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怎樣帶好孩子3(2 / 3)

到了結束的時候,讓我重複一句話吧,把它作為總結,幫助大家記住我們的討論:“上帝,幫助我們認識兒童的秘密吧!隻有依照您的旨意和自然的規律,我們才能了解兒童,幫助兒童。”

教師怎樣做好孩子的工作

有一位從事教育工作不久的女教師,她熱愛兒童教育工作,並且認為兒童的天性中並不缺乏紀律性。但是,在工作中她卻碰到了很大的難題。

這位女教師認同我們對教育的看法,並運用於教學中。她給兒童足夠的空間選擇自己喜好的事情,讓他們自由行動,不要求他們按自己的意願做事,也從不用恐嚇、獎賞和懲罰的方式對待孩子。為了讓兒童自由發展,盡量不受自己影響,她給孩子們準備了大量玩具,然後退到一旁,做一個旁觀者。然而,她發現自己的努力並沒有讓孩子們的服從意識增加,反而減少了。

難道是這些原則錯了嗎?當然不是。原則是正確的,問題在於,這位年輕的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她忽視了理論和實際的差距。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比如醫生或是其他受過大量理論教育的人,一旦投入工作,就會發現按理論做事遠比學習那種理論要難得多。

我們必須記住,兒童的紀律性,是需要後天有意識的引導才能覺醒的,教育的任務就是做大量工作來達到引導的目的。用某些事物來吸引兒童,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事物上。

通過這個熟悉事物的過程,兒童不但獲得了實踐經驗,而且提高了控製錯誤的能力,心理逐漸統一協調,他們也就變得安靜快樂起來。人類的心理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在兒童性格發展的道路上教師就像兒童的指航燈,指引著通向完善的方向。如果教師不明白這點,那麼他的教學可能就會成為兒童發展的絆腳石。如果兒童的性格中已經形成紀律性,可以妥善運用自己的意誌力,那麼他們前進的本能將使他們跨越任何障礙,這說,我們的工作才真的無足輕重了。

那些3歲左右的孩子被送到我們學校的時候,情況看起來很不好。他們不像同齡的其他孩子一樣安靜、平和和聰慧,而是表現出懶散、任性、不服管教,表達不清晰的缺點,而且這些孩子對成年人的防衛意識很明顯。

一句話,這些兒童需要我們的幫助。他們在成長中遇到了難題,他們的天性受到了壓抑,但是並沒有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他們的聰明美好隻是被蒙蔽了,隻要有良好的空間、機會和條件,他們就能恢複過來。教師們知道如何幫助他們,必須將影響他們心理正常發展的障礙拔除,才能使他們自由地發展。

教師必須能夠區分兒童的行為是出於純粹的衝動還是心理發展的需求,這種區分能力是教育工作的基礎,隻有具備這種能力,才能有效的幫助兒童發展。

兒童的衝動和心理需求都是出於他們的意願,所以表現在行為上很相似,但兩者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教師要準確的辨別兒童行為背後的涵義,才能指導孩子完善自己。就像醫生要先辨別出病人的體征是正常的生理反應還是疾病症狀,然後才能因情施治、對症下藥。為此,我們將兒童心理發展各階段的特征做出描述,以供教師們參考。

下麵,我將集中討論三四歲的兒童。兒童在這個年齡還沒有接觸過相關因素,所以他們尚不具備紀律性。我們來談談他們具有的三種主要特征:

一是主動行為失常。

這種特征具體表現是行為不和諧,缺乏協調性。這裏我們不討論引發這種行為的動機。這種症狀也是神經醫學的研究內容,非常重要。比如癱瘓患者發病初期,主動行為會出現缺陷,如果醫生知道這種症狀的嚴重性,就會預防可能出現的嚴重病變,而不是隻當他是心理失常,行為紊亂。有些笨拙的兒童還會出現舉止無禮、情緒不穩定,做前衝、旋轉之類的不協調動作等現象,但是這些行為並不是醫學病變,經過教育就可以糾正,而那些真正的病理症狀,則是教育無法治愈的。兒童需要教師為他們提供一些他們喜歡的方式,至於可能出現的那些失常現象,到也不必全部糾正,隨著發展的完善,會自行消失。

二是兒童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在一個物體上。

這種情況的兒童大腦長時間處於空想狀態,經常玩石塊,樹葉之類的東西,還會對著那些東西說話,看似自言自語,其實是在進行幻想中的對話。這種情況容易導致孩子與現實脫節,沉迷於幻想的世界。而且這種症狀越嚴重,大腦就會越疲憊。然而有些人卻以為這種毫無益處的空想是富有創造性,可以促進兒童心理發育的,甚至把它當作一種藝術天賦。事實上,對於兒童的發展來說,這種空想的價值比那些石頭、樹葉高不了多少,害處卻很大。

