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兒童能力的培養1(1 / 3)

第七章兒童能力的培養

嬰兒語言機製的形成

我們將在這一節探討一下語言機製。眾所周知,各種感覺器官在生命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神經係統、神經中樞、運動肌肉等。然而,語言機製的發現顯示,發揮作用的不隻是這些看得見的東西。

人類在19世紀末,就開始了對大腦的研究,人們認為,有某種聯係存在於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和語言之間,包括兩個區域:一是感覺中樞,決定著語音的接收;另一個是運動中樞,決定著發音的動作。

就外部而言,語言器官的構成基本一致。接收語音的是耳朵,而用以發音的是嘴、喉、鼻子。研究表明,兩個與語言相關的中樞,無論是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麵,都是分開進行發展的。拿感覺中樞來說,聽覺器官與某種心理能量存在一定的聯係,由於這種神秘力量的存在,兒童吸收語言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而對於運動中樞,說話時各個器官的活動就能向我們揭曉部分答案。

很明顯,語言的運動部分發育比較遲緩,甚至出現得很落後。唯一的解釋是,因為兒童對語言的接收促使了語言表達器官的發展。

這種假設在邏輯上是合理的。既然人運用某種語言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那麼,隻有先讓兒童聽到人們說話之後,兒童才能說出同樣的話,因此,大腦接受的語音信息是語言器官活動的前提。盡管這個說法很容易理解,但是我們還必須意識到,語言不是出自邏輯推理,它是一種自然機製的產物。實際上,一般來說,自然的就是合乎邏輯的。當我們注意到某種自然現象時,就應該盡力去了解它們,隻有這樣,它們才會逐漸“合乎邏輯”。

這樣看來,在事物背後一定存在某種智慧力量,並且它主要在心理方麵發揮著作用。舉個例子,當看到色彩鮮豔的花朵時,人們的心理就會萌發一種愉悅感。還有,嬰兒剛生下來時,聽不見也說不了,什麼事都做不了,但是當他們長大後卻任何事都能做了。

剛開始,大腦的這兩個中樞沒有發揮一點兒作用,恰恰說明它們與遺傳無關,盡管如此,它們屬於語言機製的範疇,同時還蘊涵著學習和表述語言的能力。

人們通過深入研究發現,除了這兩個神經中樞以外,聽覺,是人的語言機製的另外一種特殊感覺能力,而且它直接影響著兒童的語言行為。在兒童出生之前,自然界就給他精心安排好了學習語言的條件,於是,兒童一出生就可以為說話做準備。

稍微觀察一下就會了解到,語言器官的形成也是一個十分神奇的過程。作為語言聽覺器官的耳朵,堪稱是一部天才的音樂作品,它的結構是如此的精密,完美。耳朵的主要部分如同一把豎琴,它有64根長度不一的弦,按照某種順序排列著,在空間的限製下,呈螺旋形,就像一隻小海螺。盡管空間不大,但它能夠辨別各種聲音。那麼,什麼東西在撥動這些琴弦呢?原來,在“豎琴”的前麵,有一層像鼓麵一樣的共鳴膜。一旦聲波觸動共鳴膜,“琴弦”就會跟著震動,於是就能夠接收到來自外界的聲音了。

由於耳朵隻有64根琴弦,因此,對自然界的聲音,它不能全部做出反應,但是對人類的語言,它能夠準確無誤地傳遞。嬰兒的耳朵在出生之前就已經長好了,即使是7個月的早產嬰兒,他的耳朵也已經發育完全,能夠發揮作用了。

聽到聲音之後,耳朵又是如何把它傳給大腦的呢?這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在嬰兒的大腦中語言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研究這個問題的科學家給我們講,聽覺的發育最為緩慢。初生兒的聽覺反應,就像個聾子一樣,十分遲緩,如果聲音不夠響亮的話,他們根本不會有任何反應。嬰兒對聲音反應遲鈍是有目共睹的,不存在任何懷疑,不過我相信兒童的語言中樞反應敏感,特別是對帶有詞彙的語言。換句話說就是,隻有某種類型的聲音,才能激起兒童的聽覺器官的反應。

