有機基礎,人工一樣能夠製造出它的外形;還把人的卵細胞說成是一種細胞法,我們相信將來,化學家可以在他的工作台上製造出人來。不過,在物質領域,什麼樣的化學合成物都不可能把缺乏物質外在活力、潛在生命力以及導致細胞,發展成人的神秘因素放到細胞裏麵。

從兒童的注意力很難集中的現象中,我們可以知道,即使是心思敏捷的人,也無法逃避自然法則的製約。現代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認為,精神力量是一種神秘的東西,它是形成生命的因素之一。但丁說過:“……人類不知道自己的最高智慧來自哪裏,也無法懂得他對物質的欲望為什麼能夠產生,他不過似個蜜蜂,隻是憑著自己的本能釀蜜……”

對外部事物的特殊態度,構成了人天性的一部分,並且決定著他的性格特征。那些無關痛癢的東西,並不能吸引我們的注意力,隻有我們感興趣的東西,才能把我們的注意力吸引過去。能使我們產生興趣東西,它必須具有喚起我們內在活力特征。我們的內心,會對外部世界所提供的信息做出選擇,並使它與我們的內部要求一致。

比如,畫家可以發現世界上最豐富的色彩,音樂家則會被聲音吸引。雖然人們在同一個環境中生活著,不過,有的則會表現出相當明顯個性特征、內在表現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他們從環境中吸取自己的需要。在人與人之間,那些形成自我的來自外部經驗,並不是混為一談的,它受著個人能力的支配。

對於兒童來說,哪個教師都不可能讓他專注於某一件東西。由此看來,這種專注力就是內在力量發生作用的結果。從世上的天才中,我們能夠發現,他們都具有超常的注意力,盡管他們性格不一樣。比如,阿基米德,在他被殺時,仍然伏案鑽研幾何圖形,他是如此的專心,即使敘拉古城被敵人占領了,也不能使他分心於研究。牛頓也是這樣,當他沉迷於研究時,往往會忘記吃飯。意大利的詩人阿爾費爾瑞在寫詩時,對從他窗前經過的結婚隊伍的喧鬧聲,竟然充耳不聞。

不過天才人物的這種注意力方麵的特征,即使是非常經驗的教師,具有巧妙和高超的教學技藝,也很難把它被喚起。

假如說在兒童的內心裏有一種精神力量起作用的話,那麼,利用它就可以打開他注意力的大門。假如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那麼它所引發的問題,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問題,而是關於自由在兒童心智構築中的作用的問題了。從理論上來說,利用外部力量提供給兒童適於其心理發展需要的營養成分,依一種完美的方式來尊重他們自由發展,可以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建立的基礎。

不過,兒童心理發展所需要的東西,隻有通過科學實驗才能建立,這裏,我們能看到很複雜生命現象的發展。理性、意誌和性格在這個過程中,會一起得到發展,如同兒童的腦、胃與肌肉在營養適當時會同時發育成長一樣。

首先,孩子具備了認知能力,它是智能發展的第一粒胚芽,可以使本能的興趣得到加強了;之後,“認知”就開始開始為兒童建立類似注意力的心理機製;最後,再次發生從已知到未知,從簡單到複雜,從易到難的演變,這次的演變具有更加明顯的特征。

它並不是某些教師設想的那樣,從已知演變到未知,而是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它是兒童自身建立的一種極其複雜的觀念係統。在一係列心理活動後,這一係統被兒童積極構建起來,也是一種內在的心理發育過程的表現。

要想實現這種變化,我們必須給兒童提供大量係統的、複雜的,還有和他的本能相一致的材料。比如,我們給兒童提供一係列物件,刺激他本能地去關注顏色、形狀、聲音、觸覺和氣壓等。而在與不同物體發生連續的活動時,兒童就會運用特有的方式來組織他的心理個性,並且獲得一種知識,一種對於事物的明晰、有序的知識。

完成了這一步,兒童的心理與這些以形狀、尺寸、顏色、光滑度、重量和硬度等呈現的物體,就發生了關聯。這時,兒童的意識中存在一些東西,兒童也時刻期待並樂於接受它們。

在原始衝動的基礎上,兒童形成了對外部事物的認識和注意,接著就會建立聯係這個世界的某些東西,由此產生了更加廣泛的興趣。也就是說,它們的興趣不僅僅局限於與原始本能相關的東西上,而是建立在已知知識的基礎之上,而且還要將它變成他洞察力的基礎。

以前的教育學觀點是,假如希望兒童的注意力轉移到未知的東西上,就必須把已知的和未知的聯係到一起,因為兒童可以從新知識的獲取中更多的興趣。然而,實驗證明,這個觀點僅僅是片麵地利用這一複雜現象中微不足道的細節。

事實上,已知的知識可以將興趣帶到更具複雜性和崇高意義的事物上去,也會使文化得以持續演變,而這一過程就在頭腦中維持著秩序。教師會在課堂上,簡明扼要地說:這是長的,短的,紅的,黃的等等。如此,他一個簡單和固定的字就可以清楚地把感覺的次序表現出來,而且將它們進行分門別類,進行編輯。孩子的頭腦中能完全區別每一個印象,並把它們置於其明確的特定位置,再利用印象對應著每個字去記憶。這樣,新的知識不會被丟棄,同時也能與舊知識相區別。新知識是被儲存到了一個適合的地方,並與原先的同類知識放在一起,就像圖書館裏排列有序的圖書一樣。

這樣看來,在人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動力要求增加知,並且還會形成一種秩序,利用不斷接收新知識,維持著這種秩序。所以,如同生理上的適應能力一樣,內部的協調性本身就是以自發活動為基礎,由內部條件來決定個性的自由發展、個人的成長和組織構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