人的精神世界的建立,需要具備一個可以與外界和諧交流的完整人格。人生活在現實世界中,人的精神發展也是基於現實的世界。幻想減少人們對真實生活的關注,使人脫離現實,這種不正常的發展隻會阻礙精神世界的和諧和完善。可以說,空想是精神器官的一種萎縮現象。為了把兒童的注意力引到現實中來,教師們想出了很多方法,比如讓孩子擺桌子,這種法子未必有用。要想從根本上糾正這種症狀,最好的辦法是幫助孩子協調運動,並把注意力集中到周圍環境上來。

要將兒童所有的不良情況全部矯正,是非常困難的,而且也沒必要這麼做。治病要治本,讓兒童的注意力回到實際生活中來,從中獲取需要的經驗,各項能力得到正常發展,這才是解決所有問題,讓兒童恢複健康的根本。

三是模仿傾向。

這種傾向源於一種人性的弱點,在當前社會中變得更加現實了,它的出現與前兩種現象密切相關。這種模仿傾向不同於我們提到的精神發展初期的正常模仿行為,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發展模式,多見於兩歲左右的兒童。

兒童的某些能力受到壓抑,無法正常發展,於是被動模仿他人的行為。我們對出現這種症狀的兒童進行觀察後發現,他們的知識全部都是模仿別人的,這無疑是一種心理退化的表現,正常兒童對知識的吸收表現出內在的創造力。這種傾向的出現可能是因為行為失常和心理波動。兒童在成長的道路上失去了方向,隻能隨波逐流,這將對他們的成長造成很壞的影響。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反常的模仿,如果一群孩子在一起,其中一個因為某種原因大聲哭鬧搗亂,其他的孩子看到可能就會模仿這種舉動,甚至變本加厲。這種行為會傳染整個群體,甚至其他群體。這種“群體本能”會影響大量兒童的正常發展,造成嚴重後果。

被動模仿引起的心理退化症狀越嚴重,恢複起來也就越困難。但是,隻要重新讓他們走上正常發展的道路,這些不良現象一定會消失。

一個隻知道理論上如何幫助兒童發展,卻沒有實際教學經驗的教師,要真正管理一個班級的時候,定然會感到頭痛萬分。小家夥們沒有一點遵守紀律的自覺,跑來跑去,亂拿東西,場麵十分混亂,如果不管不問,這個班級就會喧嘩吵鬧,亂成一團。不管是因為經驗不足還是方法不對,總之要想解決問題,就必須對兒童的心理活動進行研究。因為教師的責任,就是設法幫助這些小家夥。

首要之務是讓孩子們有所警醒,就像對一個孩子提問之前要先點他的名字,要讓孩子們從混亂中驚醒過來,就得先觸動他們的心靈,此時,用一種平和而又威嚴的語氣講話是比較適合的。

孩子們的行為是錯誤的,那麼教師就不能繼續觀望。先拋開腦中的教育理論,到孩子們身邊去,拿開他們的小物件,了解他們每個人的問題,然後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這就是教育工作的開始。就像一個好醫生不能隻會開藥方,還要懂得辨證施治,一個好教師也不能一味死背教育方法,而要對具體事件具體分析。像上麵所說的情況,教師就必須想辦法製止孩子們的混亂,使班級恢複平靜。這時他可以用加重語氣的方法提醒孩子們注意,也可以單獨對幾個孩子說話,壓低聲音,吸引其他孩子注意。當然還有其他方法,教師應該根據現場情況判斷自己該怎麼做。

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現,那些從來不出現混亂局麵的班級,一定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即使離開教室也不會讓班級混亂,他們會先觀察班級的情況,然後預先做一些必要的指導。教師誇獎或者教導兒童的語氣要平和,顯得堅定而又不乏耐心。

讓兒童保持安靜的方法很多,比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將桌椅重新擺放整齊,同時要求他們盡量少弄出聲音;或者讓孩子們把椅子在過道上排成一排,然後端正地坐在上麵;或者組織孩子們一起在教室裏運動。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把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這時教師再讓孩子們安靜,教師裏就會一起安靜下來。然後,教師可以給孩子們一些玩具,讓他們學著使用,但是要注意時間,不要讓孩子們玩的太久而產生厭煩無聊的感覺。

這樣,孩子們在現實的世界裏紛紛忙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並且目的明確,比如,擦桌子、掃地、學習使用小東西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