可以這樣認為:兒童大腦中的語言機製隻對語言敏感,而對聲音的鑒別力則由他們的聽覺器官來完成。如果兒童對聲音還無法區分,那麼他們開口說話時,就會模仿各種聲音,而不是局限於人類的語言。為了讓兒童掌握必需的語言,大自然將他們的大腦神經中樞進行了區分,讓他們隻對語言敏感。“狼孩”就是很不錯的例子,他們從小就生活在狼群中,對鳥聲、流水聲、樹葉的簌簌聲都能夠模仿,但就是不能發出人的聲音,就算重返人類社會,他們也掌握不了語言。因為人的聲音,他們從未聽到過,他們體內的語言機製也就不可能被激發出來。

這種機製是語言形成的專門機製,是人一開始所就擁有的。正是這種特殊的機製,人類才能夠掌握語言。大自然賜予兒童這種特殊能力,讓他們吸收語言。

我們一般認為,初生兒能做的事情就是睡覺,卻不了解,他其實是一個心理實體,對語言具有特殊感知能力的心理實體。等到這個神秘時期結束,嬰兒就如同從睡夢中蘇醒,突然間,那些美妙的音樂,就能夠被嬰兒接收到,並且所有的聽覺神經都在發揮作用。實際上,嬰兒隻聽到了人類的語言,而不是對所有聲音都做出反應。

一種偉大的力量創造了生命,就是它賦予了兒童記憶性基質,從而使語言世代傳承下去。

不止語言是這樣,歌曲和舞蹈也是這樣。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音樂,和創造語言一樣,他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音樂。換個說法是,人類的聲音就像音樂,語言就是音符。盡管音符意義不大,但各民族運用自己的智慧使它意義非凡。古印度曾經存在著數百種語言,印度因此被分成數百個群體,正是音樂將他們融合成統一的整體。想一下,哪種動物會唱歌或跳舞?沒有,但是人類卻可以,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們都能夠唱歌跳舞。

語言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根深蒂固。雖然在體內的發展變化我們一無所知,但是我們卻能夠從外部的變化中得到一些提示。首先深入嬰兒潛意識裏的是各個音符,語法上稱其為字母,第二是音節,最後是單個詞語。在學習它們的過程中,兒童可能不懂它的真正含義。在剛入學的孩子身上也會發生這種情況,他們大聲地朗誦著課本,卻搞不清楚其中的意思。

這個過程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在兒童的大腦裏,猶如有一名優秀的語言教師,他依次教會了兒童字母,音節,以及單詞。這個教師不但對教學時機把握得十分好,而且還能遵循學習語言的漸進規律,讓兒童首先學發音,然後學音節,接著學習單詞,最後學習語法。

兒童學習語言時,首先掌握的是事物的名字。自然教育方式的效果和我們預期的一樣,它是最棒的老師。在她的教導下,兒童樂於學習語言,並對語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即使再枯燥的語言也是如此。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3至5歲,才開始下一個發展期。

自然能夠教給兒童名詞、形容詞、連詞、副詞、動詞,以及所有語法格式,這和在學校學習是一樣的。直到我們發現兒童已經能夠熟練地運用語言時,我們才明白,原來孩子是個勤奮上進的好學生,而且在他的體內,還有一個相當好的教師。作為長輩,我們顯然應該為他們取得的進步而驕傲,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對於從事教育的人來說,兒童是如此的神奇,因為僅僅兩年的時間,那麼多東西就被他掌握了。通常認為,4個月左右的嬰兒就可以意識到聲音是從嘴裏發出的,於是他們老是盯著人的嘴,對雙唇的動作進行觀察,而且竭力模仿,這樣更是激發了幼兒的有意識活動。由於兒童的發音器官發育得尚不完全,還不能進行工作,理所當然,準備工作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中完成的。但是,這時兒童的意識已經被喚醒了,他們不僅察覺到了語言,並且對此充滿了興趣。

在兩個月的觀摩活動過去之後,兒童就可以發出單音節聲音。當初生嬰兒到6個月的時候,父母會突然聽到“帕帕、嗎嗎”的聲音,那是從孩子嘴裏發出的,似乎是在叫“爸爸、媽媽”。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孩子隻會說這兩個詞,不是因為兒童的語言發展中斷了,相反,它表明孩子之前的所有努力已經發展到一個臨界點,現在他們不需要潛意識的學習,開始能夠隨心所欲地學習語言技能。

當嬰兒長到10個月時,就開始意識到他聽到的聲音蘊含某種意義。父母和他們說話時,嬰兒懂得了其中所表達的某種意思,而且盡力去探索其中的含義。一般來說,1周歲的兒童就能夠開口講話。此前的1年時間裏,他們身上發生了兩個改變:一,從無意識學習語言,過渡到意識的學習狀態;二,雖然還隻是咿呀學語,但卻擁有了自己的語言。

1歲時的兒童開始說話,盡管隻是咿呀學語,但是他知道自己在表達什麼意圖。這就可以說明,他的思想已經步入意識狀態。這時的兒童身上有了什麼樣的變化呢?有科學研究表明,兒童體內的變化比我們所見到的多很多。

在這時,兒童逐漸意識到語言與事物之間存在的聯係,學習語言的願望也日益強烈。於是,一場衝突就在他們體內暴發了,他們想衝破以前的無意識狀態,以向意識狀態轉變。這也是兒童經曆的人生發展過程的第一次衝突。

關於這些,我要做進一步的闡述。為了表達清楚我的觀點,我需要對語言進行具體的分析。盡管我很希望與外國的讀者進行交流,但是由於語言方式的差異,以及我糟糕的外語,使得我這個願望形同虛設,這真讓人感到遺憾。

兒童所麵臨的情形和我的差不多,一樣是擁有強烈的交流願望,一樣是因為不能實現這個目標而煩惱。因此,他們在潛意識裏用功學習,很快就得到了令人驚訝的成績。

當我們會看到大人與1歲左右的孩子說話時,我們會由衷一笑,認為這個成人童心未泯。事實上,兒童所麵臨的困難,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也沒有意識到兒童需要學習正規語言的環境。雖然兒童的語法知識是自學得到的,但是為了幫助兒童正確地組織語言,成人在與他們說話時也應該遵循語法規則。

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階段是1歲到兩歲,看護這個階段兒童的人,隻有具備了語言發展的知識,才能給予兒童一定的幫助,才能與自然發展規律協調一致。

再回到前麵的話題,因為我的外語很差,外國聽眾根本聽不懂我講的內容,那麼我該怎樣辦呢?我可能會很氣憤,大發雷霆。這種情況也會發生在一兩歲的孩子身上。

由於他們隻能發出一兩個單詞,不能表達更多的意思,致使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真正的意圖,結果他們就會煩躁難耐。這時,我們常常會說:“看,小孩都這樣愛發脾氣。”不過,孩子並不輕鬆,為了讓父母懂得自己的意思,孩子更努力地學習。假如孩子還沒有學會說話,就隻有表示抗議了。幸虧他們具有建立語言的能力,強烈地交流願望,會促使他們加強對語言的學習。

當兒童長到1歲半左右時,他們就會意識到各個東西都有各自的名稱,其特定的詞與他們一一對應。換句話說,兒童可以從聽到的詞語中,分辨出某些具體名詞,這就是進步,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開始學會說話的兒童,隻能說單個的名詞,心理學家將它稱為“一個詞的句子”。如果我們留心就能夠發現,兒童經常說“Mupper”,就表示“媽媽(Mummie),我要吃飯。”隻是兒童把單詞的形式壓縮成了“一個詞的句子”。

兒童由於自身能力的限製,感到孤立無助時,他們就會更加的苦惱。父母如果能夠體會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那麼,對他們的幫助將是無可限量的。

此外,兒童還會說一些簡單的擬聲詞。例如,“汪,汪”代表狗。人們一般將這類語言叫做“兒語”,不過事實上,我們對兒語的認識卻遠遠不夠。

這一年齡階段的兒童,不隻是學會語言,還會形成自己的條理。兒童的心理在從無意識轉向意識的過程中,許多東西都應該被條理化。

重複一個曾被我多次談到的例子,它用在此處,可以恰當地說明兒童對條理的要求。

“Abrigo”西班牙語,是大衣的意思,不過剛開始說話的兒童一般會念成“Go”;另外,他們還會把肩膀“Espalda”說成“Palda”。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這時的兒童存在心理衝突,沒有必要的條理,當說出“Go”和“Palda”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氣得大喊大叫。當母親們脫下大衣搭在欄杆上時,他會哭叫個不停。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建議母親最好立馬穿上大衣,兒童一定會停止哭鬧,還會喜悅地說“Gopalda”,似乎他們的意思是:“對了,大衣應該穿在肩上。”

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呢?它反映出兒童對秩序的渴望,他們迫切的希望進入有條理的世界,然後徹底與混亂告別。因此,我曾無數次建議,為了滿足1歲至1歲半兒童的發展需要,應當設立一所特殊的學校。我們應該讓孩子經常與大人接觸,聽到的是標準的語言,而不是簡單地把孩子隔離開來。

培養兒童良好的性格

探討完兒童的心理、生理和行為之後,我們要探討的是對兒童的成長非常重要的兒童的性格及形成問題。

對兒童的性格培養方麵,西方教育做的比較好,盡管他們不清楚性格究竟是什麼,更不用說如何進行性格教育了。西方傳統教育理論極為重視人格發展,它認為人的發展除了包括智力教育和實踐的教育,還應當包括性格教育(用“X”表示)。此外,西方人對人的美德一直十分重視,比如勇氣、堅毅、責任感及他人的良好關係等。於是,道德培養在西方傳統教育中也是十分重要,並占有一席之地。

不過,真實的情況卻不能讓人樂觀,即使在今天,對性格的含義許多人仍然不太清楚,對道德教育也缺乏明確的認識。就這個問題而言,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長久以來一直在討論著,但是始終不能提供一個準確的答案。人類一直在探究這個問題,從泰奧弗拉斯托斯到弗洛伊德、榮格,從古希臘到現在。實際上,就像心理學家羅姆克說的那樣,“關於這個問題,人類始終處於試驗階段”。

盡管對於性格這個概念到現在大多數人仍未接受,但是性格的重要性,所有人都有一定的感觸。而最近幾十年對性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身體、道德、智力、意願、人格和遺傳方麵。

首次使用“性格學”一詞的是本哈森,那是在1876年,發展到現在這個詞已經成為一個新的學科門類,但它至今仍然不夠完善。

由於缺乏精確的理論指導,使性格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實驗階段。很多優秀的心理學家和科學家都投身於性格研究的工作中,雖然他們在性格的研究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這些研究全部是針對成人,甚至包括那些從教育角度研究性格的人,似乎也把兒童拋之腦後,盡管它也涉及遺傳和出生前的影響,但這樣還是令人驚訝。從對人格發展的理解方麵來看,這的確是很大的紕漏。更糟糕的是,很少有人去彌補這個紕漏,真是令人遺憾!

我們的研究,就是從兒童的出生、發育開始的。因為我們認為,隻有充分了解了兒童的自然行為,才會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也就能夠真正理解性格的含義。通過對兒童行為的研究,我們了解到兒童性格的發展需要兒童自身做出一係列的努力行為,跟外部因素沒有多大關係,它主要是由孩子自身的創造潛能,以及兒童的生活對這種創造力的影響來決定它的發展,是促進還是阻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